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社会
众筹中国黄江安:叫停众筹是为了更好的开始
2018-01-21 09:44:58   来源:网络

 黄江安,湖北荆州人,2000年进入传媒行业,直到现在手上还有一家广告传媒公司,09年开始在温州做互联网项目,而后转型为独立天使投资人,先后投资了陌佰科技、三点一刻、宁波伯乐遇马创业咖啡等六个项目,同时积极开展创业孵化,联合发起中国创业咖啡联盟,创办了温州首家创业孵化器——智创空间。如今这位经历丰富的独立天使投资人玩起了众筹,他所主导创立的众筹中国&众交所一波三折,期间经历过众筹叫停、架构调整等一系列问题,目前已与上海帕拉迪集团达成合作关系,第一步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FunderClub众筹俱乐部,意在汇聚全国各地的众筹爱好者和实践者,未来还将与中科院天使投资研究所联合筹建”众筹商学院”。在他看来,众筹即筹人、筹钱、筹市场,首先是筹人,只有大家都参与进来,才会有源源不断的项目和资金。本期融众访谈特别邀请到独立天使投资人、众筹中国&众交所创始人黄江安,来听他给大家分享关于众筹和众筹中国。以下为访谈部分内容。

  

 

独立天使专攻众筹

融众网:您是一名独立天使投资人,同时也是众筹领域的研究实践者,作为一名天使投资人,为何会想到做众筹?

黄江安:从2012年的7、8月份到现在,我跑遍了国内三四十个城市,考察了各类园区,也接触到大量早期创业者和创业孵化器的同行们,发现一线城市资源优势明显,而二三线城市的创业团队和孵化器因其地域局限或投资人匮乏等多方面原因造成大量优秀项目被埋没。比如在一场路演活动中,可能现场的投资人或参与者不看到这个项目,但并不代表它就不是一个好项目,只不过是因为现场人数有限,到场的各位刚好不偏好于你,如果让这些项目得到充分展示,面向全国甚至全球的投资人展示,那么它获得认可获取投资的机率就会高很多,这就是典型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再加上我自己本身就是投资人,也希望有更多的好项目来源,当时众筹平台发展火爆,但是并不想做垂直模式的众筹平台,于是产生了一个“卖水”的idea,就是用电商的思路去建立一个众筹领域的天猫商城,让全球众多的相关机构和组织都融入到众筹中国&众交所,大家互相达成战略合作关系,都到我们这个“众交所”平台上申请开通入驻。(编者注:什么是卖水理论?19世纪中叶,17岁的小农夫亚默尔抱着发财的心理,随着淘金的人流涌入加利福尼亚州。山谷里水源奇缺,寻找金矿的人最痛苦的就是没有水喝。亚默尔认真思考一番,觉得在这里也许卖水比挖金更能赚钱。于是他放弃了找矿,把手头的铁锨掉了个方向,由挖掘黄金变为挖掘水渠,他终于找到了清凉可口的水。他把水装在桶里、壶里,卖给淘金者。结果,在很短的时间里,亚默尔卖水赚了不少钱,成了一个富翁。他的这种做法被后人推崇,形成“卖水理论”。)

这些入驻开店的人包括1、各个国家级创业园区;2、各种民营创业园区或创意园区;3、各类孵化器;4、各种创业咖啡馆和创业联盟;5、投资机构;6、具有实力的法人或者公司企业;7、目前正在运作的各类众筹平台。所有这些入驻开店的人有个共同特征,即他们自己本身就是平台,不论是线上还是线下的实体平台,他们已经在自己的平台上展示了一些项目,那么众筹中国能给他们提供一个更大的市场,这个市场可以面向全国甚至全球的投资人,那么它就相当于是一个大淘宝或者天猫商城的地方,也就是我前面提到的众筹领域的天猫商城。众交所平台上的投资人也包括两类,一是合格投资人,比如关注早期项目的投资机构和独立天使投资人;二是大众投资人,比如一些草根投资人,他们或许并没有大额资金,但是有参与投资的意向,愿意支持创新创业发展,那么他们就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量力而行。所以众筹中国其实是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大家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资金实力选择不同的项目。但这些项目并不是直接通过众筹中国的平台展示出来的,它必须得到当地已入驻的众筹平台或者孵化器、园区等机构的推荐,然后才能获得众筹中国的展示机会。事实上我们引用了保荐人机制,当地的各类平台机构所扮演的角色就相当于资本交易市场中的保荐人,他们对每个推荐上来的项目都负有审核责任,一旦融资成功,保荐人也将会获得最大比例的收益。因此,众筹中国&众交所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垂直模式众筹平台,而是平台中的平台。

融众网:就您的经历来看,哪些人能做众筹?

