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武汉网站
银发教授一堂课 万千学子一生情 ——记周运清教授为武汉警官职业学院 新生讲授“传承长征精神”
2025-10-31 09:23:41   来源:今日湖北

深秋夜寒,难掩青春热血。2025年10月23日晚,武汉警官职业学院露天广场上,近4000名身着警服的新生整齐端坐,静静等候一位特殊老师的到来——这是湖北省直机关关工委主办的2025年第七场“红色教育进校园”活动现场。18时30分,年近八旬的武汉大学教授周运清健步登上讲台,一场关于长征精神与青春使命的对话就此展开。 

          站立授课显风范

  “读大学要懂精神传承”,周教授开宗明义。令人动容的是,这位耄耋之年的学者坚持站立授课整整一小时。挺拔的身姿、洪亮的声音,让在场师生无不肃然起敬。从教五十年,周运清始终保持着这样的授课习惯,用行动诠释着什么是师者的坚守。

  作为武汉大学第一任社会学系主任、受过费孝通先生亲传的专业学者,由哲学转身社会学,在武汉大学的社会学专业建设和教学科研领域耕耘40多年。退休后,他依然活跃在三尺讲台,2024年获评武汉大学“十佳老人”;2025年获武汉大学“风范长者”荣誉称号。而今,他将毕生所学倾注于干部培训、家庭教育和关心下一代工作,在湖北省直机关关工委“五老”报告团的平台上发挥余热。

          回望征程忆峥嵘

  “这不是普通的行走,这是用生命闯关!”周教授在武汉警官职业学院露天广场大舞台的聚光灯下,以饱含深情的讲述,将学生们带回到那个烽火连天的岁月。他详细列举了一组震撼人心的数字:纵横11个省、600余次战役战斗、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这些数字背后,是红军将士用血肉之躯铸就的英雄史诗。

  讲到动情处,周教授声音哽咽:“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20余座,还有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一边是天寒地冻,一边是枪林弹雨——这就是我们红军将士走过的两万五千里长征。”什么是长征精神?长征精神是:坚定的理想信念,不畏艰难险阻,坚忍不拔,超越生死、超越个人得失、敢于胜利的精神。台下,年轻的学子们屏息凝神,对红军将士充满敬畏。

              星稻辉映复兴路

  “长征胜利近90年了,这种精神在我们手中如何传承?”周教授话锋一转,将历史与现实紧密相连。他如数家珍地讲述了新中国一代代建设者传承长征精神的动人故事。

  “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氢弹之父于敏,他们告别家人、隐姓埋名,在艰苦环境中创造出震撼世界的奇迹;“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数十年如一日扎根田间,培育出“东方魔稻”,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周教授动情地说:“我在农村当生产队长时,亩产不到千斤,现在亩产2000斤上下,这是长征精神结出的硕果!”

  更让学子们振奋的是,周教授用“九三阅兵”视频展示了新时代的国防成就:坦克是陆地上的钢铁巨兽,东风-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打击范围覆盖全球。他说,一个个大国重器的背后,闪耀着新时代的长征精神。

  传承长征精神,中国航天快速崛起;北斗系统星耀天穹;中国AI,两记重拳开先河;中国高铁已经成为我们国家的靓丽名片,我们实现了从自行车时代到高铁时代的历史跨越;香港、澳门回归,彪炳中华民族史册;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我们升国旗、唱国歌,我们充满自豪。

          五策笃行守初心

  作为长期研究青少年教育的专家,周教授为在场学子精心准备了五条成长建议,句句发自肺腑,字字饱含期待。

  一是锚定读大学的目标定位,二是学会配置个性化专业底蕴,三是修炼家国情怀,四是培育强大心力,五是提升学习和生涯格局。

  关于读大学的目标,他一语中的:“要在一个以上专业领域的最前台,获得展现自己生活和价值的能力,而不仅仅是一纸文凭。”他提醒同学们:“世界正在惩罚不读书和不会读书的人”,希望大家要有忧患意识,避免“被发展的车轮无情碾压”。

  谈到修炼家国情怀,周教授从社会学角度深入浅出地阐释:“人的初始社会化成长有较长的生活依赖期,个人的生命绵续与父母、家庭、学校、社会、国家不可分。”他希望同学们从生活历练中“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培养人文情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在专业培养方面,周教授提出了“专业责任”和“专业配置”的独特见解,希望同学们精心积累人生“十大优质资源”和生涯“五大杠杆”。“十大优质资源”包括天赋、德行、品质、价值、生活素质、学业素质、人文底蕴、专业技能、社会资源、阳光爱情,“五大杠杆”包括家庭基础,学业成就,婚姻配置,社会资源,职业空间。

  谈到“阳光爱情”的重要性时,他风趣地说:“谈恋爱不是找个朋友那么简单,恋爱过程是两性角色的素质历练过程。”清新的话语引发心灵共鸣。

  针对当代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周教授给出了培育“强大心力”的六大标准,包括适应能力、心理韧性、情绪控制力等。他深情地说:“人活一个好心情。心情好,身体才会好;心情好,学习效益才会好。”

  周教授用两个生动案例阐释大学生的大学历练要有格局:一是一个人计较什么,他就是什么格局,大学生不要做“为20元钱差价而斤斤计较”的家庭妇女;二是格局决定结局,大学生不要做“嫉妒同行”的乞丐。他告诉同学们,“如果你的学习和生涯目标瞄准月亮,即使失败,也会落在云彩上。”诗意般的描述,启示学生要在心灵深处种下追求卓越的种子。

          使命如炬照前程

  讲座结束时,夜幕已深,但学子们的热情丝毫未减。“传承长征精神,我们要继往开来,要有理想、信念,要放飞青春梦想!”周教授的结束语在夜空中回荡,也在学子心中激荡。

  这场特殊的红色教育进校园讲座,不仅是一次历史的回顾,更是一次精神的传承。银发教授与青春学子的这场对话,恰如长征精神的接力——过去九十年的辉煌由前辈书写,未来九十年的华章正待莘莘学子擘画!

周教授说:“长征精神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每个人的心里。”在这个深秋的夜晚,近4000颗年轻的心与长征精神共鸣,相信同学们会让长征精神在大学校园生活中闪光!    

(作者系湖北省人社厅退休干部侯绍军)

责编:万星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