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武汉网站
湖北首创技术与产业融合成果在汉发布
2025-11-06 11:45:35   来源: 长江日报

11月5日,湖北首创技术与产业融合案例发布大会在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武创院)举行,集中展示我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硕果。陈十一院士团队推介的“基于人工智能的国产工业仿真软件”等10项首创技术与产业融合成果发布。

通过精准对接湖北产业需求,成功实现国外仿真软件在结构、流体等方向的国产替代。——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十一

  “国产工业软件团队的难题在于缺乏足够的应用场景,难以在实际应用中反复打磨、快速迭代,这就好比英雄无用武之地。”成果发布现场,中国科学院院士、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校长陈十一道出曾经的困惑。

  3年前,他率团队从大湾区来到武汉,在汉设立全国首个智能工业软件研究所,这一决定源于院士团队对湖北制造业深厚基础、广阔市场需求以及湖北创业联盟产业资源能力的坚定信心。

  “事实证明这一选择十分正确。”陈十一说,团队在汉成立十沣科技,紧紧围绕省市重点产业发展需求,以建设开放共享的产业生态为目标,组建了一支兼具学术高度与工程实效的创新团队,通过精准对接湖北产业需求,成功实现了国外仿真软件在结构、流体等方向的国产替代,不仅极大降低了企业采购与维护成本,更将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为湖北船舶产业链的安全与升级提供了坚实保障。

  如今,企业产品力持续增强,产品体系不断丰富,目前已累计发布产品22个,授权专利40多项,已发展成为国内产品体系最完善、实力最强的CAD软件厂商之一。而企业自主研发的AI+CAE软件,已在汽车、高端装备、新能源等行业推广应用。

荆楚人形机器人如今“站起来、走起来”,还“用起来”。——中国科学院院士丁汉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丁汉介绍,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荆楚人形机器人如今“站起来、走起来”,还“用起来”,自主研发的四足融合灵巧手与具身智能操作大模型,解决了复杂环境下机器人操作难题。目前已推出4款系列产品,全面覆盖教育科研、工业制造等领域,部分产品已在车间实训、展会演示、商业服务业、家庭陪护等场景落地应用,赢得广泛认可。

  复旦大学复杂体系多尺度研究院院长、奥泊(武汉市)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马剑鹏从欧洲风尘仆仆赶来武汉,他结合此次出差经历分享国际生物医药行业的新变化:“如今该行业正发生天翻地覆的变革,中国新药开发能力已跻身世界前沿,这在三年前是难以想象的。”

4天获批营业执照,湖北速度就是中国速度。——奥泊(武汉市)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马剑鹏

  马剑鹏介绍,中国凭借工业化优势、过硬技术、低成本和高效率,在赛道上极具竞争力。他说,他与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迈克尔·莱维特,以及“蛋白质工程之父”艾伦·费尔斯特组成的“三剑客”,携手武创院共建AI蛋白质设计研究所,4天获批营业执照,3个月内便完成项目论证、企业注册、平台搭建全流程。“湖北速度就是中国速度!”

  半年以来,科学家们与武汉合作诞生的实体企业奥泊生物已与多家企业达成战略合作。马剑鹏说:“一旦浪头起来后,我们跟武创院一起成长,企业会成长为行业标杆,武汉也将成为全国重要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基地。”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