黄江安:其实我个人觉得,恰恰是因为有了之前的积累,现在做众筹才会觉得如鱼得水。这些积累和铺垫我觉得主要来自四个方面,第一,你要具备良好的媒体传播能力。从字面上看,众筹,三人为众,所以你需要有更多的人来关注和支持你。如果不具备,那你需要找到这样一个具备传播能力的平台;第二,必须具备互联网思维。众筹是互联网金融重要的分支领域,依赖互联网和传统金融的高度结合,它的发展也必须要有互联网思维。我自己刚好有过五年的互联网经验,也是算一个铺垫;第三,要做过创业服务。从我自己做创业服务的经验来看,做众筹必须要有成人达已、雪中送炭的精神,否则我觉得是做不好众筹的。第四,需要有天使投资人的独到眼光。众筹毕竟也还是一种投资行为,它属于早期天使投资领域,只有懂得天使投资的专业性规律,具备天使投资人的独到眼光,才能发现更多更好的项目,债权众筹和股权众筹尤为如此。

最后,在具备这四种能力的情况下,同时还要了解和懂得众筹最关键的两个因素,即征信体系和风控管理团队,众筹是面向公众的投融资,它首先要基于诚信,征信体系和风控体系一定要建立。因此我认为,只有同时具备这些要素才算是有了做众筹的基本条件。

                              众筹中国一波三折

融众网:您最近正在实践操作的 众筹中国&众交所 进展如何?

黄江安:众筹中国一波三折。从去年12月有了这个idea之后,当时并没有完全想好其发展方向,只是在微信和一些社会化网络平台上跟全国甚至全球的众筹爱好者和实践者建立了大量的联系。年前我还在思索它的方向,年后,我又突然产生了一个“卖水”的idea,就是做众筹领域的搜索导航,类似于团购导航网站“团800”。但后来发现中国尚不具备发展条件,因为经过调研,除开过于热门的P2P债权众筹平台,国内其他三类众筹网站(奖励众筹、股权众筹、慈善众筹)还在正常运营的并不多,即便加上国外的众筹网站一共也才1000多家,基于这样的数据量做搜索导航意义不大。另外,搜索导航是将流量导出去,导入到其他网站,这样就会产生很多问题。因为我们做众筹,未来的最大价值在于数据的留存和分析,如果仅仅作为一个搜索中间平台,数据都流到其他网站,那么你未来的发展就会缺乏核心竞争力,所以我认为后续的人如果选择这一领域一定会面临这两个问题,而且在这个行业去创业,我认为风险可能会更大。所以后来我就果断放弃,经过思索和调整最后形成了现在的思路,就是做众筹领域的天猫商城,这样我们就可以在自己内部形成闭环,所有数据都由自己掌握,包括支付等环节。

2014年的2月12号,我在微信上发出了第一个众筹中国的众筹方案,从12号发出之后,就不断的有全国甚至全球各地的人对我所提出的众交所概念非常感兴趣,很多意向股东加入进来,建立了一个意向股东微信群。在汇集了大概有三四十人的时候,我们就开始了线下宣讲计划,去到了杭州、上海、北京、深圳这四个意向股东比较集中的城市做了线下宣讲和推介会,最终找到17个股东、募集到175万元资金。但是在开过一个董事会之后,我突然叫停了这个项目,并赶紧让股东不要再往账户打资金了。因为我们突然发现了很多问题,也意识到可能存在的政策风险。

融众网:在集齐17位股东并且筹集到一百多万资金的时候突然叫停,出现如此大的转变是出于什么原因?

