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县中医医院发展纪实
□记者/桂华生 通讯员/徐小丽

住院楼

为纪念抗战胜利,随县中医医院组织医护人员参加大合唱比赛
九龙山下,姜水河畔,美丽的新随县境内,炎帝神农故里景区之旁,有一所年轻的中医医院和一群奋发有为的中医人。他们克难奋进,负重前行,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姿态投身于医院建设,让这所2012年才挂牌成立的中医医院在不到四年的时间里迅速发展成为环境优美、设施齐全、技术先进、服务优质的二级甲等中医院。
筹措资金建好基础设施
随县中医医院前身是一所乡镇卫生院,占地面积仅十余亩,开放床位仅110张,基础设施薄弱、硬件设施落后。2012年7月挂牌成立以后,医院一班人紧紧抓住转型升级这一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全力以赴,积极奔走终于取得可喜成绩。近四年来,医院获得国家拨付的项目资金1350万元,医院同时通过贷款、借国债、医院加强积累等方式自筹三千多万,相继完成了住院大楼、医技楼的新建、住院病区的搬迁、旧门诊楼的改造工程及各项配套设施建设。现在的医院,病区环境优美,配套设施齐备,中央空调、中心供氧、电梯、24小时开水系统、太阳能系统等全面启用,成为随县首批参加创建园林式单位的医院。
购置设备提升服务能力
面对医院设备老化、服务范围狭窄的现状,院班子先后争取到县中医医院能力建设专项资金共250万元,并自筹资金近500万元,先后购回多种先进新设备,开展多种新技术。16排螺旋CT独步随县,腹腔镜微创手术填补了随县空白,电子胃镜图像清晰,纤细柔软,操作方便。一系列设备的增添使服务能力不断提升,随县病人就医更为方便。医院成功创建“二甲”,年业务收入2012年为2000万,到2015年达到4700万。
外引内训打造人才队伍
医院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医院采取多种措施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引进来”,即聘请中医专家来院长期坐诊,同时参与组建随州市中医集团,依托集团力量,请市内名中医定期来院指导查房与坐诊等。二是“强内训”,开通了国家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视频平台,组织全院医护人员认真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西学中”和“中医基础理论规范化培训”。三是“走出去”,每年组织医药护技等专业技术人员到上级医院轮训和进修。四是“推名医”,积极将院内的优秀中医及专业技术人才推向社会,提高其知名度,积极参加优秀名中医、医学会、各医学分会的评选活动。
突出特色创建重点专科
根据三名战略,医院在提升基础服务能力的同时,还注重突出医院特色,发挥优势科室的吸引力,着力建设“名科”。各病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不断加强科室内涵建设,确定优势病种,优化诊疗方案,并积极参与重点专科创建。短短几年间,成功创建省级中医重点专科一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二个,市级中医重点专科两个,医院的中医药特色更为明显,综合服务能力不断提高,逐步打造出中医医院的品牌形象。
坚持公益担当社会责任
在负重前行加紧建设的同时,医院也义不容辞地担当起沉甸甸的社会责任。2011年以来,医院承担着上级投入不足的压力,坚持基本药物制度,药品严格实行网上采购,全部实行零差价销售,惠民利民。2015年被确定为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单位后,全面执行公立医院改革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政策,对4169项医疗服务项目的价格进行了调整。配合中华健康快车基金会活动,为随县范围内白内障患者免费筛查及手术,负责334名手术病人的住院、护送、术后治疗及随访。联合武汉军总医院、亚心医院等开展了多次先心病、风心病义诊及救助活动。充分体现了医院的公益性,成为随县人民信赖的“健康卫士”。
疾风知劲草,风正好扬帆。随县中医医院抢抓机遇,凝心聚力,团结拼搏,医院发展迅猛,建设成绩喜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获得双丰收,担当起了保障随县人民健康及促进随县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社会责任,谱写了医院跨越发展的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