
湖北省近日发布第7号省河湖长令。连日来,湖北省多地闻“令”而动,听“令”而行,部署开展碧水保卫战“幸福河湖共同缔造”行动。
“共护河湖岸线空间”是本次“幸福河湖共同缔造”行动主要任务之一。作为武汉长江支流青山港楠姆段的河湖长,鲍双英以前的工作路线都是绕着青山港走,居民们有事儿找她,都要来水边。而如今,走街串巷,去帮居民们查找家里的“水”问题,已成为她的日常工作。
“现在水岸线保护已经比较成熟了,所以我们延伸到陆域上。像地势比较低洼且没有物业的居民楼是我们巡查的重点。”她介绍。目前,武汉市青山区已将11个街道细分为21个陆域巡查网格,并为每个网格配备巡查员,每天巡查、上门宣传,严防居民、商铺将污水乱泼、垃圾乱倒。不仅如此,流域内居民们也主动参与到了河湖保护中来,让生活污染源止于陆地。
开展水生态科学动态监测是持续推动河湖水质改善的基础。在荆门市沙洋县,当地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水资源与水环境监测中心采样人员正与华中农业大学技术团队合作开展长湖水域水生态监测评价。工作组先后在5个监测站点,使用浮游生物网、分样筛、采泥器等专业器具现场采集水样。
荆门市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水资源与水环境监测中心采样人员袁剑介绍,现场主要是进行样品的采集。下一步,将进一步拓展监测范围,提高监测频次,增加监测指标。
湖北省第7号河湖长令提出,要发动更多群众参与河湖保护治理和监督,持续改善人居水环境,共享河湖优美生境。在孝感云梦县沙河乡伍湖村,下任湾塘“塘长”林刚正和清漂志愿者们以及操作割草机的师傅围坐一起,商量当天的清淤除草工作。任务确定后,大家各司其职,开始工作。据了解,本次“幸福河湖共同缔造”行动主要任务还包括:共谋河湖流域规划,推动各部门落实《湖北省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纲要》;共治河湖水质,强化源头治理,持续推动河湖水质改善;共创河湖和谐文化,发掘创新荆楚水文化,引导社会公众参与河湖保护等。
湖北省水利厅河湖长制工作处处长陈学福透露:到2024年3月底前湖北要分三个层级完成“九个一”的目标。分别是:省级层面印发一个“幸福河湖建设实施方案”,制定一个“幸福河湖成效评价体系”,建立一项“幸福河湖建设激励机制”;市县级出台一批“流域综合治理规划成果”,建设一个本级“试点幸福河湖”,形成一套“幸福河湖管护工作机制”;乡村级整治一批“小微水体”,建成一个“幸福河湖生态示范村湾(社区)”,建立一套“河湖管护村规民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