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武汉网站>武昌起义
颜值变高却门庭冷落 重建的文化宫为何少了昨日味道
2018-01-21 10:17:28   来源:荆楚网   分享:
0

  漂亮的楼宇,整齐的广场,错落有致的剧院……去年12月26日,投资5亿元的武昌工人文化宫华丽回归,并更名为武汉工人文化宫。

1.jpg

  然而,近来,多名市民向楚天都市报反映,现在的工人文化宫活动好像没有从前多,且连一个让市民聚会的场地都没有,人气不足,不少市民开始怀念从前在文化宫大树旁下棋谈心、载歌载舞的时光。果真如此吗?连日来,记者多次走访武汉工人文化宫一探究竟。

  【市民反映】

  颜值高了却没以前接地气

  武昌区积玉桥的罗先生以前是国棉四厂职工。日前,他反映,新的武汉工人文化宫外表高大上,但感觉活动并不多,也不如从前受欢迎了。“偌大的地下停车场,经常只看到十几辆车;宽阔的广场上,一天也看不到几个人,可惜了。”罗先生说。

  罗先生回忆,以前的武昌工人文化宫,是附近一带最好玩的地方。有夜校、舞厅、篮球场、溜冰场等,工会还常牵线搭桥,组织企业职工到文化宫联谊。“大家一起跳舞,开心得不得了……”说起这些,罗先生好似回到那青葱岁月。

  退休后,文化宫日渐破败,但老同事们仍常聚在此。树荫下,他们吹拉弹唱、下棋聊天,一呆就是一整天。

  而近半年来,罗先生除了每天早晚来锻炼,几乎没参加过这里举办的其他活动。罗先生说,现在的文化宫很漂亮,却让人感觉有点陌生。很想和老友们再一起去那里聚会,但绕着文化宫走了好多圈,文化宫里面那么大的广场,没有大树遮阳,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场地供人休闲谈天,羽毛球馆等都要收费,职工剧场和职工戏台多数时候都是关闭的,完全像是拒人千里之外。

  不过,也有市民认为,工人文化宫冷落有深层次的原因。家住积玉桥的喻先生认为,积玉桥一带已没有工厂了,附近的几个老国棉厂地块,还有原来的武昌车辆厂地块,全部变成了商业楼盘,周边工厂都没有了,工人文化宫自然也就冷清了。此外,周边电影院和卡拉OK等娱乐场所不断兴起,市民娱乐也不一定非要去文化宫。

  【记者探访】

  文化场馆免费但少有人知

  近一周来,楚天都市报记者多次在不同时段来到武汉工人文化宫,发现除了母亲节当天,因举办交友相亲会,广场上人声鼎沸,平时这里确实有点冷清。

  记者观察发现,文化宫靠武昌积玉路一侧的几个入口都被链条锁着,窗户玻璃和地面上布满灰尘。艳阳高照时,广场显得特别空旷,访客很少。一楼的职工书屋尚未开放,二楼的画室和展厅,只有工作人员守在一旁,职工戏台则大门紧锁。

  那么,这些文化场馆真的如市民们所猜测的需要收费吗?

  非物质文化艺术展厅的工作人员介绍,该展厅对所有市民免费,且有兴趣的市民还可将自己做的展品送过来展览。但半年多来,该展厅共约3000人次参观,多是工会组织的,自行前来的参观者只占很少一部分。

  吉他艺术协会的工作人员则告诉记者,他们定期在这里举办免费培训,但可能因宣传不多,一般只有协会内人员在此训练交流。“很多市民都以为这里的培训室要收费,其实都是误解。”

  职工书画院的负责人也称,对书画有兴趣或有研究的市民,他们可提供场地一起切磋技艺,画室中的画也欢迎观赏,还会定期请些专业画家前来免费授课。但事实上,平时前来赏画的人很少,更别提来画画了。“绘画毕竟是门艺术,而非促销商品,我们总不能用高音喇叭宣传这里的画室是免费的吧。”该负责人无奈地笑了笑。

  【文化宫回复】

  重建后进行新的功能定位

  针对众多市民的疑虑,武汉工人文化宫主任陈贵生坦承,他们也曾接到过一些市民类似的抱怨,之所以让市民们有这样的错觉和误解,主要是因为重建后的文化宫功能定位和之前有一定差异。

  据介绍,原武昌工人文化宫始建于1954年,在计划经济时代,根据区域划分,武汉三镇还有汉阳、硚口、江汉等三个工人文化宫。随着时代发展,经过一系列整合后,武汉工人文化宫在武昌工人文化宫原有基础上重新扩建,项目总投资5.2亿元,其中市政府支持1.2亿元,市总工会自筹4亿元。建成后的文化宫,集职工培训中心、职工服务中心、职工文化活动中心、职工体育健身中心和职工文化广场等“四中心一广场”于一体。落成开放后的文化宫不再局限于武昌片区,而是要为整个武汉市400万在职职工提供服务。

  “为了让任何人都能参加这里的公益活动,我们重建时拆除了围墙,希望拉近与群众的距离,但文化宫的功能定位绝不是游乐场或公园,所以像开辟专门场所供市民聊天下棋,这样的要求就很难满足。”陈贵生说。

  目前,工人文化宫仍处于试运行阶段,虽然主体工程已完成规划验收,但园林、人防、消防、绿化等各项工程的竣工验收仍在有序进行中,所以有些场所仍然是关闭的,如书屋下个月才会正式迎客。部分活动的开展也在逐步完善和加紧衔接中。

  此外,文化宫主要服务对象是在职职工,平时职工们都要上班,所以文艺汇演、传统戏剧、技能培训、专业讲座等各项公益活动多集中在节假日举行。这些公益性活动和培训均是免费向所有市民开放,有兴趣的市民可提前通过文化宫官网或微信公众号了解相关安排。

  至于文化宫里羽毛球场收费,陈贵生有些无奈,他说,文化宫现在并不是吃“财政饭”,要正常运作需要自筹经费,一些场所对外出租,也是为了弥补经费的不足。

  【专家建议】

  工人文化宫要顺应时代变化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冯桂林认为,工人文化宫是一座城市的集体记忆,不仅要为职工服务,也应向市民群众开放,举办的活动既要有阳春白雪,也要有下里巴人。

  近年来,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形势下,大量产业工人向开发区、新城区转移。上世纪50年代修建的这一批工人文化宫,大部分所处的中心城区如今基本没有产业工人大规模聚集。所以,工人文化宫要顺应时代潮流,重新找准定位。对于文化宫内部设施的开放,主办方根据其功能定位进行设计和运营,并优先满足在职职工的需求,这些举措均无可厚非,且需要被尊重。但在完善各种功能的同时,也可适当考虑附近居民的休闲需求,充分利用广场,在规划和建设上应该与武汉多变的天气环境相适应,否则也是一种公共资源的浪费。

  冯桂林说,城市任何一个新设施的出现,和社会需求之间都会有一个磨合期,新建的文化宫也是如此。新的文化宫要被广大市民、尤其是附近一些对从前文化宫有较深记忆的人所知晓、所接受,这需要时间,需要一个过程,不能操之过急。待文化宫充分展示其各类功能,并在日积月累中听取各方意见,不断对其开展的各项活动进行完善,日后也会逐渐成为人们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形成新的城市记忆。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