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科技
武汉,千帆竞渡奔“创新”
2018-01-21 19:48:22   来源:未知   分享:
0

5月27日,在武汉国家地理信息产业基地,冉崇国说:武汉的创新环境越来越好,我希望成为武汉的马云。

  冉崇国从武汉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去广州创业,如今在广州、成都已拥有好几家自己的公司。2013年,他决定回武汉投资创建中国最大的时空信息云平台。

  记者梳理发现,“创新”已成为武汉时下最热门的话题!

  全面创新改革热潮涌动

  去年7月,武汉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全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动员大会提出了武汉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总体思路和举措。

  湖北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阮成发说 “武汉绝不能输,输了就输掉了未来!”武汉市委市政府号召全市上下立即行动起来,汇聚全武汉地方创新力量,激发全市人民创新创业激情,用最大热情、最好资源、最优政策、最多投入,全方位、全体系、全领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

  武汉密集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全面创新改革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意见》等政策文件。

  6月10日,武汉获批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7月23日,武汉城市圈获批国家首个科技金融改革创新专试验区;9月8日,武汉入列全国8大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

  2015年,全市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实现重大突破,前资助的资金比例降至资金总额的20%以下,更多采用贷款信用保障、研发投入补助、科技创新券、青桐基金等后补助、后奖励、风险补偿和基金支持方式,有效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武汉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热潮涌动!

  “十三五”武汉将全面实施产业创新能力倍增计划,实现发展动力和产业结构双升级。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基本建成世界一流科技园区,创新创业生态环境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9万亿元,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为确保2021年经济总量实现万亿倍增夯实基础。

  城市合伙人计划聚集产业人才

  3月30日,武汉市为首批“城市合伙人”代表颁发了证书和人才服务绿卡。来自全球各地的60名高精尖人才携手武汉,成为武汉市首批“城市合伙人”。

  武汉是中部地区科教与智力资源最密集的地区。截至2015年底,武汉地区人才总量达到220.4万人。全市共有84所高校,在校学生超过120万人,总量位居全球城市第一。

  为鼓励武汉大学生像硅谷的年轻人一样,自由发挥创意和智慧,到科技企业孵化器创业,2013年武汉市通过实施“青桐计划”、创办“青桐汇”、建立“青桐学院”三部曲,为创业学子打造了一座创新创业的“梦工厂”。

  通过搭建创新创业项目、资金、信息、人才、导师全要素对接平台,累计举办青桐汇37期,开展路演活动 738场,570个大学生创业项目通过路演推介创业项目,吸引天使投资机构600余人次现场对接项目,帮助“卷皮网”、“车来了”、“猎隼无人机”等众多优秀创业项目成功融资15.5亿元。

  “十二五”期间,武汉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增长率保持近20%,2015年达7700亿元,增幅14.5%,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过百亿的企业达11家。《武汉制造 2025行动纲要》,到2020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 1.65万亿元。

  武汉产业创新能力倍增计划,以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等三大领域为核心,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五链统筹的产业创新生态体系。

  2015年,武汉向海内外英才发出了来当武汉“城市合伙人”邀请函,正式启动了“城市合伙人计划。”

  “十三五”武汉将创新“城市合伙人”服务机制,经认定的“城市合伙人”将实行“一张绿卡全程服务”。制定了“3个10条”政策清单,产业领军人才来汉创新创业,最高给予一次性 200万元的奖励补贴,对武汉市产业发展急需、能够带来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产业领军人才项目,最高给予1亿元资金资助。

  计划用5年时间,重点在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引进聚集10名国内外顶尖人才、1000名产业领军人才以及100名知名创业投资人、1000名各类天使投资人,培育集聚20万名青年研发创业人才,带动形成100万产业大军。

  为吸引大量海内外英才创新创业,武汉“十三五”发展纲要提出:一方面要努力把武汉建设成全国最具影响力的产业人才聚集地,另一方面也要打造创业投资高度活跃的“天使之城”。推动科技和金融深度融合。积极引进培育天使投资人,设立天使投资母基金,发展壮大天使投资人队伍。支持创业投资机构在武汉开展创业投资。此外,武汉将支持“草根天使”众筹融资,探索开展股权众筹融资服务试点。

  目前,武汉已引进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4000多名,全市财政投入超过12亿元。

  “创谷”引领全面优化“双创”服务

  武汉曾是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发源地。现拥有各类孵化器217家,在孵企业近9000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25家,数量居全国前列。全市已建和在建的众创空间达108家,服务场地总面积13.9万平方米。其中,国家级14家,居全国前列。

  去年新增科技企业孵化器面积100万平方米,全市孵化场地面积从“十二五”初期的220万平方米发展到920多万平方米。今年,全市孵化场地总面积有望突破1000万平方米。

  为谋划建设全市创新园区“升级版”,武汉市召开专题会议,市委书记阮成发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创新生态的形成,比喻为创新型城市的“两翼”,“没有生态,产业难以持久和支撑,没有产业,生态也只是低水平的‘热闹’。”必须打造创新园区“升级版”,实现创新空间环境的优化、企业服务内容的拓展、全链条机制的完善等“内外兼修”的全面升级。

  “创谷”是被重新定义的创新创业园区——小于开发区、大于孵化器,靠山近水,生态、生产、生活“三生”融合,形成创新创业者工作、生活、娱乐的“活力社区”,以主导产业为标杆导引,吸引全国乃至全球有着共同追求和梦想的创新创业人才在此大量集聚,共同抢占产业发展前沿,引领武汉产业转型升级。

  武汉市科技局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已启动“联想星空·智慧谷”“南太子湖创新谷”2个“创谷”。近期还将陆续启动“汉江湾·云谷”、“龙阳湖健康谷”、“江夏阳光创谷”、“金银潭梦想特区”、“光谷移动互联创谷”、“阳逻智港”、“幸福创新生态半岛”等7家“创谷”建设。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建设10个以上“创谷”。

  它们涵盖大数据、智慧健康、智能控制、无线互联网、互联网+循环产业等产业细分领域,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超过400亿元。

  据权威私募股权投资研究机构——清科研究中心报告,我国已形成“北京、上海、深圳+武汉、成都”这样一个“3+2”的双创格局,武汉占据一席。

  武汉“城市合伙人”和“创谷”这两大计划,把创新创业者的痛点变成了政策供给着力点。随着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武汉市政府的科技工作也正朝着创新服务转变。只有让创新要素自由流动,让创新人才在优质城市环境中成长,武汉才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抢占有利地位。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