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观楚台
一份惠及民生福祉的卫生计生答卷
2018-01-21 09:45:04   来源:今日湖北网   分享:
0

 

 27.png

 

“十二五”五年,全省卫生计生工作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紧紧围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始终把深化改革贯穿卫生计生工作各个领域,交出了一份惠及民生福祉的卫生计生答卷。

“十二五”期间,全省人均期望寿命从75.86岁提高到76.5岁,孕产妇死亡率由18.16/10万下降到10.23/10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由9.99‰和13.04‰下降到6.36‰和8.65‰,主要健康指标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继续保持中西部地区领先地位,实现了计划生育“单独两孩、全面两孩”政策的历史性变革。全省人口出生率一直保持在12‰以内,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出生政策符合率保持在90%左右,好于周边省份,位居全国前列。改革由试点探索、单项突破逐步转向系统配套、全面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在全省64个县(市)全面推开,新农合筹资标准由230元/人增长到470元/人,基层运行新机制基本建立,服务项目从10类41项扩大到12类45项,广大群众的获得感不断增强。

全省累计投入资金1000多亿元开展了“卫生资源倍增工程”、“六百工程”。全省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33.85万张,执业(助理)医师达到12.86万人,注册护士达到15.46万人,分别比“十一五”期末增长69%、34.1%和65.7%。全省民营医疗机构达14346家,占全省医疗机构总量的40%。加强重点专科建设,获得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项目98个,创建省级临床重点(建设)专科200个、县级医院临床重点专科300个,医疗服务水平稳步提升。

全省有中科院医学院士1人,培养医学领军人才三个层次共70人。对列入重点支持的协同创新团队,给予每个团队300万的资助资金。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1568项,国家重大专项58项,国际合作项目13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676项,取得国家科技奖9项。

 

28.png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深化

 

2015年12月3日上午10点,嘉鱼县70岁的新农合患者段茂吉,在省人民医院办理出院结算,因患肺部肿瘤,他于11月4日从嘉鱼县向上转诊到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其出院结算清单上显示住院共花费104964.67元,新农合基本医保报销60664元,新农合大病保险赔付14399.42元,个人自费29901.25元,他的本次看病报销比例达到71.5%。

全民医保体系逐步完善。全省城镇职工、居民医保、新农合参保(合)人数达到5881万人,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7%。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分别达到50%和75%左右。大病保险全面实施,覆盖全省4947万人,初步构建了基本医保、大病保险、疾病应急救助、大病救助、慈善救助、商业健康保险等接续保障的医疗保障网,保基本、防大病、兜底线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基本药物制度全面推行。我省在全国率先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所有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在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按比例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基本药物实际销售价格比2010年下降44.56%,在全省基本建立起以基本药物为基础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公立医院改革积极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现全省县域全覆盖,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稳步推进,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实施综合改革,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取得了“三降一升”的实效,即:次均门诊诊疗费用增幅由2012年的11.4%下降到目前的6.5%,人均住院费用年均增幅由8.5%下降到目前的0.6%,药占比由36.9%下降到33.3%,医疗收入占业务收入的比重由2012年的61%上升到目前的65.7%。

分级诊疗有序开展。积极推进全科医生签约服务,综合利用价格、医保支付等手段,逐步形成社区首诊、分级医疗、双向转诊的服务模式,逐步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格局。90%的疾病能够在县域内解决,发挥了人民群众健康“守门人”作用。

 

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稳步推进

 

2014年3月28日,家住武汉市洪山区珞南街丽岛花园社区的魏子恒、刘敏成为我省第一对获得审批通过并领到“单独两孩”《生育证》的夫妇。当天,洪山区卫生计生委的工作人员还将第一批办理的137个“单独两孩”《生育证》为群众送上门。

生育政策不断调整完善。2014年3月27日,我省正式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截至2015年9月30日,有56179个家庭申请领取单独两孩生育证,已有31114个家庭生育了第二个孩子,我省单独两孩政策平稳实施,出生没有出现大的波动。

服务管理改革继续推进。在全国率先开展了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十县百乡千村”示范单位创建活动,深入推进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率先将计划生育与上户口脱钩,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全面推行生育证件办理制度改革,在全省范围内对符合“全面两孩”生育条件的夫妻实行生育登记服务制度,生育两个以内(含两个)孩子的,不实行审批,大力推行网上办证,提高办事效率,强化便民服务。深化省、市、县、乡、村五级信息网络建设,提升信息共享水平和全员人口数据质量。

利益导向政策持续发力。以“幸福计生?关爱关怀”行动为抓手,大力推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2009年省政府出台了对报考省属高校的农村独生女考生加分政策,7年来,全省共有10.34万名农村独生女享受高考加分投档的优惠政策。大力开展金秋助学行动,5年共筹集资金1.3亿万元对近5万名困难计生家庭女孩上学给予资助和奖励。全省累计落实一次性奖励人员80余万人、落实资金28亿元,人员落实率和资金落实率均达到95%以上,全省共发放奖扶金9.85亿元,惠及127.3万人次,共发放特扶金1.36亿元,扶助14.9万人次,落实工作已进入常态化。

