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荆楚各地
宜昌千亿产业“四重奏”奏响“十二五”发展最强音
2018-01-21 09:50:03   来源:荆楚网

兴发集团宜昌精细化工园全景

 

宜昌先进装备制造业

 

稻花香集团

 

荆楚网讯 记者张世鑫

  

1月21日,宜昌市政府工作报告中传来捷报,“十二五”期间,宜昌规划的六个千亿产业中,已经有四个产业完成过千亿目标。精细化工、食品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现代物流四大产业产值分别突破1700亿元、1800亿元、1100亿元和1000亿元。

 

精细化工 首个突破千亿产业

 

“十二五”期间,宜昌市制定了六大千亿产业发展规划,明确经济发展方向,集中优势力量,重点围绕精细化工、食品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现代物流、新材料、文化旅游等六大产业奋发作为。

 

2012年年底,精细化工产业成为宜昌市第一个产值过千亿元的产业。

 

据宜昌市经信委提供的资料显示,精细化工产业主要有以宜化集团、三宁化工为代表的化肥生产企业;以兴发集团、吉星化工为代表的精细磷化工生产企业;以柳树沟矿业、杉树垭矿业为代表的磷矿开采企业;以中南橡胶集团、楚天塑业为代表的橡胶和塑料制品生产企业;以兴瑞化工、山水化工为代表的氯碱生产企业;以南玻硅材料、兴瑞化工等为代表的硅化工生产企业。

 

截止2015年12月31日,宜昌规模以上精细化工企业达到256家、占全市规模工业企业总数的17.17%。2015年全市精细化工产业完成产值1748.56亿元,同比增长12.0%,比全市规模工业增速高1.2个百分点。

 

自2007年精细化工产业完成总产值赶超电力、跃居全市第一大支柱产业以来,产业规模持续快速扩张,2012年总产值首次突破千亿元。2015年总产值突破1700亿元,与“十一五”末比较,五年间增长了1.93倍。

 

“十二五”期间,全市精细化工产业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4.0%。其中,宜化集团、兴发集团先后上榜“中国企业500强”,成为宜昌精细化工产业发展的典型代表。

 

食品生物医药 增速居各产业之首

 

2013年,宜昌食品生物医药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224亿元,成为宜昌市第二个突破千亿的产业。

 

到2015年,宜昌市食品生物医药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825.8亿元,相比“十一五”末448亿元增长3.07倍,年均增速达到32.44%,产业增速位居全市各产业前列。

 

目前,宜昌已形成以稻花香集团、枝江酒业集团为龙头的白酒加工业;以宜昌萧氏茶叶、湖北采花茶业、湖北邓村绿茶为龙头的精制茶加工业;以秭归屈姑、湖北土老憨、秭归帝元罐头为龙头的果蔬罐头加工业;以安琪酵母为龙头的微生物制造业;以宜昌人福药业、宜都东阳光药业、宜昌三峡制药为龙头的医药产业等一批在全省、全国乃至世界有影响的产业发展格局。

 

截止2015年底,宜昌市食品生物医药产业产值过亿元的企业达到208家,湖北稻花香集团入选中国企业500强第357位, 拥有39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18家省级以上(其中国家级1家)的企业技术中心,中国驰名商标数达到25件。

 

先进装备制造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居各行业之首

 

“十二五”期间,宜昌市先进装备制造产业紧紧围绕提升产业技术水平,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着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资源整合、科技创新和军民融合式发展,已呈现规模化、高端化、集成化、绿色化的发展态势。

 

资料显示,宜昌市规模以上先进装备制造企业2015年达到325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100亿元(含6家军工企业),比“十一五”末增长1.4倍。

 

期间,产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高新技术企业明显增多。2014年统计数据显示,先进装备制造业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03家,占全市228家的45%。2015年,宜昌建立博士后工作站或院士专家工作站8家,80%以上规模企业建立了比较稳定的产学研用合作关系,先进装备制造业目前成为我市技术创新机构最为集中的产业。

 

同时,一大批装备制造企业的各种优势产品获得各级政府授予的科技进步奖70余项,其中4种产品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

 

长机科技拥有53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0项,是中国插齿机行业标准制定者之一,在全国插齿机制造行业排名第一,并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黑旋风锯业获得专利86项,其中发明专利11项,在行业内遥遥领先,是亚洲最大的金刚石及硬质合金锯片基体制造商。力帝集团拥有14项专利技术,开发的产品填补了37项国内空白,多项技术达到国内和国际先进水平,是国内金属回收设备行业领导者。

 

现代物流 首个第三产业突破千亿产值

 

宜昌市立足交通优势,主动作为,努力构建市级物流枢纽中心、县级物流配送中心、乡镇农村综合服务站、村级物流服务点“四级”物流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了制造业物流、商贸物流和专业物流等为配套的物流产业体系。

 

2015年,宜昌市现代物流产业工业产值由2012年的600亿元成功增加到1000亿元,成为宜昌市第四个千亿产业。

 

2015年10月,宜昌市委、市政府为更好地推动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将原宜昌市交通物流发展局更名为宜昌市物流局。确定了以交通为主体的物流综合协调管理体制,履行全市物流业发展的指导、协调和行业管理职责。

 

宜昌市制定“1个保税物流中心加10个综合物流园区的现代物流产业‘1+10’发展规划”。以三峡物流园为代表的国家级示范项目和以爱奔物流园为代表的省级示范项目已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当阳迪腾物流园顺利建成步入正常运行的轨道,茅坪、白洋、周正、红花套四个项目正在有序推进。19个农村交通综合服务站如期完成并投入使用。

 

当前,宜昌已成为长江经济带重要物流节点城市,积极融入“汉新欧”、“渝新欧”和江海联运跨国物流,打造出一个“立足三峡、呼应汉渝、多式联运、辐射全国”的现代物流新格局。

 

千亿产业壮大  开启沿江万亿经济走廊新篇章

 

从葛洲坝兴建到三峡大坝崛起,再到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国家战略的实施,宜昌始终敏锐地抓住了每一个跨越发展的机遇。千亿产业连续四年每年产生一个,已成为湖北省所有市州城市中唯一一个拥有四个千亿产业的城市。

 

随着三峡城市群的逐步形成和崛起,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宜昌以千亿产业为基础,增强综合枢纽功能和区域合作水平,打造沿江万亿经济走廊。

 

“十三五”期间,宜昌将更好地抓住机遇,迅速成长为长江经济带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