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观楚台
乡镇医院儿科困局亟待突围
2018-01-21 09:45:03   来源:今日湖北网
 

15.png 

 

正月初四,荆州某乡镇农民胡女士的小儿子下午突然发高烧,在村卫生室输了两瓶液后仍不见好转,于是她和丈夫赶紧把小儿子送往镇医院,一到镇医院,胡女士就看见医院门前贴出的“限诊令”告示,医院采取分时段限号应诊来缓解人手不足的压力。胡女士抱怨:这么多患儿等着看病,医院为什么不多安排点医生?对此,医院也是显得很无奈:儿科医生难招,招来的儿科医生很难留住。乡镇医院儿科医生匮乏的困境如何破?连日来,记者进行了采访。

 

乡镇医院避开儿科门诊

 

“看儿科的患儿太多了,医生没空接受采访。”正月初五,记者联系荆州多家乡镇医院采访,大都被委婉拒绝了。通过努力,某乡镇医院医生夏群芳好不容易腾出几分钟时间接受采访,中途不时被患者家属打断,夏群芳又急着给患儿看病、办理转院等各种手续。

“不好意思,实在是太忙了。”夏群芳告诉记者,除夕夜是合家团圆的最重要时刻,但对儿科不少医务人员来说,她们在除夕当天仍坚守岗位,守护着患儿健康。春节长假七天,除了大年初一休息,不管白天还是晚上都天天泡在医院,平均每天休息两三个小时。

“去年这个时候有3个值临床一线班的儿科医生,今年科室只有她一个人了,其他的都辞职了。”夏群芳说,值临床一线班的医生减少了,但病床增加了,由原来的10多张病床增加到现在的30多张,而春节假期住院患儿增多,几乎爆满,因此工作量增加了几倍。

急诊候诊时间长往往要等3个小时,但这确实是没办法的事。为了确保患者能及时就医,所有儿科、急诊科医生及护士全部取消休假,回院加班加点。医院医生除日常诊疗工作外,全部参与儿科、急诊科排班开诊工作,以缓解儿科医生人手紧缺问题。

当天,夏群芳从早上一直忙到下午三点多都没时间脱身,午饭都没有时间吃,由于家长们都想早点看完病回家过年,因此也不免出现情绪激动,不满而出口伤人,但夏群芳默默地认真为患儿看病,没有理会。

“人手缺乏后,让患者对儿科医生心生怨言,从而加剧了医患关系的矛盾,让更多医学生对儿科望而却步,整个就陷入了死循环。”护士罗萍告诉记者,儿科病人数排在乡镇医院第一位,除一线医生忙得不可开交外,护士的工作强度也大。一旦有危重病人需要特护,所有护士都24小时待命。

既然患儿多,那为什么医院不增派儿科医生?家长关心的这个问题,也是各乡镇医院头痛的问题。“不是不想增派,而是无人可派。”夏群芳说,这两年,医院每年招聘儿科医生都会预多一些名额,因为儿科医生每年流失严重。目前,儿科医生的主要来源,一是各级医学院校的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二是攻读儿科学专业的研究生。

某乡镇医院院长直言不讳的对记者说:小孩子用药少,剂量小,医院通过儿科获得的收益自然比不上其他科室;而且孩子一得病就很麻烦,抵抗力差,病情变化快,家长又极度关爱,所以给医生带来的压力也最大;这一小一大,导致大多数乡镇医院不愿意设立儿科。

 

 

儿科为何成“逃离区”?

 

“金眼科、银外科、马马虎虎妇产科、千万别干小儿科。”在医学界,流传这样一句调侃的话。“医生间流传这样一句话:‘一怕儿科,二怕急诊。’”有着20年从业经历的邓敏告诉记者,她的最高纪录是一天看62名患儿,那天她连续工作了11小时。只要是坐门诊,她基本都是不喝水的,为的就是减少上厕所的时间。患者来了,就得看,要满足接诊需求,就只能牺牲医生个人休息时间延长接诊,所以,坐门诊的医生基本没办法正常下班。

长期超负荷的工作,使得不少儿科医生自己也成了“病人”。“很多儿科医生都有椎间盘突出、肩周炎、胃溃疡、胃痛、内分泌失调等疾病。”邓敏说,因为精神压力大,失眠也是常有的事。