妇女儿童关怀稳步推进,为27.6万对农村育龄群众提供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人群覆盖率达到98.4%,农村免费婚前医学检查率81.4%,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农村妇女两癌检查、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新生儿疾病筛查及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传播等一系列妇幼卫生重大项目,累计近1千万妇女儿童受益。推进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和新生儿听力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率由2006年的不足20%上升到2015年的92.15%,听力筛查率达到67.28%,筛查出的患儿全部得到了及时治疗。

 

医疗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现在看病很方便,走几分钟路就到了,服务好,就医环境也大大改善。”潜江市园林办事处梅嘴村村民郭钰如是说。梅嘴村卫生室坐落村中间,卫生室内,观察室、注射室、计生服务室、药房、诊断室等配备齐全,电子病历全省联网。谈起这一变化,村医胡群芳说:“以前是在自己家里行医,现在搬进了新建的标准化村卫生室,做到诊疗有处方、运行有记录、收费有单据。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

城乡医疗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以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骨干、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日趋完善。全省每个乡(镇)都有一所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四年共培训乡镇卫生院人员13791人次,村卫生室人员93474人次,有力推动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提高。与此同时,着力打造城市医疗卫生核心竞争力,启动实施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全省三级医院达到132家,获得国家级重点专科98个,在全国仅居北京、上海、广东之后。按照每个街道或3-10万人设置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要求,完善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

民营医疗机构加快发展。我省先后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民营医疗机构发展意见》、《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实施意见》等,就民营医疗机构发展目标、准入、人才队伍建设、政策支持、加强监管等方面印发了一系列实施办法和意见,为民营医疗机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民营医疗机构健康有序发展。

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中医药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国家级中医药临床研究基地建成投入使用,市县两级中医院基本完成了改造升级,开展了“十县百镇千村”中医药示范单位创建和“三堂一室”建设。先后建成国家级中医药重点专科和学科105个,居中部地区首位。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加快发展,中医“治未病”工程全面实施。全省中医药资源和服务总量迅速增长,2014年底全省县级以上公立中医医院91所,中医医院实际开放床位34753张,固定资产67亿元,卫生技术人员32879人。全省中医医院基础设施条件极大改善,基层中医药工作进一步加强,基层卫生机构积极开展中医治未病、中医特色的养生保健、食疗药膳及传统中医适宜技术,建设中医药“三堂一室”,全省公布命名了88个中医养生堂、87个名医堂、1081个国医堂和253个知名中医工作室,武汉市被评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湖北中医药大学李今庸教授被评为“国医大师”。

医疗扶贫援助确保实效。制定精准扶贫规划,促进贫困地区医疗保障和疾病预防控制水平明显提高。援藏累计投入1942.25万元,先后选派26批次共188名医疗卫生技术人员进藏,帮助山南人民医院建成了ICU、血透等临床重点专科。援疆累计投入近4100万元,安排卫生计生援疆项目10余个,共选派238名党政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开展对口援疆工作,形成了“组织、技术、智力、项目”四位一体的援疆援藏工作新格局。我省向阿尔及利亚、莱索托两国派出援外医疗队共5批,193人次,向阿尔及利亚派遣医护小组共8批,64人次,援外医疗工作赢得了受援国政府首脑及当地人民的高度赞誉,受到了外交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及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和鼓励。

 

公共卫生优先战略积极实施

 

2015年4月26日,我省确认首例人感染H7N9病例。疫情发生后,省卫生计生委迅速牵头启动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成立了省级专家组和现场处置组驻地指导疫情处置工作,各地、各部门积极动员、迅速部署,全面落实了病例救治、疫点消毒处理、发热门诊监测、风险沟通和信息发布等防控措施。

疾病防控能力逐步提升。通过在全省实施健康湖北全民行动,极大地调动了群众参与健康活动的积极性。全省初步建立了集健康监测、评估、高危因素干预、健康教育、疾病治疗、康复护理一体化为内容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全面实施了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全省新增5个国家卫生城市。全面加强重大疾病防控工作,保持了全省传染病疫情平稳。以乡镇为单位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报告接种率总体保持在90%以上。艾滋病感染人数控制在2万以内,发现并治疗肺结核患者20万人。全省已建成和在建国家级慢病综合防治示范区38个。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提前两年实现国家确定的目标。

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逐步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从25元提高到42.4元,服务项目从10类41项扩大到12类45项,基本覆盖了居民生命全过程。全省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电子建档率86%,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428万人,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86万人,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520万人,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2.01%,3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率91.29%,重性精神疾病患者23万人全部纳入健康管理范围。

卫生应急综合能力全面提升。我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数逐年下降,所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均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置,无重大和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圆满完成了H7N9、援非抗击埃博拉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东方之星”号客轮翻沉等各类突发事件的卫生应急处置任务,不断完善卫生应急“一案三制”,形成规范预案体系,健全军警地联防联控、监测预警、风险评估机制,加强卫生应急队伍和三大基地一个中心建设,7市县获评国家卫生应急示范县区,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鲲鹏展翅凌万里,逐梦扬帆再起航。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十三五”的蓝图已经绘就,全省卫生计生工作者将忠诚履行为人民健康服务的神圣职责,弘扬“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锐意进取,扎实奋斗,为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作出新的贡献。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