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咸宁网站>房产资讯
高杠杆加剧房地产风险
2018-01-21 10:50:05   来源:解放日报

我们以为今天的财富净值足够养老,其实今天持有的财富净资产很可能有50%或者更多是虚幻的,是未来不能发挥养老功能的。这就是“财富幻觉”的含义。它是人口代际失衡造成的,也折射了老龄化社会危机的隐患。简单来说,老年人安享晚年需要的养老产品和服务,不取决于持有多少物质财富,而取决于年轻一代或两代人的剩余产品生产能力

“资产荒”背后是“好企业荒”。资源错配造成产能过剩和企业盈利能力大幅度下降。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甚至负利率,引发通货膨胀焦虑。家庭期望以实物资产来抵抗未来通胀,商业银行则认为房地产抵押贷款是最安全的金融资产。这使得一、二线城市的土地和房屋成为众人追逐的好资产,引起房价暴涨,将会给大部分家庭和金融机构带来难以规避的系统性风险

改革开放以来,财富积累可视为一个重要的时代特征,成为人们从事各项经济活动的基本动力。那么,对于亿万家庭而言,财富的本质和功能是什么呢?国民财富结构对家庭和社会有什么意义和影响?财富结构与人口结构、与社会经济体制是什么关系?今天,我希望通过引入“财富幻觉”概念对这些问题予以分析,给个人家庭的财富管理,也给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我们的宏观经济学教科书中,有一个理论叫做“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这个理论比较简单,但意义还是蛮深刻的。它的基本原理可以用一个平面图上的两条线来表示,其中一条随着年龄的增长向右上方倾斜,并在退休这一年垂直向下。它表示我们一生中的工作收入随年龄和资历的增进而上升、退休后不再有工作收入或者退休收入很少从而不足以支付日常开销的变化态势。这应该是一个全球普遍适用的规律。

那么,人们如何选择自己的消费模式,以便实现收入约束条件下在世人生的福利最大化呢?生命周期消费理论认为,给家庭和个人带来在世人生福利最大化的消费模式就是长期平稳的消费水平。这是因为,人们的客观消费需要是相对稳定的。消费大幅度增加时,增量消费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消费大幅度减少,则人们的痛苦程度会递增。人们在消费决策时先要做三件事:首先需要算出个人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收入大概是多少;然后给自己设定一个预期的寿命;最后是做一个决策,也就是打算给子女留多少遗产。假设一生可赚取1000万元,给子女留200万元,剩下的收入总额除以预期寿命就得到每年可以开销的消费支出。


高杠杆加剧房地产风险

经济学对储蓄的严格定义是,消费者当年可支配收入减去当年的全部消费支出后的剩余部分。这相当于传统农业社会农民家庭吃过、用过并扣除明年播种后的“余粮”。因此,社会储蓄就是一国当年总产出扣除消费后的剩余产品。财富则是在某一时点上以往历年储蓄的加总,用货币表示的话,就是个人或家庭的净资产总价值。现金、金融资产、住宅等非生产性资产和工厂、生产工具等生产性资产,一起构成财富的四大持有形式。

人们还清债务后到退休这段时间的储蓄积累,形成个人或家庭的财富。我在多次讲授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后悟出,财富本质上是我们壮年期剩余产品生产能力向老年期消费能力转化的载体,其主要功能就是养老。在给学生上课时,我曾问过他们,什么是财富?有同学无法直接给出财富定义,就说“财富是身外之物”。这个说法只有很小一部分成分是对的。超出养老所需的部分对个人而言确为身外之物,对自身福利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但对大多数普通老百姓而言,财富的多寡对他们老年期的福利状态还是至关重要的。

怎样做好财富储存和增值

再讨论一下财富的储存形式。财富的储存可以有三种方式:

一是直接保有具有使用价值的耐用消费品,如住房、家用电器等可以提供消费服务的耐用品或实物资产。

二是老一代人把他的储蓄借给年轻一代人用于消费,并且由年轻人未来创造的超出自身消费需要的剩余产品,来偿还给老一代用于养老消费。这是以信用为基础实现的剩余产品代际跨期交易。代际的跨期交易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由银行作中介,表现为壮年家庭和年轻家庭在银行的存款和借款。存款凭证即为老年一代对年轻一代剩余产品的索取权,贷款合约则为年轻一代的偿债义务。另外一种是父母和子女之间的资助关系。父母给子女支付住宅购买时的首付款,而子女则有赡养父母、照顾父母老年生活的义务和默契。

三是将储蓄存入银行、购买理财产品或投资基金、股票等方式。通过金融中介将储蓄转给企业,由其代理进行生产性投资,以增加未来消费品和消费服务的生产能力,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并确保在未来需要套现时有足够的养老产品和服务可供购买和消费。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