儿科与其他科室最大的不同在于,孩子因为年纪小,无法准确表达哪里不舒服,只会哭和闹,因此,儿科也被称为“哑科”。这就对医生的要求比较高,需要儿科医生凭经验去判断、观察,要特别细致,责任心强。稍有疏忽就会出问题,由于心理压力特别大,很多医生都怕下急诊。

“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的期望值都很高。孩子一生病,很多时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上阵,无形中我们也会有巨大压力。”邓敏说,而在这样的环境里,你首先要学会哄孩子,必须保持耐心、细心,通过认真的检查,了解病史,根据丰富的经验,才能得出一个合理的诊断。有时,遇到胡搅蛮缠的家长,生气摔病历,拍桌子,大吼大叫的,医生都只好忍着,避免事态恶化。此外,开药也很讲究,药量必须严格按照小孩的体重等各方面的状况来开,否则会出问题。

“有一次我出诊,面孔比较严肃,一位家长批评我‘你们医生面孔怎么一直板着?’;后来我面带微笑,又有一位家属说我‘我家孩子都病成这样了,你居然还笑得出来?’,我这个讲的可不是段子,是真事。”

据邓敏透露,1个儿科病人所带来的工作量,相当于两个内科病人,两个多的外科病人。因为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在医疗过程中必须谨慎利用药物和设备,因此儿科用药量少、辅助检查少成为一个事实,这也就意味着儿科收费少。在长期“以药养医”的大环境下,儿科医生的收入自然差其他科室一大截。在很多大型综合医院,儿科能够带来的经济效益几乎可以忽略,很多医院保留儿科的原因要么是因为医疗管理部门的相关规定,或者是出于公益的目的。

武汉一位儿科护士长在她的博客“无语小筑”中写道:“那些大科室就好比卖冰箱、彩电等大商品的,而儿科就是那卖小针细线的,要讲经济效益,当然是不能和别人相比的了。”

业内人士吴女士透露,由于儿科医生觉得付出和回报不平衡,种种缘由下,不少医生纷纷离开儿科岗位;于是,医院出现了每年招人、每年都走人的尴尬局面。

 

儿科医生匮乏的困境如何破?

 

随着二孩政策放开,我省婴幼儿数量将会增长,破解儿科医生紧缺难题更加急迫。

为应对儿科医生短缺危机,国家卫计委先后出台举措,包括降低儿科医生录取分数,内科医生支援儿科。对此举措,医学界并不乐观。

“单独二孩”政策出台时,武汉市儿童医院开始大规模招聘儿科医生。“最近2年新招录的儿科医生有200多人,但是按照2000张床位的标准配比,缺口仍有300人之多。”在该院科教科主任余春华的印象中,每年新招的医生中,有1/3的人选择了离开。

“湖北至少还缺2万名儿科医生。”武汉市儿童医院副院长邵剑波表示。他说,当年双独二孩政策对儿科资源尚未形成冲击,但随着单独、全面二孩的放开,冲击非常大。为应对新形势,武汉市儿童医院联合江汉大学成立儿科临床学院,今年开始本科招生。目前,武汉尚无一家高校有专门的儿科学专业。

儿科医生匮乏的困境如何破?邵剑波认为,应该恢复儿科系的招生,保证儿科医生的数量和质量。另外,基层医院,如区县医院、妇幼保健院、二级医院等,应重视儿科的发展,提高儿科诊疗水平。由于儿科属于“亏钱”的科室,政府对这些医院的儿科发展应该予以支持和引导:儿童专科医院应该收治比较重症、复杂的病人,基层医院则收治一些常见病患儿,从而形成有序的层级就医的格局。儿童专科医院和实力较强的综合医院儿科,可与实力较弱或学科建设不全的医院建立支援关系。另外,有医生建议医院能够在进人时适当降低条件,对优秀本科生能够放宽条件;同时,在儿科医生的退休年限上要适当放宽。

据了解,近几年,湖北省为发展儿科也有不少“新动作”。同济医院开设了儿童医院;去年省妇幼光谷分院开工,增加床位2000张,作为湖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该院也在全国招生,培养高质量的儿科医生。此外,省卫生计生委在未来五年医疗机构发展规划中,特别提出要加大儿科专业的发展,床位翻番。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