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笔底真情露 画意通古今
2018-01-21 09:47:24   来源:今日湖北   分享:
0

——专访著名人物画家谭崇正教授

□文•图/本刊记者  陈思炎


1465821344650597.png

  人物名片:

  谭崇正,现为湖北开明画院副院长,湖北省国画院艺委会主任,湖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凤凰岭书院赵建成工作室画家,荣宝斋画院刘曦林工作室画家,《中国书画》杂志社书画院院聘画家,北京水墨行动组委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青铜文明》(与李也青、王晓愚合作)入选文化部、财政部、中国文联主办的“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曾获“第十届湖北省美术作品展”金奖、“2004年全国中国画展”铜奖、“第二届全国人物画展”铜奖、“纪念抗日战争60周年全国中国画展”优秀奖、“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纪念奖、“第四、五届中国美协会员精品展”优秀奖等多种奖项。作品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第十五次新人新作展”“中国当代花鸟画艺术大展”“中国风情——当代中国画展”“第六、七届全国体育美展”“第十六届国际造型艺术家协会代表大会美术特展”“2005年中国中青年艺术家精品展”等国家级展览30余次。多次在全国各地举办个人画展,多幅作品被辛亥革命博物馆、中山舰博物馆、中国美术家协会、湖北美术馆等机构和收藏家广为收藏。出版有《九水一墨——谭崇正水墨画集》《当代中国画名家作品集——谭崇正》等个人画集14部。


1465821361776121.png

  谭崇正是新时期颇具个性风采的写实水墨人物画家,他的画,笔法生动,气息酣畅,壮人情怀。无论是人物的造型,还是笔墨的运用,他都运笔自如洒脱,细腻传神,具有其鲜明的态度和风格,特别是他“以水破线、以水破面”的绘画技法在画坛独树一帜。他笔下的水墨人物画,题材多以近代历史人物为主。这些题材的作品没有一丝亮丽的色彩,采用单色,画面繁中求简,只有疏淡,处处体现出“空灵”,每一幅作品给人的印象是烟雨迷蒙、生韵灵动、朦胧神秘如梦如幻。画面中的人物形象,神情与性格心理等方面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不仅丰富了21世纪中国画的人物画廓,而且成为现代水墨人物画领域的代表画家。

4.png

  勤奋练就过硬的绘画本领

  “我对画画情有独钟。”谭崇正说,小的时候,他就开始临《介子园画谱》,由于家里十分贫困,买不起宣纸,就用卫生纸练习,前后共练习了卫生纸300多包,并将《介子园画谱》背了下来。

#p#分页标题#e#


  1983年,他考入阳新师范学校,有一年下大雪,他从宿舍骑车到学校去画石膏像,由于结了很厚的冰,就在他到达学校的时候,路太滑了,他重重地摔了一跤,好几天不能走路,但仍坚持每天临摹到凌晨2点。师范毕业后,谭崇正被分配到阳新县实验小学当美术老师。那时,一有空,他就拜访阳新当地画画高手,其中对他帮助最大的是他父亲的同学,湘鄂赣边区鄂东南革命烈士陵园主任,书画家梁勋学老师,在他毫不保留的传授下,谭崇正的绘画水平取得了飞跃性的进步。

  1992年,谭崇正考入湖北美术学院专科,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他十分勤奋,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经常拿画到市场上去卖,不仅解决了经济上的困难,也锻炼了自己的市场应变能力。毕业后,他先后到广州、深圳、武汉等地打工,做过广告设计,也当过家庭美术老师,还在私人企业教过书,历尽了一个打工者的酸甜苦辣。

  2000年,谭崇正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湖北美术学院本科班。2001年,其作品两次入选中国美协举办的画展,在校内引起轰动。从湖北美术学院毕业后,谭崇正调到湖北师范学院工作。他说,那时,他寻找一切机会拜访名师,观摩高水准的画展,迫使自己去学习,汲取更多的营养,接触更多的名家。

  一个偶然的机会,谭崇正有幸认识了江西省美协主席、著名画家蔡超,这让他喜出望外,他认为是天赐良机;于是,他精心挑选出自己的部分作品,只身来到南昌,蔡超十分感动,对眼前这位充满个性的青年画家十分钦佩,并对其作品认真地进行了点评,让他受益匪浅。

  2006年,谭崇正意外从蔡超那里得知南昌举办“八大山人作品展”后,已是临近下午,离闭展只有几个小时。他花了900元租了一辆出租车,飞速赶到南昌,抓住这一难得的机会,一睹“八大山人”惊世之作。同年,他又得知在上海博物馆举办的一个画展中,有《清明上河图》真迹展出,当他赶到上海博物馆时,观众里里外外挤满了好几层,他好不容易挤到展厅还没来得及欣赏又被挤了出来,让他十分遗憾。之后,该真迹回到北京故宫,他才如愿以偿。他说,只要有学习机会,就决不会放过,更不会计较成本。

