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苹果黑粉们经常会说,苹果公司之所以获得巨大成功,与其说是科技革新的成果,倒不如说是营销手段取胜。也许这一说法是对的,不管业界赋予乔布斯何种头衔,他首先是一名完美的推销员。或许倒退到2007年,初代iPhone不愁销量,但是这与乔布斯在发布会上的传奇般的推销活动也是分不开的。
但是时代在变化。在智能手机创新似乎已处于停滞时期的今日,谷歌、微软和Facebook这些全球科技巨头都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领域加大砝码,积极研发更加智能和个性化的应用软件和设备。这一举措对于该行业来说是及其重要且必要的一步。得益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家庭语音助手以及其它新发明,我们可以比过去收集更多的数据。人工智能的巨大前景在于为业界提供一种渠道,来过滤干扰之音,并准确地找到人们所需要的东西,明确人们需要的时机以及人们使用的设备种类。
因此,当万众期待的iPhone 7发布会已进入倒计时时,这意味着库克时代的苹果公司正在面临一项特有且空前的营销挑战,因为这款iPhone 7相对与iPhone 6S来说,并无显著的技术改进。硬件并无新奇之处,这意味着苹果得向公众证明其软件和谷歌日趋改进的Android系统的区别所在。这也就是说,苹果要证明即将面世的iOS 10 操作系统有能力与新的机器学习趋势相抗衡且能够使iPhone实现整体智能化。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将向用户推销这种非实体的软件产品?或许更重要的是,如何在公众都确信苹果已在国际市场处于落后地位的现状下解决这个问题?谷歌一次次更新安卓版本,紧咬着苹果不放,在这种情况下,上述问题已成为苹果亟待解决的问题。
媒体声势
对于苹果公司而言,危机是双重的。
首先,华尔街担心苹果已达到其销售巅峰,即将走下坡路。其次,消费者和分析学家都担心也已达到顶峰,因其连续几年推出类似的iPhone版本,且像Apple Watch和iPad Pro这样的新产品也没能在市场上掀起多大波澜。
这也是苹果公司公关部门与提姆•库克、艾迪•库伊以及菲尔•席勒等高管在8月份频繁接受多家媒体采访的原因所在。在每次采访中,虽然内容有所不同,但传达的信息都是一致的,即如果你们认为苹果公司已经辉煌不再,那不妨再认真考虑一下。言下之意即,在诸如机器学习之类的新技术方面,苹果并不落后。
相反,苹果高管解释,“苹果大脑”的确存在于每一部iPhone和iPad之中,这些大脑能够学习用户的行为。不过,苹果只是将这些看作是工作中的一种体验而已,并非完全的革新。
苹果高级副总裁菲尔•席勒表示:“最终代表苹果的还是技术,这种技术一直伴随着苹果的进步,而且也贯穿在苹果打造产品的方式之中。”对苹果投资者和消费者传达的信息就是:“我们仍处于机器学习技术的前沿,但即使我们不是,那也没有问题,因为我们依然是‘苹果’,我们也依然能够打造出最好的产品。”
Siri解决方案
某种程度上来讲,苹果步入了正确轨道。
投资者和普通消费者不会过多关注幕后的技术,他们更喜欢全新华丽的体验。的确,对于苹果与微软、谷歌、Facebook、亚马逊等公司而言,都是如此。但是,这一点进一步强调了销售机器学习技术打造的产品仍可能面临困难。
从技术角度来说,这项新技术打造出来的炫酷产品(如更好的应用推荐、照片脸部识别、语音识防伪和安全等)的确漂亮实用,但是这些产品一旦不为用户所用,很快就会成为明日黄花。这也是人们从苹果公司听到大量关于Siri语音助手以及其在iOS 10操作系统中的全新智能化的原因。苹果公司一直强调的一点就是,这是我们没有在机器学习方面落后于他人的证据,这是人们可以每天使用的、能让生活更好的东西。
鉴于有调查显示,70%的iPhone用户偶尔或几乎不使用Siri,改进后的Siri能否扭转用户的行为,这还需拭目以待。然而,Siri能否赢得全球用户的青睐,这个问题并不重要。Siri凭借其全新的智能化,已经成为所谓“苹果大脑”真正意义上的“吉祥物”,且其表现已大大超过此前。即使还不是最好的或者最有用的功能,但Siri已成为机器学习技术最切实的体现。除Siri外,微软的Cortana、亚马逊的Alexa以及即将到来的谷歌助手都是具备相同元素的语音助手。
因此,当苹果公司开始宣称Siri比其它智能助手更好的话,不要感到大惊小怪。且当微软、谷歌和亚马逊都反击苹果的时候,也无需惊讶。因为,这些公司想证明的无非就是谁的产品最智能、最人工化或在其它方面最具创新。(李宗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