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沉没趸船 韩旭摄
冬泳队员众筹40万买了一艘二手水泥趸船,花60万翻修后,停靠在码头边沉没。因打捞该船费用高达40万,相当于当初购买的价格,打捞事宜一直悬而未决。
事发后,海事部门多次要求船主打捞沉船,但至今未获得对方的肯定答复,沉没趸船还浸泡在汉江里。
沉船影响汉江航道通畅,为了消除这一安全隐患,目前,樊城海事处正筹备强制打捞事宜。
冬泳队员众筹买船
翻修后沉没码头边
昨日,记者赶到沉船地点,沉没的趸船紧靠着岸边梯子口码头,大部分浸没在水中,只有第二层的一部分露出水面。
一名经常在此钓鱼的李先生说,趸船早在2014年就沉没了,一直不见人来打捞。
据了解,该趸船长30米,宽7米,高6米,隶属冬泳协会长虹冬泳队。据冬泳队付队长介绍,趸船是2012年长虹冬泳协会120名队员众筹购买的一艘二手水泥趸船,共花费40多万,购买趸船的目的是为了给协会冬泳队队员设置一个江面平台,方便队员们开展汉江义务援救工作。
该船购买后原本停在樊城火星观码头,2014年5月,协会队员再次众筹60多万对船体进行修整,同年10月,趸船翻修完毕,想继续开回火星观码头停放,却被海事人员拦截,称其没有停泊在城区水域的相关资质,只好被迫停在梯子口码头。11月的某天中午,该船沉没。
樊城海事处工作人员介绍,事发后,海事处组织人员去沉船处开展搜救和调查,发现趸船底部存在漏水现象,加上江面风浪使得船体倾斜漏水,导致趸船最终沉没。事故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打捞费用达40万元
沉船至今浸泡水中
事发后,沉船船主也主动与海事部门取得联系,并商量沉船打捞相关事宜,但在打捞费的问题上两方分歧严重。
长虹冬泳队付队长说,事发后,冬泳队邀请打捞公司到现场勘查,可打捞费用需要40万,相当于购买该船的费用了,众筹买船的出资人因费用过高无法达成统一意见,因此打捞事宜一直搁浅到现在。
同时,冬泳队也认为,酿成此次沉船事故是因樊城海事处不让其停靠原址,才致使船只沉没,海事部门应该承担部分打捞费用。
对此,海事部门则表示,依照相关规定,任何单位个人购买船只,首先需要到海事部门提交申请。船只进入辖区水域后,需海事部门发放船舶检验合格证,才能在汉江水域通航。
同时,冬泳队购买的是一艘二手水泥趸船,依照相关规定,该类船型早在2003年就已不再办理船舶检验证书,根本不能停泊在城区水域。
从事发至今,海事部门已依照相关法规,5次约谈船只所有者,并先后于2015年和2016年下发责令改正违法行为通知书,要求船主打捞沉船。
影响汉江航道安全
海事处将强制打捞
因为高额打捞费用,沉船打捞事宜悬而未决。而沉船紧挨码头,虽未影响主航道安全,但阻碍了航道通畅,存在安全隐患。该事将如何处理?
樊城海事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家颁布的《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内河通航水域内可能影响航行安全的沉没物、漂流物、搁浅物,其所有人和经营人须按照国家规定设置标志,向海事管理机构报告,并在海事管理机构限定的时间内打捞清除。逾期不打捞的,海事管理机构强制组织打捞清除,产生的费用由所有人或者经营人承担。
该负责人表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该船应由船主负责打捞。该处已下达两次责令改正违法行为通知书,但船主至今未打捞。为了不影响汉江航道,该处也正筹备强制打捞事宜。
本次事故也为汉江航运安全敲响警钟。据樊城海事处介绍,目前城区汉江水域拥有船舶检验证书的各类船只达150余艘。另外还有30余艘无证老式趸船,存在外观不雅和安全质量、生态环保等隐患问题。目前,海事部门正上报整顿方案,计划对这些船只进行专项整治。(记者 韩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