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袁琨解答患者家属的疑问
门诊坐诊时,下班时间已过,她仍不急不躁,坚持看完所有的病人;住院部内,病人术后不适,她闻讯后半夜赶回病房,详加检查,细语宽慰。昨日,武汉市中心医院的多名医生说起袁琨,她多年拒收红包已不算新闻,她最让人佩服的是,医术高超,亲和力强。袁琨能够得到许多患者的认同,除了巧退红包,更多的在于她把患者当成了家人,而她与患者的关系更像是朋友一般。
“她与患者建立起朋友般的感情”
谈起袁琨,武汉市中心医院肝胆胰腺和血管外科主任李明杰可算知根知底。27年前,李明杰与袁琨一起进入该院工作,一起被分配到外科,在一个办公室共事了5年。后来袁琨转到耳鼻喉科,平时各个科室间也多有交流。“袁医生与患者的关系,让我非常羡慕。”李明杰说,袁琨身上有种特殊的魅力,能让病人视她为朋友。“其实,患者与医生能够变成朋友,若非平时就是熟人,仅仅单凭看病是很难的。”李明杰说,袁琨就有这样的魅力。“她富有亲和力,不少患者乐于和她交往。可更深层的原因,在于她把患者当成了自己的家人或朋友,能站在患者的角度看事情。”
去年7月,袁琨左腿意外骨折,打着石膏上手术台给病人手术。当时,李明杰就让她多注意身体,可她却说,自己也没有办法,因为病人点名要她手术,她不想让病人失望。
每周的周一和周三,袁琨都在门诊坐诊,每次坐诊接待的患者,一般控制在20人左右,可每次慕名而来的患者往往“爆场”。医院进行协调,袁琨却说,有的患者是外地的,来一趟挺不容易,她可以中午1点再吃饭,以腾出更多的时间给患者看病。
袁琨把患者放在心上,患者自然会信任她,并把她当成贴心的朋友。据李明杰所知,如今在中交二航局,一提起袁琨,有许多人会说是袁琨的朋友。其实,他们与袁琨并非沾亲带故,都是在看病的过程中,一来二往,与她慢慢变成了朋友。
她是工作上的拼命三郎”
“有时候,做手术做到凌晨2点,她回家休息一下,早上8点便又回到了病房。”耳鼻喉科的郭蓓医生说,袁琨是个负责任的医生,为了排队等候的病人,常常一工作就停不下来。
长年劳累,袁琨自己的健康却做出了牺牲。
去年10月的一个深夜,袁琨突然肚子剧痛,被送到医院,确诊为急性胰腺炎。“就是因为她太累了。”郭蓓说,急性胰腺炎非常凶险,可以短时间内直接导致人休克死亡。幸亏救治及时,不然后果无法想像。“第二天我去看她,当时她整个脸都肿了,还不能进食,只能通过营养液维持。”
即便如此,不到一个星期,袁琨出院了,没有休息,又出现在病房,只不过身份从病人转换为医生。见到她这么拼命,大家都为她心疼,并常常劝她,要注意身体,好好调养。
同科室的叶菁医生曾毫不客气跟她说:“你这么拼命,身体终有一天会透支的,你这是不要命了啊。”袁琨却说:“我没事,人家患者点名找我,这是对我的信任,我怎么能置他们而不顾。”
“袁医生,能够吸引众多患者慕名而来,归结于她高超的医术。”叶菁说,别看袁琨平时说话挺随意,可做手术比谁都认真,而且技术很好。叶菁回忆,两年前的一个清晨,一名患者突然呼吸困难,急需手术。在手术室,不到一分钟,袁医生将患者脖颈切开,顿时缓解了病情。“这名患者比较肥胖,而且颈短,手术非常难做,袁医生能够在1分钟成功完成手术,足见她医术高超。”
“她负责的科室让人最省心”
武汉市中心医院门诊办公室主任周玉芳,也是袁琨20多年的老同事。“我现在所在的部门,相当于医院的患者服务中心。平时,我与医院多个科室打交道,而袁琨所在的科室,是让我最省心的。”周玉芳说,近几年来,患者对耳鼻喉科的投诉几乎为零。平时,患者对耳鼻喉科最多的就是赞扬。
袁琨医术精湛,现在不仅是该院的耳鼻喉科主任、主任医师,还是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湖北省分会委员、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武汉市分会委员。周玉芳说,袁琨没有一点架子,医院每次有免费义诊活动,只要时间不冲突,她都亲临现场,从不马虎。
在该院院长孔庆志的印象中,“袁琨在工作上,是个不论大事小事都为病人着想的人。”只要是患者的事,无论多晚,袁琨都会赶回医院。一名患者做完鼻腔肥大手术后,鼻腔半夜突然出血。当时,年轻的值班医生已确认为术后正常出血。可患者不放心,无奈之下,值班医生给袁琨打了电话。当时,已经是深夜12点,袁琨听说后,当即让丈夫开车送她到医院,当面给患者解释,打消患者的疑虑后才放心离开。
目前,该院的耳鼻喉科在袁琨的带领下,不仅由一个弱势科室变成了一个强势科室,如对鼾症的治疗,还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这尤其让孔庆志感到欣慰。
“她是给人深刻印象的援疆医生”
约在六年前,武汉市中心医院选派一名医生援疆一年,安排袁琨前往。当时,袁琨的儿子刚考完高考,分数还没出来。丈夫因工作需要经常出差,家里还有老人瘫痪在床要人照顾。袁琨没有任何怨言就去了,如今,因她在当地留下了良好口碑,时常还会有新疆的患者到武汉找她看病。
记者与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人民医院的蒙古族医生达拉取得了联系。达拉说,袁琨在该院工作了一年,她见过的援疆专家有很多,可6年时间过去了,她对袁琨仍留有深刻的印象。“她的医术,是我见过最好的。”达垃说,袁琨没去之前,因为风险大、技术难度高,他们医院从未开展过鼾症的治疗手术,可袁琨到该院工作一年时间,他们就做了30多例鼾症治疗手术。
援疆期间,袁琨在五官科工作,王素兰是该科护士长,如今,每逢年节,她们还互相短信问候。王素兰说,袁琨高度的责任心,让她钦佩不已。记得有一次,凌晨三四点,一名经袁琨手术的鼾症患者醒来后,感觉非常不舒服,要求见医生。虽然有值班医生,但她们还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到宿舍去喊袁琨,可她没有想到的是,袁琨听后二话不说披好衣服就赶到病房,对患者的担忧进行了详细的解释。看到病人安然入睡,她才放心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