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值冬季,街头行道树已进入休眠期。此时树体养分大多回流根部,修剪后营养损失最少,因此部分行道树修剪正当时。11月中旬开始,江城园林工人利用升降车,给万余棵行道树“理发”。
“别以为仅仅是为了树型好看。”12月17日,武昌城管绿化队副队长肖钢说,给行道树“理发”,学问很多,关系到市民的生活和市容市貌,以及城市设施的正常运转。
连日来,记者在三镇街头探访,揭开行道树“理发”背后的秘密。
树形美了城市会更美
武昌区兴国路沿线,栽植有100余株胸径20厘米左右的法桐,树冠呈圆球形,目前树形较小。
12月15日,记者看到园林工人从法桐的枝条部分进行剪除。武昌城管绿化队副队长肖钢告诉记者,这样修剪,是为了保持树形美观。今冬要将树上的细弱枝、平行枝、重叠枝、交叉枝、下垂枝等进行疏剪,使枝条分布合理匀称,营养更加集中,改善树冠内膛的通风透光条件。“经过几年的生长,这条路有可能成为最美道路呢!”
在武昌和江岸区,园林工人给部分法桐剃了个“法式头”,不仅是为了美观,还为了减少春夏时节的飞絮。武汉园林研究院总工程师丁昭全说,开春后,这些法桐长出新叶,就会形成伞状,一眼望去,树形十分好看。
在汉口雪松路、青年路,不少是银杏、水杉、雪松等这类行道树,树冠呈圆锥形,顶端有明显的生长点,除修剪枯枝、断枝外,一般无需进行修剪,尤其是不能修剪顶端,这样不仅影响树木生长也有损美观,最终影响市容市貌。
修剪树枝保障电车行驶
武昌民主路中山路至洪山广场段沿线,500多株樟树高大挺拔,枝繁叶茂,形成了双排行道树林荫景观,被评为首批“武汉最美林荫道”。
因该路段有电车行驶,树枝若过长,容易与电车线接触,影响电车正常行驶。因此,从11月初开始,武昌城管绿化队安排对沿线的樟树进行修剪。
园林工人告诉记者,剪枝是个技术活,既要防止树枝与电车线接触,又要保持树冠通风透光,以利于树木自身及树下植物生长。
在汉口解放大道,行道树与交通指示牌、路灯、电子监控等城市设施也是“亲密的邻居”,为确保这些城市设施正常运作,园林工人也会加强巡查,协助交通部门、路灯管理部门对这些行道树进行适当修剪,营造“和睦的邻里关系”。
12月4日晚,热心市民黄先生通过楚天都市报反映,“八一路广八路天桥红绿灯被树枝遮挡,司机视线遇阻,望修剪树枝”。第二天,这里的行道树就“理了发”,不再遮挡红绿灯了。
改善居民楼通风采光
眼下,武昌区绿化队正在对民主路沿线的法桐进行修剪。
住在这里的李太婆连连拍手称好。她住在临街二楼,法桐长得茂盛,影响了家里的采光与通风。
在附近乘公交车的刘先生则有些担心,如果剪枝过多,明年夏天还会有阴凉么。对此,肖钢说,只是修剪小枝条,不会锯掉主枝。由于法桐长得快,不会影响遮阴挡阳。
在汉口的解放大道、解放公园路等路段,多属于老城区,居民楼较集中,部分树枝与高压线、居民楼距离较近。
因法桐较耐修剪,为避免树枝与居民楼近距离接触,冬季在不影响树形的情况下作适当修剪,不仅能改善居民家室内通风采光,还能缓解来年飘絮问题。
残枝枯枝形成安全隐患
街头行道树,不少已有几十年的树龄,难免会有残枝、枯枝存在,遇到恶劣天气,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12月16日,在汉口沿江大道,园林工人正在锯掉法桐的一根残枝。江汉区园林局绿化队队长彭敏告诉记者,大风、暴雨和强降雪等恶劣天气及偶发因素,容易造成树木断枝。趁着天气好,及时修剪清理,不留隐患,确保行人行车安全。
东湖风景区绿化部门对落雁路等路段的枯枝、病虫枝、歪斜枝进行修剪,排除安全隐患,确保市民和游客安全。
针对一些人为因素造成的偶发断枝,园林工人希望市民及时拨打报警电话,便于及时清除。
剪枝对树荫影响不大
12月17日,江汉区新华路,园林工人将300棵栾树修剪整形,没有了树叶,过路市民不解,来年的炎炎夏日,还能提供荫凉么?
江汉区园林局绿化队长彭敏解释,栾树是以遮阳为主的树木,由于树型好看,还有美化城市和净化空气的功能。为了让栾树整齐好看,才给它修剪整形,确保树高在7米左右。
彭敏说,开春后栾树叶长出来,看上去就像是阅兵队伍,整齐划一,“虽然树荫不及修剪之前茂盛,但仍有遮荫的效果。”
武汉市园林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董立坤说,今冬“剃头”的法桐,只要不是砍掉主枝,第二年又会萌生新的枝条形成绿荫。樟树是常绿树种,生长较慢,在冬剪时,园林工人一般不会下重手修剪,广玉兰萌芽力较弱,一般不进行修剪。因此,行道树冬剪,对树荫影响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