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家三口(左程彩华、中徐菊林、右程彩平)相见
徐菊林睡的床铺
护工给徐菊林折衣服
27日下午,在大冶民间爱心机构爱心之家,浠水县清泉镇宝塔村程彩华、程彩平姐妹俩见到了妈。至此,失踪5年的徐菊林被亲人找到。
精神不正常女子回家迷路
亲人与一个相似者认了5次
2011年4月23日,家住浠水县清泉镇宝塔村的57岁女子徐菊林,在与同村妇女到隔壁村看戏后,一个人提前回家。
不料,精神有些不正常的她,朝着家的反方向走,迷路了。
她的两个女儿程彩华、程彩平没有看到妈,就和亲戚朋友沿着各条路找她,并在电视上滚动发寻人启事。
“我们这里有个流浪女,跟你妈长得很像……”一天,浠水县团陂镇街上多位居民在看到寻人启事后,给程彩华打电话。
程彩华就急忙驱车20多公里赶到现场,不料,这位流浪女不是她妈,只是相貌相像而已。
后来,有人时不时地给程彩华姐妹俩打电话提供线索,她们就一次次地从家里或打工地辗转到现场认“妈”。她们累计认了10多人次,都无功而返。其中,对那位流浪女,就在不同地方,认了5次。
“妈妈可能出意外、不在世了……”她们越来越感到不妙。
大冶一矿老板在潲水桶边捡回“干妈”
她于是有吃有住还有护工
2011年8月一天,家住大冶湛园花园小区的矿老板柯黎明,看到一位篷头垢面的女子正在小区门口餐馆的潲水桶里掏残羹剩饭吃,就给她100块钱,让她买饭吃。半个多小时后,柯黎明回家,看到她还站在潲水桶边,而双手把玩着钱不知所措,就担心她遭遇不测。
随后,经柯黎明联系,有些单位因她没有身份证、也说不清家庭住址等原因拒绝接收她,而只有大冶爱心之家同意收留。
大冶爱心之家在大冶罗桥,属民间爱心机构。
这个机构的负责人王早升把她安排在爱心之家,与其他供养者同吃、同住,且给她安排护工。
她每天的洗漱,由护工帮忙做;她每天的衣服,由护工帮忙穿;她每天的床铺,由护工帮忙整理;她把大小便解到便池旁边,还是由护工帮忙清理……
她不但精神有些不正常,生活也不能自理。
柯黎明看到她生活及护理费用太大、爱心之家难以承担,就认她做干妈,每月资助她500块钱。
而王早升每月补贴她一些钱,认她做干姐,给她起名王拾遗。
这些年来,寒来暑往,护工也换了一位又一位,但在王早升亲自照料或重新安排护工照料下,“王拾遗”的日常生活从未出现问题。
而柯黎明每月给干妈的500块钱,也从未中断。
其实,这位女子就是徐菊林。
浠水口音可能触动了她
一家人5年后相拥而泣
27日上午,爱心之家举行椤严妙法法会,包括在大冶修行的能证法师在内的诸多法师、居士都参加。
中午,休息,老家也是浠水县清泉镇宝塔村的能证法师,与其他法师一边从一楼往四楼房间走,一边说着浠水话。
徐菊林就一直从一楼跟着她们到四楼,然后,靠着房门,一个劲地望着能证法师。
虽然属同一个村、但不怎么认识徐菊林的能证法师,就关切地问她:“你懂浠水话?你也是浠水人?”
徐菊林点了点头。
能证法师突然想起徐菊林的模样、且听说她失踪多年,就急切地问她:“你是菊林姐……”
徐菊林又点了点头。
格外惊喜的能证法师,就连忙给她的一位亲戚打电话。这位亲戚又迅速把消息转告给了她的女儿程彩华和程彩平。
程彩华和程彩平飞速赶来,一眼就认出了朝思暮想的妈妈。而徐菊林也一眼认出了她们。
一下子,一家三口紧紧地相拥在一起,泪水止不住流下。
徐菊林的丈夫已去世多年,程彩华和程彩平姐妹俩没有父亲。徐菊林是这两个孩子唯一的亲人,这两个孩子也是她不可或缺的亲人。
对于徐菊林是继续住在爱心之家还是回家,程彩华、程彩平姐妹俩及王早升、柯黎明都充满尊重她个人意见。
至29日下午,徐菊林还住在爱心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