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武汉大学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联合中国科教评价网隆重推出《2015年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长江职业学院入围中国专科院校排名100强,在全国1322所专科院校中排名第44名,湖北共有7所专科院校入围100强,长江职业学院名列湖北专科院校第四。“长职现象”是如何炼成的?对此,记者进行了探秘。
“江河理论”保师资一流
1984年,长江职业学院在办学之初就确定了师资的“江河理论”。即没有重点大学、一般大学“一湖鱼”、“一池鱼”的师资资源,而可以拥有武汉高校、科研院校林立的“一条江”、“一条河”优势,得天下英才而用之。学校采用动态聘任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师资库,站在讲台上的教授、副教授比例比一类大学还高。上世纪末,曾出现一个上午有武汉地区18所高校外语教研室主任在该校外语学院授课。除发挥动态聘任优质师资外,逐步建立了一支较高素质的自有教师队伍。
近年来,长江职业学院大力开展教师的外引内培工作,实施国内访问学者及骨干教师培训计划,邀请国内顶级教育专家来校开展教师业务能力培训。面向海内外招聘教师,启动“135工程”(一个专业至少1名专业带头人、3名骨干教师、5名普通教师),推进专业群教学团队建设。以竞赛为推手,定期开展教师“说课”、“说专业”及“长职好课堂”等教学技能竞赛活动,促进教学交流和能力提升,近3年学校教师获得省级以上教学大赛奖共计110余项。
专业特色助学生成才
长江职业学院确立了围绕市场开设专业的理念,加大专业调整力度,动漫、电商、旅游、汽车等40多个专业都是市场急需的。按照“办出特色,发展优势,打造品牌”的专业建设思路,确保重点专业学生有一技之长,专业特色凸显。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重视能生产动画片的能力塑造,电子商务专业重大学生创业,文秘专业通过市场高端策划训练重视培养企业的智囊……大胆突破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机制,使各专业为培养“用得上、留得住”的市场人才搭建了更加合理的平台。
目前,长江职业学院形成了一批省级重点专业、国家级实训基地等。其中,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联合近百家政府机构、本科高校、高职院校、中职学校、企业、行业组建湖北首个动漫职业教育集团,推动了湖北动漫职业教育的发展,彰显了专业的品牌效应。
文化育人夯实成才沃土
长江职业学院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文化育人工程:强调人文素质教育在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引导学生成为创造生活的人和传递正能量的人。
坚持10年开展“感动校园”人物评选,凝聚校园正能量,10年推出了100多名感动人物,成为学生身边活生生的德育教材;开展“人文讲座周周有”活动,大批名人、名家走进长职人文讲堂,对学生精神气质和情操的熏陶产生了重要影响;每周两期的“校园百家讲坛文化套餐”活动,品经典、看电影、展才艺,营造了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扮靓了美丽校园,学生汲取营养,茁壮成长。
开展校园品牌文化建设,提升校园文化品质和影响力,大学生雷锋连11年学雷锋从未间断,在学生成人成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艺术学院师生13年如一日关爱协和医院白血病儿童,其事迹感动江城武汉;推出“每周有社团、院系活动,每月有学校大型活动”计划,激活学生的潜力,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教育功能。近几年学生在全省乃至全国各类大赛中获奖达500多项。
重视科研激活办学智慧
长江职业学院实施“全员科研”战略,形成“人人科研、事事科研”局面。2012年以来,学校教师、学生获奖成果丰硕,在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国家级奖项100余项,省级以上奖项500余项。教师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近500篇,20篇论文被SCI收录,8篇论文被EI收录,省级课题立项104项,校级课题立项91项。
丰硕的科研成果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进展,激活了办学智慧。获批的全省高校中唯一在高职院校设立的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湖北技能型人才培养研究中心,已取得一批较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发表论文100余篇,成功申报省厅级科研项目30余项,并与相关学会、企业、职业院校合作开展多项课题研究。
“三大工程”引领学校科学发展
为了聚力推动学校的改革发展,解决当前办学的重大困难。近3年来,该校组织实施了“三大工程”,即:内涵建设的“生命工程”、民生改善的“民心工程”、新校区建设的“希望工程”。
“生命工程”方面,通过多年来的努力,目前长江职业学院已经形成了以艺术、经管类专业为特色,现代服务和制造类专业为骨干的专业体系。拥有了一批国家级、省级实训基地、省级职教集团、职教品牌、重点专业以及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是教育部首批教育信息化建设试点单位、全国物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基地、湖北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湖北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首任会长单位和湖北省高职高专院校党建研究会首任会长单位。连续四届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最佳文明单位”称号。
“民心工程”方面,长江职业学院加快改革步伐,创新办学机制,淡化“编制”观念,因事设岗、按岗取酬、职责清晰、绩效考核,广大教职工身份认同感和学校归属感明显增强;全面规范了劳动用工制度,聘用制职工“五险一金”实现全覆盖;广大教职员工的收入稳步增长。
“希望工程”方面,长江职业学院将建设新校区列为“十二五”期间需要解决的最为重大问题,现已完成了葛店570亩新校区建设的概念性规划。省发改委、省教育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原则同意学校在武汉科技新城葛店征地建设新校区,并向省政府报批。
开发校友资源谋办学
长达30年的民营机制,长江职业学院经费主要靠学费,为此,该校树立了勤俭办学的理念。从2013年开始,每年校长田巨平与各二级单位负责人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实施目标管理责任制。从2015年开始,该校又明确每个教职工的责任清单、办事流程等,把目标任务转化为工作职责,传递工作责任,做到“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头上有指标”,强力推动全年各项工作顺利、高质、高效的开展。
办学31年来,长江职业学院走出了大批企业家、工程师、画家、教师、行政干部等。浙江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总裁安聪慧等一批知名企业家都毕业于长江职业学院。在“中国造富大学排行榜”100强中,清华大学排名第一,长江职业学院名列85位。
近年来,长江职业学院重视挖掘、开发与利用校友资源,充分发挥校友资源在学校的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学校着手在全国各地成立校友会,实时邀请毕业生回校座谈、讲学等,共谋学校发展大计,进一步加深了校友感情和母校的认同度。在校庆30周年的小型联欢会上,10余名校友现场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2100万元,名列中国校友网“中国大学校友捐赠排行榜”第55位。
媒体影响力提升学校品牌
长江职业学院一方面踏踏实实办学,另一方面也不失时机的进行适当宣传,塑造学校的社会形象与办学品牌。内宣方面,在办好校报、校园网、广播、电视的同时,重视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建设,塑造学校办学品牌的第二条传媒战线,学校新浪官方微博去年连续五个月荣登新浪湖北高校官方微博前十强。外宣方面,党委宣传部成立新闻报道策划中心,通过每周新闻选题制、学生记者培养导师制、邀请媒体记者讲学等,培养了一批战斗力强的外宣人才,使学校的一些特定新闻报道和重大事件传播,更具冲击力、影响力。
长江职业学院的“教师课堂承诺制”、“书记微博”、“九个教师上一门公选课”、“义务劳动成为青春必修课”等新闻事件,中央和省市媒体都以较大篇幅报道,网上转载量都在千万次以上。学校的新闻报道与策划能力,得到省、市、中央媒体的普遍认可。
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加强与国外高校的交流与合作,长江职业学院先后与加拿大、美国、德国、韩国等8个国家12所院校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近四年来,招生第一志愿填报的学生均超过6000人,达到录取数的150%,在全省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毕业生就业率保持高水平,平均就业率为94.22%。保持了“进口旺、出口畅”的良好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