  为了真正能够体悟到精妙的艺术,每年寒暑假,谭崇正总是北上北京,南下广东,东至上海,西到甘肃……后来,他又专程到北京,求学于北京凤凰岭书院,拜画家赵建成为师。在学习实践中,谭崇正形成了鲜明的个人艺术特色。


1465821771122485.png

1465821793106460.png

  汲古思贤为历史人物作画

  “画历史人物,可汲古思贤;我崇拜先贤大师们的超然境界,更崇拜他们的朴素与真实。”谭崇正说,他以这样一颗朴素之心,挥洒着东方式的笔墨语言,与艺术大师们进行对话,黄宾虹、吴昌硕、潘天寿三个充满人文魅力的历史名人在他的笔下复活了。

  2014年,由谭崇正创作的作品《墨华氤氲》获得第十二届湖北省美展金奖。在《墨华氤氲》中,谭崇正选择吴昌硕、黄宾虹、潘天寿作为这幅画的切入点;画面中间是左手执蒲扇与右臂交叉胸前,静默端坐在三人南洋藤艺沙发上,自诩田间耕夫的吴昌硕;身后是其门生,低头浅笑望着师尊的潘天寿;画幅左侧站立着长袍反剪双手后背,被誉为“近现代绘画史上一代宗师的崇高地位”的黄宾虹。

#p#分页标题#e#


  这幅画在展览时,潘天寿的儿子——原中央美术学院院长、现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潘公凯看过后,说他的父亲当年就是这个样子。浙江省一个80多岁退休的政协领导看过这幅画后专门写了一封信给谭崇正,信中提到画中的三人他见过其中的黄宾虹和潘天寿两个,确实是画的惟妙惟肖。

  谭崇正说,为画好这幅画,他翻阅过很多历史资料,了解时代背景,揣摩人物性格,可也只找到了一些头像的图片,全身着衣的都不是很理想很难用上,所以衣服不得不另想办法,道具也需要自己来搭配,他找了很多同时期的图片,斟酌了很久才确定下来,每一个道具也都要经得起推敲。其中椅子、茶具、书、花瓶、扇子、茶几等可都不是随便选用的,为了找到符合他们身份的道具,他找了很多图片,仅钟、花瓶、窗子等就找了100多个样式,人物形象、道具、服饰找齐后怎么组合更合理又是一个大难题,看起来好像很简单,其实一点都不简单,想想真是来之不易。

  谭崇正创作的大型历史题材作品《挺进大别山》,这幅历史画卷,是革命先驱战斗风云的生动记录,是威武之师在征途上的浩大场面的缩影。画面中央并肩站着两位伟大的革命家和军事家刘伯承和邓小平,他们举目远眺,表情凝重,似乎在审视眼前严峻的斗争形势,筹划决胜千里的作战方略;同时,从他们从容不迫、镇静自若的神态上,又可以看出这场战争的指挥者有着何等的襟怀和气魄。他们的刚毅和智慧,就像两面迎风招展的旗帜,鼓舞着广大革命战士奋勇向前。

  密集在刘伯承和邓小平身边的是士气高昂的官兵。前面,一架重机枪特别醒目,几个昂首挺胸的士兵抬着它,在画面上显得威武挺拔,它象征着刘邓大军所向披靡的强大战斗力。紧随其后的是神态各异的战士,他们有的神情豪壮,有的英姿飒爽,有的像是久经沙场的老兵,有的似乎是刚刚入伍的初生牛犊。画面不仅反映了战士们性格粗犷的一面,同时也展现了人物心灵深处细腻的一面,那略带有稚气的小士兵,还有那面庞俊秀的女战士,更使画面平添了不少亮色。尽管他们都满脸征尘,但这丝毫掩盖不住他们蓬勃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气概。画面上的人物由近而远,浩浩荡荡,不见尽头,像波澜壮阔的滚滚洪流,显示了刘邓大军的磅礴气势和必胜的信念。

  为了创作这幅长5米,高2.5米的巨作,谭崇正说,他先后收集图片资料达1000多张,并购买了国内所有战争题材的正版光碟作为参考,用了近两年的时间才完成这幅巨作。

  2013年,由李也青、谭崇正、王晓愚共同创作的反映中华文明青铜文化的大型作品《青铜文明》签约《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湖北省仅有三件作品签约。《青铜文明》主要讲述从铜矿的开采到青铜的冶炼再到青铜器的成型,说明中国青铜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


  传统水墨人物画的现代革新

  “对人物画来讲,能否把一个现实的人转化为一个笔墨的人,是一个中国人物画家高低之分很重要的分水岭,也是最难的。谭崇正在这方面看出来一种很好的潜质。我对他是充满信心的,我认为他在不远的将来一定成为一个出色的人物画家。”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艺术委员会主任赵建成说。