黄江安:我们众筹的是一家公司,是一家未来可能有溢价、有发展潜力的公司,如果简单采用众筹咖啡馆的多位股东和均权模式是不合适的,这在开过一次董事会之后尤为明显。第一,项目的创始人突然会被所有的人放到一个很尴尬的位置,比如我可能就会被董事会任命为COO,被当做一个项目执行人,进而面临着一个打工者的角色。更重要的是,项目创始人的优先权和优先股份没人去提,大家都是均权,每个人都有自身的实际利益。第二,因为股东数量太多,每个股东都投了钱,而且都来自于不同的文化和背景,有着不同的想法,这样就会很难驾驭,这对于一个初创企业来说是最致命的。

在这个过程中,我最终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众筹有两种,在组织架构和股权结构中,它可以分为两大类别。一是众筹一个项目,这个项目是指实体项目,比如众筹一家咖啡馆、一间茶楼等,这种众筹就可以在管理层之外采用均权模式。另外就是众筹一个有潜力的公司,均权模式对于一家公司来说肯定是行不通的。所以我开始思考众筹中国这样的模式到底应该怎么做,特别是公司的组织架构和股权设置到底应该怎么玩,所以当时就停下来了。

后来我重新思考发展方向,调整了思路并制定了新方案。首先将方向定位成一个“卖水”的众筹领域的天猫商城。其次,组织架构上摒弃传统的众筹模式,选用有限合伙企业,这样就可以突破200人的上限,进而规避法律风险。

所以我建议,如果要去众筹一家有溢价和发展潜力的公司,最好是先建立自己的核心股东团队,选用有限合伙企业的形式,以大有限合伙企业下面“挂”小有限合伙企业的模式来规避注册股东的人数限制。我觉得玩众筹在组织架构和股权设置方面一定要深入了解和懂得有限合伙制,以前我们走了很多弯路,后来看了很多国内外的成功案例发现有限合伙非常棒,未来众筹中国的落地也会主要依靠有限合伙模式。比如我们要众筹一家很大的公司,首先会有一个主体运营公司,主体运营公司的股东构成最好是法人股,这个法人股选用有限合伙企业形式注册,我们将之称为“大有限合伙企业”,在接下来的融资中,尽量接受大额的个人投资。如果有众多小额投资者想要参与进来,可以同样借用有限合伙企业模式,将这些小额投资者打包注册成一个“小有限合伙企业”,例如可以在武汉、温州、上海等全国各地建立“小有限合伙企业”,然后将这些“小有限合伙企业”的资金以法人股东的形式注入到主体运营公司,这样就可以轻易突破法律规定的人数上限,而且未来在引入VC时,风险投资机构看到的也只是五到十个法人股东,股东结构清晰明了,风投机构也会更愿意投你。

从理论上讲,如果注册一家股份有限公司,人数上限是200人,保留10个名额作为法人股,那么就还有190个股东名额,这190个股东名下可以挂190个小有限合伙,每个小有限合伙企业按照50的人数上限计算,190*50就有9500人。当然这只是从理论上推算,现实中不太需要这么多股东人数,通常十几二十个就已经足够运作了。

总的来说,众筹一间公司必须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是公司的定位和归属问题;第二就是要解决你的内部架构问题,即股权设置。众筹中国当时就是因为没有解决这些问题才会一波三折,如今方向明确,股东设置和组织架构也趋于合理,未来我们会沿着这条清晰的路线继续走下去。

融众网:众筹中国未来的目标会是怎样的?

黄江安:我们未来的目标会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在全国各地建立FunderClub(众筹俱乐部),将各地的众筹爱好者和实践者聚集起来,然后慢慢从俱乐部中产生一个有限合伙企业。

第二,注册成有限合伙企业后就面临着场地需求了,这个阶段就相当于现在的创业咖啡馆,你可以向政府或者其他有实力的企业、集团寻求场地和资源支持,这个场地也就是众交所的雏形。虽然它的名字不叫众交所,只能挂牌称之为服务中心,但事实上它做的全都是众交所的事,也就是现在的创业咖啡馆和创业孵化器所干的事。

第三,当众多服务中心在全国布点,得到政府共同认可之后,再去申请众交所的挂牌就会显得顺理成章。

众筹与天使共存

融众网:在您看来,未来股权众筹会不会革天使投资的命?

