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观楚台
揭秘武汉纪委这一年:全年党政纪处分629人
2018-01-21 09:49:35   来源:网络

2015年,是湖北省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一年,正风肃纪、惩贪治腐取得了明显成效。

  

  为迎接省纪委十届六次全会的胜利召开,本网今起推出大型系列报道“正风反腐,回望2015”,为您讲述2015正风反腐的“湖北故事”。敬请关注。

 

  荆楚网消息(记者裴斌 湖北日报记者胡弦 通讯员段晨晨 杨华)元旦假日,武汉市纪委巡查组没有一天休息。节前发出的杜绝“节日腐败”禁令,在三镇产生了良好的震慑效果。

  

  去年,武汉市纪委驰而不息纠正“四风”,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全市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574个,处理976人,其中局级干部11人,处级干部201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629人,工作力度在全省名列前茅。

  

  暗访巡查365天无间断

  

  武汉市纪委第一巡查组督查员操龙、李卫东的工作就是巡查暗访,风雨无阻。

  

  “有的单位不理解、不支持。”李卫东坦言,暗访工作得罪了不少人。为了让人心服口服,和所有督查员一样,操龙和他会在暗访前做足调查功课,暗访中挺直腰板,暗访后不接求情电话,将巡查暗访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去年以来,武汉市纪委瞄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正“四风”这项重点工作,成立11个市专项巡查组,开展全覆盖、不间断的巡查暗访。全年共检查单位497个,发现问题线索1504件,处理147人,起到了较好震慑效果。

  

  中央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副主任宋大军来汉调研时表示:“非常好,武汉对中央精神理解很深,措施很得力,成效很明显。”

  

  “天眼”揪出公车私用问题623个

  

  “‘五一’、抗战胜利纪念日期间,我们都发现了几百个公车私用问题线索,通过整治和问责,到‘十一’期间仅发现了3台公车私用。”武汉市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陈军介绍说,借助市公安交管局“天眼系统”,市纪委对部分重点单位公车进行全程跟踪监控,共查处公车私用案件166起,追责247人,有效遏制了公车私用。

  

  这是武汉市纪委深入开展“6+3”整治的缩影。今年以来,全市纪委将机关内部食堂违规公款消费、违规发放津补贴、违规配备使用公车等6项专项整治工作,以及基层“小官巨腐”等3项专项治理,纳入工作重点,取得一定成效。

  

  在整治违规发放津补贴方面,武汉市工作专班共发现各类违规问题4112个,追究责任人员162人。针对基层普遍反映的奖励性补贴、值班费发放等问题,市专班拟于近期出台规范性意见,对发现问题逐一进行规范。此外,各区也结合实际出台了一系列切实管用的制度,如洪山区制定出台《洪山区机关事业单位津贴补贴和福利发放暂行管理办法》,对全区的津补贴发放标准、范围等予以规范。

  

  治庸问责5年共问责6854人

  

  2015年12月30日,武汉市官员终于松了口气,电视问政“期末考”落幕。然而,针对整改不力的责任人员,武汉市已开启了问责大幕。同时,新一年度的“十个突出问题”征集工作早已在路上。

  

  从2011年掀起治庸问责风暴至今,武汉每年公开承诺整治“十个突出问题”,结合电视问政公开“验收”,对履职不力、不到位官员实行问责处理。5年来,全市共问责6854名党员干部,其中局级干部60人,处级干部1052人。

  

  武汉市纪委书记车延高认为,由于干部队伍作风不实,导致不作为、乱作为,由此形成突出问题。“治庸问责坚持问题导向,就是要持之以恒激活干部责任心,实现作风转变,最终为群众排忧解难。”车延高表示,作风建设一直在路上,必须建立长效机制。

  

  车延高说:“抓作风建设,与昨天比,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和明天比,永远有差距。我们将发扬‘钉钉子’精神,持续发力,让好作风成为新常态。”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