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武汉网站>专题资讯
“荆江潮头”实践队赴公安县:在追寻抗洪足迹中铸牢青春担当
2025-09-09 16:53:02   来源:今日湖北


本网讯(虞媛、李晓、石君兰、李琴、何卓琳 图/陈冉冉)报道,抗洪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磅礴力量。为引导青年学子深刻领会其时代内涵,近日,湖北省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荆江潮头”社会实践队赴湖北省公安县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通过实地探访抗洪纪念场馆与水利工程,重温感人历史,接受思想洗礼。

 1757407802114829.png 

一、走进主题展馆,感悟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

实践队首站来到荆州市首座抗洪精神主题展馆——“洪流”抗洪精神主题馆。在“九八抗洪铸精神”展区,大量珍贵的历史影像和实物,将队员们带回到1998年那个波澜壮阔的夏天。画面中洪水滔天,军民同心、舍生忘死,以血肉之躯筑起抗洪长城,深深震撼了每一位队员。大家深切感受到,在危急存亡关头,正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凝聚起战胜洪魔的坚定意志和强大合力。

1757407830709330.png 

在传承展区,新时代抗洪抢险中涌现的先进事迹和英雄人物,生动诠释了抗洪精神历久弥新的生命力。队员们认识到,传承抗洪精神要融入日常,体现为不畏艰难的学习态度、团结互助的实际行动和奉献社会的志愿精神。

二、探访荆江北闸,体会艰苦拼搏的奋斗足迹

实践队第二站抵达荆江北闸。这座始建于新中国成立初期、仅用75天就建成的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史上的奇迹,是守护荆江安澜的“安全锁”。工作人员介绍,该闸自建成以来曾三次启闸分洪,尤其在1998年抗洪期间,其待命状态有效滞蓄上游洪水,为下游抢险争取了宝贵时间。望着闸室外墙上刻印的45.22米水位线,队员们无不慨叹当年洪水的凶猛和防洪工程的重大意义。

1757407883293738.png 

在荆江分洪工程纪念碑前,队员们聆听了全国特等劳动模范辛志英的感人事迹。当年仅19岁的她,在工程建设中创造出“鹞子翻身碎石法”,极大提高了工效,为工程提前竣工作出突出贡献。她的形象与千百万建设者一同,被永久镌刻在纪念碑上。这段历史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和平年代的发展成就,凝结着无数劳动人民的辛勤汗水和无私奉献。

三、瞻仰英雄纪念馆,接续坚韧不拔的精神火炬

实践队第三站来到李向群纪念馆。1998年,原广州军区塔山守备英雄团战士李向群在公安县抗洪抢险中,带病连续奋战,因劳累过度英勇牺牲,年仅20岁。他用生命践行了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诠释了不怕困难、顽强拼搏、敢于胜利的崇高精神。

 

 1757407920450514.png

 

如今,来自向群中学的学生志愿讲解员们,满怀深情地讲述着英雄的故事,让抗洪精神在新时代青少年中生生不息。目睹此景,实践队员深受感动,纷纷表示要以李向群烈士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锤炼过硬本领,将个人的成长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勇担时代赋予青年的重任。

 1757407961936140.png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是一堂深刻的“大思政课”。队员们通过身临其境的走访,实现了与历史的对话、与精神的共鸣。大家表示,要将对抗洪精神的理解内化为砥砺前行的动力,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为国家、为人民奉献中焕发绚丽光彩。

责编:万星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