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入探寻食品专业在乡村振兴中的实践路径,真切感受乡村产业发展、文化传承等方面的鲜活图景。7月6日至7日,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硒引力”社会实践团队奔赴湖北恩施州白果树村,聚焦当地茶产业发展,通过实地调研、非遗技艺体验与助农直播实践,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白果树村茶农在劳作 王蓉摄
白果树村地处武陵山区,借助“公司+基地+农户”协同合作模式,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各环节紧密串联,推动茶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核心引擎。调研期间,团队走访金苔香茶业有限责任公司,与恩施玉露第十代非遗传承人王忠德的弟子、现任茶厂负责人金海峰深入交流,了解恩施玉露制作工艺的传承现状、生产销售态势及联农带农成效。金海峰坦言,当前茶农仍面临大叶茶销路窄、价格低等困境,企业正积极探索解决办法,推动茶产业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
队员实地走访茶农 周子琳摄
为从多角度了解乡村发展实况,团队成员深入茶园与农户家中。在茶园中,76岁的茶农王世英向队员们详细介绍茶叶品种、管护技巧及收购情况;走进村民家中,队员们倾听茶产业发展对生活的切实改变,记录村民对未来的期盼。此外,团队实地考察金苔香公司制茶车间与茶园管理系统,学习恩施玉露传统制作工艺,亲身体验揉捻、炒制等非遗技艺,感受传统茶文化与现代产业融合的魅力。
实践队员与厂长金海峰合影 周子琳摄
实践队员进行助农直播 周子琳摄
如何让硒茶走出大山?实践队开启“直播助农”模式,将专业优势转化为助农实效。队员们化身“带货主播”,结合专业知识,从食品营养、绿色种植等角度解读恩施玉露的独特优势:“富硒土壤孕育天然健康茶”“蒸青工艺保留更多茶多酚”……该场直播全平台点赞量超三万次,商品转化率达10.9%,团队用实际行动打通产业销售“线上通道”,打造助农新场景。
此次实践,从茶园到直播间,华中农业大学 “硒引力” 实践团积极响应号召,奔赴恩施白果树村。展现了华农学子以专业为利器,解码产业痛点;借直播为桥梁,传播非遗茶香;凭调研作基石,为乡村发展献智。他们把知识化作振兴 “硬核力量”,践行 “为民服务,为国奉献” 信念。未来,他们将继续挺膺担当,融入民族复兴洪流,绘就青年与乡村双向奔赴的动人篇章 。(通讯员 王蓉 周子琳)
责任编辑:万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