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欧阳长远)“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带上笑容,带上祝福,陪同爱人,常回家看看……”每当听到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常回家看看》,总能勾起我浓浓的思乡情结。
弹指一挥间,离开家乡已经整整32个年头。那一年我刚上初一,父亲从外地调回利川盐厂工作,全家搬迁到建南集镇生活。从那以后,自己几年苦读求学,再后来毕业参加工作,回去的机会就越来越少了,家乡的一山一水一景一物也越来越模糊,只能在每次的梦境中呈现。
家乡就是一杯浓浓醇香的酒,总是那么地让人牵肠挂肚
我的家乡在建南镇白竹坝村,儿时的记忆里,家乡的山峰是那么的雄伟,河水是那么的清澈,土地是那么的肥沃,村庄是那么的靓丽,长辈是那么的高大。在这个富饶而美丽的小山村,度过了我的12个春夏秋冬,也留下了许多稚嫩而美好的回忆。
应该来说,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这些年来对家乡的情结也越来越浓。已经有十余年,本人均坚持在清明节期间,带着家属回到生于斯长于斯的老家,看看家乡的亲戚朋友,到过世长辈们的坟前扫扫墓,寄托下哀思,这是乎已经成为每一年的规定动作。
而今年5月24日这天再次回到家乡,其意义却不同往常。因为这次回乡,是响应州委、市委“不忘初心、永跟党走”主题实践活动的号召,是在家乡基层党组织的亲切召唤下回去的,回归成长初心,加深民本情怀。
一大早,从家乡走出来的十多名党员干部,受邀三三两两赶回村委会办公室。在这些同志中,有的是在职领导干部,有的是一般干部职工,有的已经退居二线,有的是外地任教教师。但大家对家乡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感受发展变迁,积极建言献策,祝福美好未来。
在村支部组织召开的党员座谈会上,支部书记贺广胜同志介绍了村里的基本情况,回顾了全村近年的发展历程,并勾画了未来的发展蓝图。回乡的党员们操着浓重的乡音,纷纷谈感受、出点子、建良言,并表示将在老年活动中心、群众饮水、养老保险等方面尽力给予支持。
大家一致表示,家乡要发展,规划要先行,村民们近年修房造屋的愿望强烈,但村支两委要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同时,要把产业发展放在第一位,结合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真正造福带富一方百姓。
听说村里还有许多的困难群众,特别是有一位叫张敏的村民需要救助时,在我的提议下大家都伸出了援助之手,从家乡走出来的每位党员捐出了500元,其他的党员你捐出50元、我拿出100元,都奉献了自己的一片爱心,短短时间里就筹集了9000多元。
乡亲就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应该给予更多的关爱和照顾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农村人,我是吃着苦长大的,知晓农村生活的艰辛。特别是我们的长辈们,他们过的日子更为艰难,在那个缺衣少粮的年代,满足基本的生活就很困难,基本上是吃了上顿愁下顿。
在童年的印象中,那时候的好多家庭,平常都很难吃上一顿肉,更别说吃好吃够。纯粹吃大米的机会也不多,多数时候是合着玉米、洋芋、红苕等。在团转周围,我们条件还算好点的,因为父亲在外地工作,每月有几十块钱的工资,还能够按时寄点回来补贴家用。
而我们家也有现实的困难,就是缺少劳动力,家里的几亩田土需要耕种。每当农忙时节,邻村的舅舅、大姨父和本村的二叔、幺叔等,包括周围的许多乡邻都伸出了援助之手,纷纷赶来帮忙。现在每每说起这些,母亲都非常地感激,吩咐我们回到家乡后一定要晓得感恩。
走访乡邻是这次主题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我和表哥一道,带着一份真诚、一份感激、一份责任,相继走访了我的启蒙老师、我的二娘以及一户贫困户,与他们拉家常、谈感受,说发展、鼓信心,真的是言语肺腑、感慨万千。
隔房大叔名叫阳垂宣,也可以说是我的启蒙老师,现在已经退休。我在村里读小学的时候,他那时还是一名民办教师,工资低得可怜。记得有一次,正在上课的我突然呕吐,周身发软,代课的大叔立即把我抱到他的寝室,给我买药喂水,让我躺在床上休息,直至下午放学把我背回家。
谈及眼下的政策和形势,大叔一直都是兴奋不已、话语不断。他说现在国家的政策好啊,对农村发展更是高看一眼、厚爱三分,以前有粮食补贴、有低保,现在又在实施精准扶贫。他现在每月有4000多块钱的退休工资,还能干点农活,生活条件好了,身体也很健康。
二娘名叫何春香,是家乡少有的几个亲人之一,由于二叔去世早,几个儿女都搬进城里居住,如今她一个人在家里守着老房子。看见我回去,二娘非常高兴,拉着我的手嘘寒问暖。临走时,没有上过几天学的她鼓励我说:“远啊,在工作上要好好上心,能够有一份固定工作不容易呀!”
组织就是我们阔步前行的路标,自己坚定永远跟着党走
还是很小的时候,在耳濡目染中,我是哼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党啊亲爱的妈妈》等红色歌曲长大的。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共产党和党组织是多么的神圣和伟大,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他改善了人民的生活。
父亲很早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母亲多年任职村妇联,政治上非常地坚定,从小对我们兄弟姊妹都要求严格。
在他们的影响下,我也从小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上小学时力争做一名又红又专的学生,并且很小就加入了少先队,还一直任班干部。上初中时,又积极加入了共青团。上中专时,一直是班干部,还任校团委的通讯员。
正是因为有了良好的家风,在乡亲们的眼中,我们兄弟姊妹几个从小都十分乖巧听话,从不调皮捣蛋,做什么事情都是一是一、二是二。也难怪老支书向长美这次碰到我就非常诚恳地说,从小我就看出你娃将来一定是公家的人。
毕业参加工作不久,父亲就动员我要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不但要成为国家的干部,还要成为党内的同志。以后多年,我多次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主动接受党组织的培养和考验。1998年7月,在我的强烈愿望下,自己终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接下来的工作历程中,自己不管是在乡镇从事文秘工作,还是当宣传干事;不管是在党报做记者,还是做编辑;不管是任记者站站长,还是外宣办主任;不管是任市委办副主任,还是宣传部副部长,自己都能够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时刻保持清醒头脑,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把全部心思用在工作和学习感悟上,永葆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党,启迪我思想;党,鞭策我进步;党,促使我成长;党,指引我方向。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我将沿着党给我们指引的方向阔步前行,将努力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完成市委和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向组织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作者系:中共利川市委宣传部副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