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长江流域水稻“两迁”害虫较常年提前近一个月,多数病虫偏重发生。湖北各地积极应对,全力以赴“虫口夺粮”。
“两迁”害虫是指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是水稻的主要害虫。受季风气候影响,湖北“两迁”害虫比往年来得早、数量多,最高增长了近四倍。在宜昌当阳市河溶镇前英村,这里的稻田每亩虫量已超过80万头,已远远超出了田间合理虫量。
宜昌当阳市植保站站长高级农艺师关迎池:“今年受频繁的季风影响,迁入量非常大。当前正是稻飞虱防治的最佳时期,抢晴抓时,把稻飞虱防治好。”
在随州随县,无人机正在水稻田的上空来回播撒药剂。
随州市随县澴潭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农艺师王本刚:“卷叶螟主要危害上面的叶片,第二个下面有稻飞虱,还有纹枯病。当务之急要防治,一天可以打400到800亩。”
截至目前,湖北已投入836.2万元防控资金,调动1387台套高效植保机械,实施统防统治面积714.9万亩,覆盖率达46.35%。
湖北省植物保护总站副站长周华众:“‘两迁’害虫主害带今年在我们鄂东南、江汉平原,工作组专家组到全省各地水稻主产区,进行巡回督察,确保我们的工作落实落地。”
除了统防统治,湖北还积极推进绿色防控。在襄阳南漳,20万亩稻田用上了交配干扰、天敌释放和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实现病虫害可持续治理。
襄阳南漳县耕地质量与植物保护站副站长朱大恒:“我们在田边栽种香根草、鲜花植物,投放生物导弹,布设一桶双芯诱捕器以及安装太阳能杀虫灯等等,防治效果达到80%以上,从而实现化学农药持续减量。”
目前,湖北已建立30个绿色防控示范区,15个全国绿色防控整建制示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