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省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省应急管理厅组织相关部门,对11月份全省自然灾害风险形势进行专题会商研判——
☞ 预计11月份降水量鄂西北至鄂北岗地25~35毫米,其他地区35~75毫米;与常年同期相比,全省大部分地区偏少1~4成。
☞ 平均气温方面,鄂西北、鄂西南西部10~12℃,其他地区12~14℃;与常年同期相比,全省大部分地区偏高0.5~1.5℃。
☞ 进入冬季,冷空气开始活跃,会出现阶段性降温、连阴雨、大风和雾霾等天气。
综合研判认为,11月份我省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气温偏高,森林火险等级为较高火险,需继续关注水旱灾害防御,防范气温骤变对交通、农业等方面的影响。
具体来看
↓↓↓
继续关注水旱灾害防御
进入11月,今年汛期基本结束,水情趋势总体平稳,但极端天气多发易发趋势没有改变,各地要坚决克服麻痹侥幸心理,保持忧患意识,慎终如始抓好水旱灾害防御各项工作。要对库区和下游河道迎水面堤防岸坡的风险隐患进行全面排查整治;持续做好水利工程调度,统筹好生产、生活、生态用水需求;加强防洪工程督导检查和除险加固;积极抢修泵、闸、涵及输水渠道等水利灌溉设施,为来年防汛抗旱奠定坚实基础。

△ 长江流域2025年11月降水距平百分率预测图(%)
森林火险等级为较高火险
11月全省进入重点森林防火期。与常年同期相比,全省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偏高,降水偏少,预计全省森林火险等级为较高火险(三级)。要强化责任落实,加大防火宣传力度,加密巡山护林频次,严格管控野外火源,细致排查火灾隐患,坚持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人员力量提前驻防,高效应对处置各类突发情况。

△ 湖北省各县市2025年11月气温距平预测图(℃)
因降水引发地质灾害处于低发期
11月份,预计因降水引发地质灾害处于低发期,地质灾害以小型滑坡、崩塌和地面塌陷为主。预计鄂西北、鄂西南、鄂东南、鄂东北等地质灾害易发区因工程切坡、自然风化等因素存在一定小型崩塌、滑坡的风险;受人类工程活动、地下水水位波动影响,鄂东南、江汉平原等地区存在一定地面塌陷的风险;三峡库区处于高水位运行阶段,库区涉水岸坡及周边存在一定滑坡和崩塌的风险。要重点防范因人类工程活动引发地质灾害。

△ 湖北省各县市2025年11月降水距平百分率预测图(%)
关注重点行业领域自然灾害风险
农业生产方面:需防范阶段性寒潮、连阴雨天气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晚稻、再生稻要适时抢晴收获,确保颗粒归仓。油菜要加强苗后除草,及时追肥促壮。小麦要精细整理土地,适墒适机播种,抓紧清理“三沟”,加强播后田管,确保壮苗越冬。
交通出行方面:需防范局地降雨、大雾、团雾、大风等对交通安全的不利影响。襄阳、荆门、随州、荆州、宜昌、咸宁等地公路大雾多发、能见度低,神农架、武当山、恩施等山区高速路面凌晨结薄冰,易引发道路交通事故。因前期洪水冲刷影响,河道岸坡遇强降雨可能诱发地质灾害,威胁航道安全;部分水域在凌晨和夜间易形成大雾,低能见度与大风叠加,可能加剧船舶碰撞、搁浅风险,需重点防范汉江中下游航道弯道及枢纽连接段灾害风险。
文化旅游方面:需抓好公共文化场馆、文博单位、文化市场经营场所、星级饭店、等级民宿等场所的消防安全。落实A级旅游景区特种设备和玻璃栈道项目等高风险游乐设施检测检修。要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全面摸排隐患,加强日常巡查检查和应急处置准备。
冬春救助方面:深入开展冬春救助需求调查摸底和评估报告工作,严格落实“户报、村评、乡审、县定”程序,及时核定冬春需救助对象,确保应救尽救;压实支出责任,协调落实救助款物,加大投入保障力度。抓紧推进因灾倒损居民住房恢复重建,妥善保障过渡期生活,加强统筹调度,强化救助帮扶措施,力争尽早搬入新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