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旅游
旅游产业 实现转型跨越发展
2016-08-28 22:23:24   来源:十堰晚报   分享:
0

武当山景区每到节假日游人如织。图/记者 张建波

去年,全市乡村旅游接待游客突破1200万人次。 图/记者 张建波

  2006年,十堰旅游总收入28.01亿元,2015年涨至299.8亿元;2006年,武当山古建筑群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十堰,一个人人称道的地方”已享誉全球;2006年,游客来十堰只能坐汽车和火车,2016年十堰飞往全国的航线达十几条……十堰旅游翻天覆地的变化,外来游客充满艳羡与惊叹的赞美,无不见证了10年间十堰旅游如蛹破茧,羽化成蝶的大蜕变。

  旅游总收入10年增加10倍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10年不过是弹指一瞬。而我市旅游发展这10年,却在每一个十堰人的生活历程中,打下了无法磨灭的印记。“上升”、“增加”,是最能体现十堰旅游10年发展的关键词。从2006年到2015年,我市接待游客人次由666.2万涨至4010万,旅游总收入由28.01亿元涨至299.8亿元,增加了10倍。

  2008年,市委、市政府确立了发挥十堰大山、大水、大人文优势,以武当山为龙头,以太极湖为引擎,以“三区三线”为基本框架,努力打造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核心板块和重要支撑,把旅游业培育成我市第二大支柱产业。同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的决定》,将旅游专项资金由原来的每年400余万元增加到2000万元,并按一定比例逐年增加。

  2009年,制定了《十堰市旅游奖励暂行办法》,至今奖励资金已达2000多万元。相继完成了武当山核心景区改造升级等一批重点工程,景区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2010年,我市发行了旅游“一卡通”,成为全省率先推行“一卡通”的城市。

  2011年,武当山升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13年,十堰市提出“外修生态、内修人文”发展理念,并将“外修生态、内修人文”确立为重大方略。

  2015年,武当太极湖度假区入选全国首批17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全省唯一。

  2016年4月15日,全市旅游扶贫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现场会召开,对全市乡村旅游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行总体部署,提出以脱贫攻坚为统领,念好“山”字经,做足“水”文章,打好生态牌、人文牌、扶贫牌,外修生态、内修人文,着力建设全域风景区、全域旅游区、全域生态区,促进全面小康社会早日实现。

  旅游发展不断提档升级

  在井喷式的发展背后,是十堰旅游的不断自我进化。

  10年中,旅游行业创建如火如荼。成功创建湖北旅游强县2个、湖北旅游名镇3个、湖北旅游名村8个;4A级以上景区20家,A级景区总数达57家,全省第一。

  10年中,旅游大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太极湖、郧阳岛、子胥湖等项目群的拉动效应日益显著。成功引进万达集团、乐门集团等知名企业进驻十堰。预计2016年全年旅游项目投资将达到60亿元,规模以上旅游企业达到350家。

  10年中,旅游行业品质稳步提升,从2014年开始,十堰被纳入全省智慧旅游试点城市,借助互联网新技术、电脑云数据平台打造的智慧旅游,为越来越多的游客提供了便利。十堰先后投资1000多万元,推进十堰智慧旅游“1234”工程,推出“游十堰”APP、十堰旅游官方微信等订制产品。

  10年中,旅游产业空间不断拓展,乡村游、休闲游、度假游、体验游、武当养生旅游、水上旅游等旅游新业态风生水起。十堰先后举办第三、四届世界传统武术节和武当国际旅游节,武当大兴600年,南水北调中线源头丹江口水文化节等重大节事宣传活动。

  10年中,“仙山、秀水、汽车城”三张名片叫响全国。在央视及北京、西安等地电视台和凤凰网、新浪网等主流媒体开展形象宣传,武当山形象展示片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和香港大公报LED滚动播出,“问道武当山,养生太极湖”主题宣传响彻全球。

  乡村旅游从业人数达10万

  10年来,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游客的不断增长,助推了十堰乡村旅游的兴起。十堰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和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的政治使命要求,提出“外修生态、内修人文”重大发展方略,依托“仙山、秀水、汽车城”三张名片,深度挖掘乡村旅游资源,着力打造全域景区,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农民主体”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走出了乡村旅游带动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目前,十堰有国家金牌农家乐达到40家,建设各类乡村旅游示范点80多个,农家乐经营户2000多家,其中星级农家乐678家,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达10万。去年,全市乡村旅游接待游客突破1200万人次,实现乡村旅游收入60亿元,带动约4万人脱贫。

  8月7日中午12时许,樱桃沟迎来了一天中最热闹、最忙碌的时刻。门外的停车场里同时停着十余辆自驾车,山路上的游客熙熙攘攘。

  “我家今年收入至少20万元。”10年前,郧阳区樱桃沟村村民朱德有没想过会有现在的生活。他在镇上开小吃店,仅仅维持一家人的日常开销。2008年,村里发展乡村旅游后,他花了60万元整修自家房屋,收拾出8间包房,开起了农家乐。“旺季时,先来的客人没吃完,后面的排队等桌子。”妻子王启平说,她和老伴忙不过来,今年把在外打工的儿子儿媳都叫回来了。

  吃上旅游饭的东沟村,由曾经的贫困村一跃成为茅塔乡的“首富村”。村民或开农家乐、卖山货,或在景区务工领工资,悠然自得。20岁的农村女孩张晓,在高中毕业后就没有继续上学,因年纪小,外出打工一直不太如意。现如今她是东沟一家农家乐的服务员,每个月的收入已能保证她经济独立,还能给父母一些生活费。对于现在的工作,张晓很满意,她说:“这样不出远门也能赚到钱的差事,还真舒服。”

  大旅游格局基本形成

  近年来,我市旅游改革创新全面深化,全市旅游产品开发模式实现由单一观光型向观光、休闲、度假多元复合型转变;旅游经营模式由“武当山一主独大”的单一形式向“山、水、城”综合品牌转变;旅游效益增长模式由单一门票旅游向吃、住、行、购、娱的综合产业经济转变;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由单一旅游行业向旅游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转变。

  交通建设方面,今年2月5日,武当山机场正式通航,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西安、杭州、昆明等航线的相继开通,形成十堰与国内主要国际机场之间的3小时航空网。这将进一步“拉近”十堰与国际国内高端客源市场的“距离”,有效拓展国际国内中远程客源市场,同时改变当前武当山游客以“一日游”、“两日游”为主的局面,延长游客在我市的停留时间,提高人均消费数量,拉动旅游经济快速增长。

  此外,建成了十白、郧十、十房、谷竹4条高速358公里,实现了100%县市区通达高速公路的目标。环库生态旅游公路是连接丹江口库区汉江沿岸丹江口市、郧阳区、郧西县、武当山特区4个县市区17个主要乡镇的环形骨架公路网,全长429公里,总投资38.83亿元。目前,80%的环库区生态旅游公路已完工并通车。这些都为游客来十堰旅游,提供了更快捷方便的出行方式和愉悦的旅游享受。

  十堰旅游业已进入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依托大山大水大人文,打好武当牌、生态牌、水源牌,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主线,以城郊游憩带乡村游为突破口,以智慧旅游建设为抓手,推进项目建设,深化区域合作,壮大市场主体,优化发展环境,提升游客满意度。目前,“山水城互动、文旅农互融、各要素配套”的十堰大旅游发展格局已基本形成。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