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阳新县干群奋力抗灾保丰收
今日湖北网讯(通讯员 向能来 江显平)7月上午8时,阳新县三溪镇竹林村3台排涝机泵同时启排,被洪水淹没了近十余天的中稻,逐渐露出了泛黄而充满希望的绿色“身影”。
竹林村妹思湖800亩中稻,自6月28日起被洪水淹没,村里55千瓦/小时的机泵昼夜排涝,后来由于水位猛涨,造成了机泵损坏。村支书陈鸿文及时组织技术人员抢修机械,并且投资1.6万元新购买了2台机泵。经过7个小时的抢排,至下午6时,妹思湖内涝面积只剩下300亩,有500亩获救。
这只是阳新内湖排涝救灾的镜头之一。
阳新县今年因洪水灾害造成农作物受灾面积30.03万亩,成灾17.61万亩,绝收7.90万亩;养殖水面受灾26.5万亩;林业受灾1.15万亩,水利灌溉设施损坏122处,机电泵站11座。全县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2.15亿元。
面对严重的灾情,县委、县政府及时科学决策,动员全县干部群众一手抓抗洪抢险,一手抓生产自救。一方面组织2万多防汛人员在长江干堤、富河大堤严防死守,昼夜巡堤查险,确保大堤安全,一方面采取“七抢”措施,发动群众抗灾保丰收。
“七抢”就是抢抗、抢救、抢修、抢排、抢收、抢种、抢防。在抓紧抗洪抢险、救助灾民的同时,发动多方力量抢修水毁机泵站,千方百计抢排内涝渍水,抢收水淹田地的农作物,抢种、补种秋季作物,还要抓紧搞好灾后卫生防疫和查病治病。
为了支持重灾区搞好排涝救灾,县防汛指挥部紧急调运20台机泵,发放到重点水淹湖泊。县水利局组织“救灾小分队”奔赴三溪、浮屠等重灾镇区抢修水毁机泵站;农业局组织100多名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科学救灾,搞好灾后田间管理,及时抢收补种;畜牧局组织60名畜牧技术人员,深入畜牧养殖大户,指导他们搞好灾后消毒和畜禽防疫治病;水产局派出15个“水产技术服务小组”,分赴北煞湖、八湘湖等20多个水产养殖区,开展科学服务,指导养殖户调整产品结构,奋力自救保增收。
为了确保大灾过后无大疫,县卫计局、血防办成立120人的“医疗小分队”,深入三溪镇丫吉村、浮屠镇栗林村等灾民安置点,开展送医送药和义诊活动,同时做好血防知识宣传、灾后爱国卫生等工作,实行不间断全覆盖的医疗服务,给灾区群众送去了健康的“定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