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雪拂尘辞旧岁,百花齐放迎新春。2月17日,湖北省鹤峰县2019年“过年八天乐——社会文艺团队闹新春”活动圆满结束,八支社会文艺团队倾情奉献,90余个不同风格的小品、歌舞、戏剧、曲艺等本土节目轮番上演,累计4000余名观众观看演出。
原创歌曲凸显鹤峰人的创作才艺
一阵阵欢快的乐曲在县会议中心缓缓响起,节奏时而婉转时而奔放,流露出土家儿女对于家乡的热爱和情怀。
由鹤峰文艺工作者创作的原创歌曲、全国第七届村歌大赛银奖作品《土家容美好风光》,2016年“唱响中国”原创歌曲大赛三金奖作品《满山红》,参与中央电视台“放歌中国”节目录制的《最美环卫人》等等,在活动期间纷纷登台亮相,给观众以美的享受。
原创歌曲中蕴含着鹤峰的文化,既是文艺工作者们大胆创作的成果,也是鹤峰人日益增长的文化自信。
深山峡谷之音传唱鹤峰文化韵味
由鹤峰戏剧界的老艺术家们精心打造的大型古装南剧《御河桥》,感于物、形于声,神形灵动,独特的“深山峡谷之音”散发着南剧强大的魅力。在剧情紧凑的表演过程中,偶尔一句熟悉的土家方言,逗乐了全场观众。
南剧,于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鹤峰县志》等文献资料记载,南剧最早发端于17世纪容美土司时期的庙台戏,“改土归流”之后,南剧逐渐走向民间,趋于平民化。在抗战期间,南剧发展盛况空前,1954年以后,鹤峰南剧迎来了鼎盛时期。《黄鹤楼》《西狼关》《二度梅》《白蛇传》等古装戏在社会反响强烈。后来南戏受到现代文化的冲击,慢慢沉寂。现如今,在鹤峰县委、县政府的关心和关怀下,有四百多年历史的南戏终于迎来了新生。
民歌快板和小品争奇斗艳迎新春
土家民歌《哈格砸》唱出了土家人的豪迈洒脱。
情歌对唱《黄四姐》历久弥新,经久不衰。
一首《柑子树》,节奏轻快,洒脱浪漫,唱出了土家先民对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强烈追求。
方言小品《pku公司》诙谐幽默,从四个方面告诫广大人民群众警惕非法集资陷阱,防范金融风险。
《新龙船调》特色浓郁,意境鲜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音乐快板《精准扶贫奔小康》唱出百姓的心声,宣传党的政策,又给群众带来了欢乐。
“金线吊葫芦”尾音翻高八个度
如果说南剧别具一格,唱出了土家人独特的高山峡谷之音,那么柳子戏的“金线吊葫芦”也是独树一帜,极富地域特色。
由鹤峰文艺工作者倾情打造的柳子戏《同结相思扣》,真嗓吐字,假嗓甩腔,清醇悦耳、余音悠长,将柳子戏尾音翻高八度的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现场观众如痴如醉,偶尔一声叫好,犹如惊醒梦中人。
满堂余韵中回响古桃源传说
三百多年前,清代诗人顾彩游历鹤峰,在《容美纪游》里记下了古桃源的传说。
2月17日,由鹤峰文艺工作者创作演出的曲艺满堂音《重走茶马道,再访古桃源》,构造顾彩重回现代茶马古道,观赏新时代的古桃源的虚拟情景。旋律舒展流畅,乡土风味浓郁,演出结束后,满堂音的余韵依然回荡在脑海中,久久不散,似在低低地诉说古桃源的传说。(汪正玺 高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