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昨日,华中师大一附中举行第27次社会实践活动,1145名学生完成21公里徒步拉练,图为该校航空班学生 (记者李翌 通讯员王丽摄)
楚天金报讯(记者李翌 通讯员王丽)“长征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昨日,华中师大一附中一年一度的社会实践活动正式拉开了帷幕,今年正好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1145名学生亲身体验了一次“红军长征路”。
早晨7时15分,学生们在蒙蒙细雨中早早地站好了队列,等待出发。在华师一副校长苏远东的带领下,学生们一起朗诵诗词《长征》。随后,学生们就在部队官兵的带领下,踏上征程(如图)。
路途中,学生们有说有笑,有的班集体唱起了红歌,有的班集体朗诵古诗词。全程21公里路程,全部徒步完成,到了下午,许多学生的腿和脚都已经酸疼,但却没有一人掉队。下午3时左右,参加活动的师生抵达目的地、该部队营地。今年的拉练,没有一名学生选择坐“收容车”,全部坚持完成徒步。
周红梅是高二(5)班涂网杰的家长,儿子一年前做了手术,无法参加徒步拉练。作为妈妈的她专门请假,代替他走完这次21公里的路程,“希望能够在体会了红军长征的艰苦卓绝之后,为儿子阐释长征精神的内涵,让他能以另一种方式体会、领悟长征精神。”周红梅说。
据悉,此次社会实践活动是华中师大一附中的第27次社会实践活动,其中徒步拉练是整个活动中的第一场重头戏。该校校长周鹏程说,20多年来,每有校友重返母校,无一例外地都会提到拉练:谁谁的脚破了,哪位男生帮女生背行李了……这堂课会让他们铭记一辈子。
我们在路上 我们在记录
今年是华中师大一附中第27次举办社会实践活动,我们既是参与者,也很高兴作为“记者”成为这次活动的记录者。
刚刚开始徒步,同学们都带着些许期待和兴奋,可到了下午,走了十多公里路程后,不少同学腿部和脚部疼痛起来,但大家都坚持了下来。
一路上,我们还采访了很多令人感动的故事——周红梅妈妈替儿子走完全程;高二(9)班的班主任高显政老师,此次已经是第5次参加社会实践了。如今年事已高,但仍坚持和同学们一同拉练。我们还采访了第一次参加社会实践的王晓宁老师,她说,一路上学生的欢声笑语以及师生间的近距离接触让她出乎意料。还有男生帮女生搬行李、背包的担当让她感到非常欣慰。作为历史老师,她也告诉我们,长征时,红军战士们一天走30公里,而且没吃没喝坚持了两年,路上比我们艰辛多了。
一天的行程已经十分劳累,我们几个小伙伴还要完成新闻稿件,几乎都累瘫了,但收获良多。
人物名片
杨庚宸、齐琪、吴思航、张汶文、罗云裳:华师一附中高二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