黄江安:恰恰相反,众筹对于天使投资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参与众筹可能更多的是一些非专业投资人,他们需要有一些合格的投资人来引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领投+合投模式,它们未来不会是替代关系,而应该是共存发展,而且天使投资人或天使机构会因为众筹而发展得更好。以我自己为例,我之前作为一名独立天使投资人,经常看中一个项目却超出我的资金能力范围,但如果未来有一个众筹的机制和平台,我领投一部分,剩下的资金就能让大家以众筹的方式参与进来。所以天使投资人是对众筹参与者的正确引导和培训,它未来更需要起到一个带头大哥的作用。

众筹成功标准不一

融众网:什么才算是一次成功的众筹 ?是不是顺利筹到了钱就算是众筹成功。

黄江安:众筹大致可以分为四类,每种类别都会有不同的标准。比如奖励众筹,国外典型代表是kickstater,国内则是点名时间,它的成功标准首先是在固定时间之内募齐资金,但我认为一次完整而成功的奖励众筹必须包含融前的征信审核、包装展示,融中的推广运营以及融后管理。很多人并没有注重融后阶段,但是因为众筹奖励属于产品预售,你需要关注产品的生产和交付时间,只有产品最终按照约定时间到达消费者手中才算成功。

股权众筹大多是在众筹一家公司,首先它得是一个法人主体,其成功标准也是分阶段的,投前需要做完善的尽职调查,融资过程中要注意规避非法集资的法律风险,同时考验你是否具有强大的线下推广能力,众交所未来会采用一套远程P2P视频直播系统来帮助项目对接,你坐在硅谷的众交所就可以看到武汉众交所推荐上来的优质项目。融到钱的投后阶段就是要持续关注创业企业的发展动向,建立一个良好的退出机制,股权众筹最终成功的标准不是融资成功,而是退出成功。拿到了钱只能说是融资成功,而整个股权众筹的成功一定要是退出成功。

债权众筹属于债务关系,它的成功标准相对比较简单,最核心的在于前期的征信和风险控制。它的借后管理就是最终把钱安全的收回来。

慈善众筹目前很少被人提起,但这恰恰是我最愿意跟人交流分享的,因为我认为其他三种众筹的最终目标都是慈善众筹,而且它能够很好的凝聚正能量,释放大效应,用众筹的方式做慈善很可能会起到一个变革作用。它的成功就是从一个慈善公益项目的发起到募齐资金,到捐后管理、救助成功并最终反馈。有了这个最终反馈我觉得就是成功了。其实现在很多人都愿意出钱去帮助别人,但是很多慈善组织缺乏“公信力”,捐后管理没法公开透明化,大家并不清楚自己捐出去的钱最后流向何处,未来P2P慈善众筹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它的成功标志就是捐后管理透明公开化,让每一个捐助过的人都清晰明了。做到这一点,这个慈善众筹最终就会获得成功。

融众网:最后能否总结一下在中国玩众筹最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黄江安:宽泛的来讲,第一是要关注政策走向。比如4月12号银监会明确了P2P的监管底线,我们要根据自身的众筹类型去关注政策的最新变化。

第二是要注意规避法律风险和诚信风险,尤其是股权众筹要避开非法集资的法律风险。目前我国公司的类型主要有两种,即合伙企业和公司制企业。公司制企业主要分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合伙企业又分成有限合伙企业和普通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和有限合伙企业的注册股东人数上限都是50人,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股东人数最多是200人,了解这些就可以根据自身众筹的实际需求去考虑公司的注册问题。

第三是管理体系的建设,包括组织架构、股权结构、人员控制等等。众筹面临着管理多位股东,你的分配机制、股权设置、管理架构决定着企业未来是否能够持续健康稳固发展。

第四,要有很好的传播能力和沟通能力。众筹需要口口相传,它必须覆盖尽可能多的人,知道的人越多,成功率就会越高,如果不注重沟通和传播,势必会造成项目搁置。

第五,众筹的团队建设。这个众筹团队还不同于创业团队,它属于资源整合型,需要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人组合在一起来干众筹这件事。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