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观楚台
襄阳空壳公司集资诈骗5500万元
2018-01-21 09:46:25   来源:楚天都市报

楚天快报讯 楚天快报记者 佘惠 通讯员王玉凤

■空壳公司标榜大项目,街头发传单诱人免费听讲座,不仅有吃有喝,还能领取衣服等。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背后却是骗人掏腰包“投资”的陷阱。

去年4月,广东、湖北等地警方破获了一个多省作案的非法集资团伙。樊城警方历时数月初步调查发现,该公司以襄阳中耀势能投资管理公司、湖北习派服装实业公司为名,集资诈骗5500多万元,诱骗了本地500多人。其中,90%的受骗者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广东捣毁诈骗窝点牵出襄阳500多人被骗案

2015年4月16日,广州一写字楼里,广东习派实业有限公司正在召开股东大会,商讨公司“上市”事宜。当天,该公司高层、新发展的16名投资金额均超百万的大股东悉数到场,他们正准备“见证”公司股份制改制的一幕。这时,广州警方突然冲进会场,将包括董事长熊某在内的公司高层和大股东全部控制。

“完了,彻底完了!”看到这一幕,主犯熊某像泄气的皮球一样,一下瘫倒在椅子上。在场的“投资者”这才幡然醒悟:“我被骗了啊!”原本热热闹闹的股东大会,瞬间变成了“受害者”大会。

当天,广东警方组织广州、深圳和东莞等地公安机关联合行动,捣毁了8个窝点,抓获了60多名涉案人员。

2015年5月12日,广东省公安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通报了广东习派服装公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次日,央视等媒体报道了该消息。消息爆出后,远在千里之外的襄阳的一些“投资者”,心里也打起了鼓。“我们在湖北习派服装实业公司也投了不少钱啊,这家公司跟广东的习派实业公司有啥关联吗?”“湖北习派服装实业公司也是高利吸引人投资啊,不会也是集资诈骗吧?”2015年5月14日,陆续有群众来到樊城经侦中队。同时,樊城警方也接到了省公安厅转来广东警方的协查通报。协查通报称,熊某非法集资案涉及5省,在襄阳也有作案嫌疑。根据协查线索和群众举报,警方在樊城区海润名都B座和D座两处写字楼展开清查。民警赶到现场时,发现已人去楼空,其中一房间门外张贴了一张告示:各位股东,去广州了解情况的刘总,即将回来,目前情况已经基本掌握,各位股东在这紧张时刻切记不要滋事,制造负面谣言。

民警进入室内后,仅查扣了3台办公电脑。一名守在门口的老人说,他经人介绍在该公司“投资”了5万元。几天前他就看到了这则告示,当时他打电话给“业务经理”,对方告诉他,公司只是出了点经济纠纷,很快就会处理好。老人说,看到襄阳警方介入侦查,才确信自己被骗了。

警方调查期间,陆续有500多名被骗者报警,他们来自襄阳各县市区,其中以城区居多。

小恩小惠诱人上钩空壳公司疯狂吸金

随着调查的深入,熊某在襄阳的作案模式逐渐清晰。警方介绍,2013年4月,熊某伙同老乡袁某在襄成立了“襄阳中耀势能投资管理公司”,分别在襄城南街、樊城海润名都、高新万达广场、二汽基地等处租房,宣传广东习派公司从事巴马活泉水、火麻仁(中药)等项目,生产经营良好,需要资金周转,承诺到该公司投资9个月,可返利10%。支付模式为,每月支付月息1%,9个月后足额返还本金。

2013年10月,熊某还在襄城余家湖租了一废弃房屋,成立了饮料厂。该厂贴牌“巴马活泉水”,对外宣称这是其在巴马投资的大项目。次年7月,该厂停产。

2014年6月,熊某在襄州伙牌成立了“湖北习派服装实业公司”,也宣称投资9个月,可返利10%,支付模式相同。

在“湖北习派服装实业公司”,大批“投资者”被带来参观时,只看到了硕大的广告牌,业务员却宣称公司手续齐全。而警方调查发现,该公司未购一分土地,未投一分钱。所谓的厂区,是湖北习派服装公司花50万元,以合作为名租用的一家停产公司的厂区。湖北习派服装公司则是一个空壳,熊某等人仍以襄阳中耀势能投资管理公司办公地点为据点,非法吸收公众资金。

熊某等人如何诱人上当?民警介绍,该团伙惯用伎俩是“小恩小惠+暴利诱惑”。2013年4月起,熊某等人在襄发展了几名业务员。业务员们在街上边发传单边送水,宣称“听讲座免费领礼品”。一些群众被忽悠听讲座后,骗子就送出不同价值的礼品。

骗子送礼品讲究“察言观色”:有人咨询,他们会送防晒衣、T恤等小礼品;拿钱的“投资者”,他们则会送皮大衣等贵重礼品。

受骗者为何会轻易上当?民警介绍,骗子许诺的暴利让人冲昏了头脑。一旦有人“投资”,骗子便以“拆东墙补西墙”方式,然后雪球越滚越大,受骗的人越来越多,最终一发不可收拾。

用300万圈钱5500万受骗者九成为中老年人

警方梳理发现,熊某为首的犯罪团伙在襄阳共诱骗500多人,涉案金额高达5500多万元。受骗者年龄群体高度集中,其中,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占到了90%。受骗者中,被骗金额少则一万元,多则数十万元。

年近五旬的施女士受骗金额最多,达60万元。施女士介绍,2014年11月,她前往某保险公司办事时,偶遇了习派公司业务员小李。小李拉着她聊了不少投资理财的话题,她称,她所在的公司即将上市,投资利息高且可靠,施女士投资可买到原始股,届时本钱会翻番。

施女士先是半信半疑,当她被小李带到一间办公室后,小李出示了公司的各种手续和资料。看了不少其他客户签订的《股权转让出资合同书》,施女士动了心。2014年11月至2015年1月间,她先后4次“投资”了共计60万元。“投钱初期的返利,让我尝到了一点甜头,我才一步步冒险扩大投资,没想到掉进这么大一个窟窿。”

不停给投资人“画大饼”,自己玩着“拆东墙补西墙”“空手套白狼”招数,是熊某等人的作案伎俩。警方查明,截至案发,熊某等人在襄投资还不到300万元,大多花在了装修、工资、办公费等方面。所骗的巨额资金除了支付投资人利息和部分本金外,更多用于个人挥霍、流入外地继续从事圈钱犯罪。“你诈骗的大都是养老钱,你不觉得亏心吗?”民警讯问熊某时,他一直默不作声。迟疑一番后,他说:“上了这条贼船,根本收不了手。”熊某称,之所以盯着老年人,他们是做过分析的。他说,平日子女忙上班,老年人生活相对空虚,缺乏关爱。这时如果有人大打温情牌,主动对老年人嘘寒问暖,就很容易骗取信任,进而骗取资金,有的老年人也想用手中的闲钱多“生”点钱。此外,为了防止不法行为败露,业务员还会明确告知老年人,不要将投资的事告知子女,导致一些被害人越陷越深。

目前,熊某已被广州警方羁押,襄阳9名涉案人员已因涉嫌集资诈骗罪被逮捕。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