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王成高 通讯员 王宁
2015年,咸宁市邮政管理局在省邮政管理局的正确领导下,以“抓改革、促发展、惠民生”为主线,加快推进“互联网+快递+电商”的建设,鼓励快递电商协同发展,促进了行业的发展。2015年1至11月,该市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888万件,同比增长178%;业务收入累计完成0.75亿元,同比增长57.5%。全市快递网点377个,实现了乡镇快递网点全覆盖。
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全力营造发展环境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调研快递电商企业后,公开表态“愿意为快递代言”,提出了“互联网+”行动,随着“互联网+”趋势的流行,带来了更多的创业机会和发展机遇。咸宁市邮政管理局为促进快递企业规模化发展,主动向当地党委政府建言献策,咸宁市政府陆续出台了《关于积极推进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规范性文件,对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项目建设给予政策支持,包括财政支持、金融扶持、用地支持、人才引进和培育、税收优惠政策、降低准入门槛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通山县也出台了《通山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试点资金安排方案》,大力支持农村电商与快递业融合发展。方案中,通山县政府将投资支持建设县级仓储配送中心、乡镇综合服务站和物流网点、村级服务点等。上述政策的出台,对加快发展咸宁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快递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加强服务网点布局,推进快递企业在乡镇全覆盖。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青睐网购。为了满足农民的需求,该局按照国家邮政局、省局快递“向西、向下”发展工作部署,加快推进“快递下乡”的建设力度,制订了快递经营网络全面覆盖所有乡镇的目标,出台推进“快递下乡”建设方案。组织市级品牌快递企业负责人召开“快递下乡和快递超市”推进会,要求快递企业提高服务水平,通过自主建设、企业之间联合建设、与乡镇政府、村委会合作建设、与乡镇超市、便利店合作建设的方式,整合多方资源,推进“快递下乡”工程,切实做到便农、利农、惠农。
咸宁市邮政管理局创新发展,将“村邮站”和“快递超市”建设有机结合,打造综合服务平台。在村邮站的建设和运行中,邮政企业主要以“邮掌柜”系统为平台,在提供平信收投等邮政基本服务的基础上,结合需求,叠加代订报刊、水电费通讯费代收代缴、金融、网上购物、电子商务、快递等拓展服务,提高了资源的整合利用率,使村邮站建设形成“政府欢迎、百姓满意、企业得益”的多赢局面,同时确保村邮站建设以及后续运营的稳定性。
该局与市交通部门就深化交邮合作、实现部门联动发展达成共识,联合交通、商务、供销社等四个部门签署《农村物流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明确在协调农村快递物流发展规划、建设农村快递物流基础设施、推进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加快农村快递物流网络建设等多方面加强合作。今年全市共有13个乡镇陆续成立了农村物流综合服务中心。已建设的服务中心,均与中通、圆通、申通、韵达、京东等多家快递物流企业形成合作关系,实现业务对接,开展网上代购服务,初步形成社会资源的整合共享和优化配置。同时农村物流综合服务中心服务和辐射范围大,覆盖面广,起到快递物流承上启下、网络服务网络延伸到农村的作用,解决了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推动电商快递融合发展,推进普惠邮政“接地气”
咸宁市目前在册电商企业突破500家,市场交易额突破30亿元。赤壁市、通山县分别被列入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市、全省首批村淘县。通城县成为阿里巴巴全国农村电子商务试点县。该局抓住全市电子商务大发展的契机,做好“互联网+”文章,鼓励引导邮政、快递企业为电商作好服务支撑,同时支持快递企业在发展自身业务的同时,加入电商行列,共同推进快递与电子商务的融合发展。
咸宁通山县通阳仓储公司借地处华中、交通便利条件,主动承接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大型客户网购快递业务,同时延伸网购平台产业链,自身发展为电商,创建了“电子商务+实体仓储+快递”为核心的模式。目前,通阳仓储公司仓储面积7000多平方米,投资建设了专业硬、软件,并配备了专业仓储管理人员,主要配送日用品、家用小电器等产品。利用有利条件,加大整合资源,投入电商领域,销售各类化妆品、手机配件等。每天业务异常火爆,日发货量近2万单以上,2015年“双11”单日发货量达32万件。下步通阳仓储公司将与地方农副产品生产商、代理商深入合作领域,利用快递网络,承接当地方大批农产品,将地方特色产品远销全国。
2015年4月,咸宁市赤壁、通山两地纳入全省第一批村淘县建设名单,并全部上线运营。阿里巴巴集团村淘项目是阿里集团农村发展战略“千县万村计划”之一,在每个村设立“村淘”服务站,为农民提供包括农产品信息收集及网上发布、农户小量农产品网上预售和代收购、代理农户网购商品等服务。各村淘店均与各快递企业签订了服务协议,10多家快递公司已将业务发展到乡镇,为村淘店做好了服务支撑,进一步完善了农村网络购销运输配送渠道。
该局鼓励邮政、快递企业积极与农特产品的创业电商等开展沟通、洽谈、合作。咸宁市金宁电子商务公司建立了咸宁市农产品线上线下交易平台,咸宁的桂花酒、砖茶、茶油、豆制品等上百种地方特色农产品可在当地实体店线下体验,同时可通过“吃无忧”网站线上购买,商品通过快递网络销往全国。除此之外,该公司与邮政企业多领域合作,包括仓储、农产品供货渠道、广告宣传等,实现了效益共赢。通山县建立了全县电商孵化基地、培训基地、创业基地和一体化仓储中心,阿里巴巴、京东、汉网等电商巨头陆续签约进驻通山,建设了“淘宝特色中国·通山馆”、“京东中国特产·通山馆”等农特产品交易平台,邮政快递企业积极为电商做好服务支撑,努力推动“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带动县域相关产业转型发展。
该局还积极支持年轻大学生返乡创业,快递电商同步经营发展。通山县黄沙镇快递超市负责人大学毕业后,放弃了优厚的工作待遇,回乡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创办网店,做起了苗木代购。在做好电商的同时,又办起了快递超市,实现了快递电商的业务融合,让自己的网店更具竞争力。快递+电商协同发展模式,降低了流通成本、提升了消费能力、扩大了就业渠道,支持了大众就业,增加了百姓收入。
该局还突出邮政特色,建设农村电子商务运营中心。赤壁市推出“互联网+邮政”模式,建成“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程——中国邮政(赤壁)农村电子商务运营中心”,为当地百姓提供电子化邮局功能的体验、合作商家商品和品牌的展示、渠道的支撑和管理、物流配送以及电商创业的培训和指导。依托邮政自身优势,与电商企业优势互补,发展具有邮政特色的农村电商,将邮政的平台优势、品牌优势、网点和人员优势进进行了充分整合,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2016年,咸宁市邮政管理局将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开拓创新,紧紧抓住发展环境持续优化的有利契机,不断强化行业安全监管、推动服务质量提升、加强行业人才建设、推动产业环境优化,推动行业发展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