  在“浓、淡、干、湿、焦”五色墨中,谭崇正的墨法以“淡”见长,在他的淡墨画中,水的成份往往要大于用墨的含量,或“六水四墨”或“七水三墨”,甚至“八水二墨”、“九水一墨”交替使用。正是因为水多墨少,他的画里面颜色很少,就是在那种无中找有,在没有“五颜六色”中找它的丰富性,其实这个更高级。

  谭崇正的淡墨技巧,主要在于他对水的巧妙掌控上。他运用“以水破面”和“以水破线”的技法,来增强“水”在国画中的作用。这种新绘画语言的运用,使画面展现水彩画般的独特视觉效果。驱线条疾徐以游走,控淡墨聚散于物象,这是谭崇正写意人物画最为直观的笔墨表现形态,如此强烈的个人辨识度,却带来了广泛的关注度,此境况是十分难求的。

  著名画家、艺术理论家周韶华评价:“熔铸古今化自然”。谭崇正的画笔墨风骨在先,书卷气息随后,寓文人情怀于笔墨状采,淡墨飘散于纸上,淑女含情于簾后,无论是农家少女还是大家闺秀,无不内秀深涵,外华彰著。他的画作绝少施色,不劳妆点而容华格定,虽未铅黛饰容则有盼倩淑姿,清纯、文静、平和、透明也许正是他所要表达的了。

  湖北省美术院院长董继宁认为,谭崇正为了抒发自己的情感,他在材料研究上是下了一番功夫的,找到了一个能够抒发自己情感和体现自己修养的一种方式。谭崇正的作品善于通过人物造型、乐器、花卉、椅凳、团扇、渔篓等,来传达中国文化的悠远意韵。在他作品表现的纷繁意象之外,作品透露着浓浓的怀旧气氛和对传统文化精神的崇尚。对于传统文化精神的抒写,和对怀旧的艺术情愫的追求,使观画的过程令人颇有兴味。

  谭崇正说,他在绘画这条道路上行走了30多年,这种风格的形成其实只有10多年,也是偶然发现并逐渐完善的。20多年前,当他看到吴山明老师的画,感觉特别好,吴山明用的宿墨法十分独特,他很感兴趣。

  2006年,谭崇正去杭州中国美院拜访吴山明时,他的这种绘画语言就已经形成,他将带去的作品拿给吴山明看,吴山明很感兴趣,毫无顾忌的当着众人用舌头舔了舔没有装裱的画,确认是生宣纸所画后,问谭崇正是怎么画的,谭崇正笑着回答:“研究了您的绘画18年,您怎么画的我就是怎么画的”。其实,谭崇正和他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主要体现在谭崇正用的是胶墨而吴山明用的是宿墨。

  这种没有颜色的纯水墨语言看着很容易,但是要熟练驾驭它却是很难的。水墨上色的传统技法谭崇正画了有20多年,像黄胄、刘国辉等先生那种传统的绘画风格谭崇正是下过很大的功夫的。蒋兆和、王子武、杨之光等的写实人物画,谭崇正更是情有独钟,拿着他们的画册更是一幅也不放过,整本整本的临摹;但自从他发现现在用的这种表现形式以后,他就毫不犹豫的放弃了颜色和一部分传统人物画的表现方法,坚持现代人物画语言的探索。尽管作品最初不被人接受,市场也不认可,但他还是一意孤行的坚持了下来,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他今天的绘画风格。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著名美术史论家刘曦林高度赞赏谭崇正的水墨人物画,称其作品“水墨雅淡,自有神来”。

#p#分页标题#e#


  水墨人物画走俏艺术品市场

  尽管谭崇正在画坛早已有了一定的名气和影响力,但他平时为人却十分低调,所以在书画圈外真正了解和认识谭崇正的人并不多,不过这并没有影响到书画收藏投资者对其水墨人物画的追捧。

  早在2009年,谭崇正的一幅作四平尺的水墨人物画作品就被一位国外的藏家以4000美元买走。回忆那次卖画经历,谭崇正告诉记者,当时是在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一次展览上,一位外国友人在观展之后,找到他并表示愿意收藏他的这幅水墨人物画。“我当时根本没有想到卖画,看到那位外国朋友那么真诚,就让他随便出个价,结果那位外国友人给了我4000美元。”谭崇正说,当时4000美元折合人民币是30000多元,差不多是当时普通工人一年的工资收入,这让他感到十分意外。

  在这之后,随着谭崇正的水墨人物画逐渐亮相国内的的各大美展,以及他先后加入湖北省美协和中国美协,谭崇正在画坛的名气也迅速扩散,一些书画收藏投资者便开始主动上门向谭崇正求画。而随着谭崇正的水墨人物画逐渐走俏艺术品市场,他的水墨人物画价格也是一路走高。

  谭崇正说,近年来,一些看好他的水墨人物画升值空间和市场走势的书画投资机构和画廊更是主动寻求与他合作。目前,在武汉的书画市场上,他的水墨人物画价格已达到每平尺5000余元,这一价格与10年前相比,已经有了10多倍的升值。这足以证明他的水墨人物画得到了专家的高度肯定和市场的广泛认可。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