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荆楚各地
汛期防病治病知识
2018-01-21 09:51:19   来源:今日湖北

——咸宁市卫生计生委健康教育专栏


45.jpg

嘉鱼血防专业人员对防汛人员现场宣讲血防知识(周文广摄影)

灾区如何做好医疗救护?

第一是现场抢救。及时将伤员疏散转送出危险区,脱险后进行检伤分类,标以伤病卡,先救命后治伤、先治重伤后治轻伤。现场抢救主要是止血、包扎、固定和合理搬运,准备转院。第二是早期救治。对接收的伤员进行早期处理,包括纠正包扎、固定,清创、止血、抗休克、抗感染,对有生命危险的伤员实施紧急处理。同时做好救治伤员的统计汇总工作,及时上报。第三是伤员转送。超出医院救治能力的伤员,医院要写好病历,在统一安排下,及时将其转往指定的医院,并妥善安排转运途中的医疗监护。(陈影、程玲)

 

灾区如何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具体做好四个方面工作,即加强灾后疾病监测工作,组织开展灾区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对灾区可能发生的传染病及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预测,并提出防治措施;加强疫情报告,对重点传染病和急性中毒事故等实行日报和零报告制度;加强饮水卫生监督管理。及时确定可供饮用的水源,定期开展饮用水源的卫生状况监测,对分散式供水用漂白粉或漂白粉精片等进行消毒;加强对蚊、蝇、鼠等病媒生物的监测,安全合理使用杀虫、灭鼠药物,及时有效开展杀虫、灭鼠等工作。(高彬、宋明亮)

 

灾害期间有哪些常见病?

水灾过后,很多疾病开始侵犯人体。主要有:肠道传染病,如霍乱、伤寒、痢疾、甲肝等;人畜共患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钩体病、流行性出血热等;寄生虫病:血吸虫病;虫媒传染病: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等。皮肤病:浸渍性皮炎(“烂脚丫”、“烂裤裆”)、虫咬性皮炎、尾蚴性皮炎:意外伤害:溺水、触电、中暑、外伤、毒虫咬螫伤、毒蛇咬伤;中毒:食物中毒、农药中毒等。(胡明刚、郑忠民)

 

灾后伤病伤残人员如何治疗与康复?

第一,继续做好灾区留治伤病员的治疗工作。可以采取门诊、巡回医疗、家庭病床等多种形式,对伤病员进行检查、治疗,同时还要对发现的漏诊伤病员及时治疗。第二,对于转院的伤病员,进行系统检查,优化治疗措施。根据恢复情况,医院可按照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将基本痊愈的伤员转送回当地,并与当地医疗机构做好衔接工作。第三,当地医疗卫生人员须对伤愈出院的伤病员进行回访、复查,对有功能障碍的伤员指导他们科学地进行功能锻炼,促进康复。(吴琳、郑忠民)

 

怎样预防肠道传染病?

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是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关键。灾后要清除垃圾、污物,消毒环境,管理好粪便、垃圾,减少污染。保护水源免受污染,特别是生活饮水。灾后不要去游泳,减少感染机会。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消灭苍蝇。水灾期间建临时厕所,不随地大小便;粪缸、粪坑中加药杀蛆;动物尸体要深埋,土层要夯实;灾后应创造条件修建防蝇厕所。(徐江红、余奕)

 

卫生和饮食卫生要注意哪些?

不喝生水:饭前便后洗手;不用脏水漱口或洗瓜果蔬菜;碗筷应煮沸消毒,刀、砧板、抹布也应严格消毒;生熟食品要分开存放;尽量不要接触污水;不要随地大小便;不能直接用手接触死鼠及其排泄物;劳动时应注意防止皮肤受伤,一旦受伤要进行消毒、包扎;在野外工作要扎紧裤腿、袖口,防止蚊虫叮咬。以下食物不能吃:直接受水浸泡过的所有食品;已死亡的畜禽、水产品、被水淹过的蔬菜、水果;来源不明、非专用食品容器包装的、无明确食品标志的食品;剩饭剩菜、生冷食物;其他已腐败变质的食物;以及不能辨认是否有毒的蘑菇。(余奕、徐江红)

 

家庭饮用水如何消毒?

先进行混凝沉淀,方法是:50公斤水加明矾或碱式氯化铝2.5-4克,或每桶水(约25公斤)加花生米大小的明矾一粒,搅拌1-2分钟,静置10分钟左右,使水澄清。然后用漂白粉(清片)消毒(按含有效氯50%计算),每吨水加4-8克;若用漂白精片消毒(按每片含有效氯0.2克计算),则每担水(50公斤)加一片。方法是;将漂白精片研细,用清水调成糊状倒入需要消毒的水中,充分搅拌,加盖静置30分钟后方可使用。漂白粉(精片)遇高温、亮光、潮湿会失效,必须放在能避光、干燥、凉爽处。(徐红平、余伟)

 

汛期如何做好汛期血吸虫防治?

尽量避免到有螺环境活动,如戏水、游泳、摸鱼捉虾、洗刷用具等;不接触有螺环境水体,不直接饮用疫水,特别是树立了血防警示标牌的区域;抗洪抢险等必须要接触疫水时,下水前需涂抹防护油或穿防护靴、衣、裤等;如因各种原因接触疫水,怀疑感染血吸虫病,请及时和县血防站联系,寻求进一步处理。(徐红平、李青)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