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科技
神舟十六号乘组帅气亮相!
2023-05-30 06:56:39   来源:人民网

5月29日,神舟十六号乘组与中外媒体记者集体见面会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举行。指令长景海鹏、航天飞行工程师朱杨柱、载荷专家桂海潮分别回答记者提问。

每天600个俯卧撑,57岁景海鹏:十分渴望再上太空

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将是航天员景海鹏第四次飞天。为保持随时出征太空的最佳状态,景海鹏几乎从未在晚上12点前睡过觉,周末也几乎无休,每天坚持600个俯卧撑、600个仰卧起坐、上千次跳绳……他说,十分渴望再上太空!

从大学老师到飞天战士,朱杨柱:感谢千千万万的航天工作者

在见面会上,朱杨柱说:“2021年初,我们三批18名战友光荣地加入了航天员队伍。这两年多来,我从一名普通的大学老师成长为一名飞天战士,这是事业成就的,更是时代哺育的。感谢千千万万的航天工作者,是你们的无私奉献和默默托举,铸就了伟大的航天梦想。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我深深地为我们伟大的祖国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梦想成真,桂海潮:报道中的英雄,成了任务中的战友

桂海潮在见面会上表示:“以前,‘航天员’这三个字对我来说既神圣又遥远,我也曾经梦想着有一天能把自己热爱的科研工作搬到太空去。2018年当得知我国要选拔首批载荷专家,我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入队后,过去只能在报道中看到的各位英雄,成了训练场上的师父、运动场上的队友、生活中的朋友、任务中的战友,我们在一起的时间远远超过了家人。航天员大队门口的‘祖国利益高于一切’八个大字,每天送我们训练,又迎我们归队,它时刻激励着我们刻苦训练,为祖国的载人航天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现场。人民网记者 翁奇羽 摄

5月29日9时,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召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介绍了本次任务的相关情况。

此次任务主要目的

此次任务是载人航天工程今年的第二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工程首个载人飞行任务,任务主要目的为:完成与神舟十五号乘组在轨轮换,驻留约5个月,开展空间科学与应用载荷在轨实(试)验,实施航天员出舱活动及货物气闸舱出舱,进行舱外载荷安装及空间站维护维修等任务。

按计划,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入轨后,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形成三舱三船组合体。在轨驻留期间,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将迎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来访对接,计划于今年11月返回东风着陆场。

神舟十六号乘组的特点——“全”“新”“多”

相比以往乘组,神舟十六号乘组的特点可以用“全”“新”“多”三个字来概括:

一是“全”,首次包含了“航天驾驶员、航天飞行工程师、载荷专家”3个航天员类型;

二是“新”,第三批航天员首次执行飞行任务,也是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的首次飞行;

三是“多”,航天员景海鹏是第四次执行飞行任务,将成为中国目前为止“飞天”次数最多的航天员。

未来空间站基本构型将由“T”字型升级为“十”字型

为进一步支持在轨科学实验、为航天员的工作和生活创造更好的条件,将适时发射扩展舱段,将空间站基本构型由“T”字型升级为“十”字型。

第三批航天员完成选拔,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已启动

第三批航天员于2020年9月完成选拔,包括7名航天驾驶员、7名航天飞行工程师、4名载荷专家。未来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新人”入选飞行乘组,接续执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

为满足载人航天工程后续任务需要,中国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已于2022年全面启动,按照初选、复选、定选三个阶段组织实施,计划选拔12至14名预备航天员,包括航天驾驶员、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三类,并首次在港澳地区选拔载荷专家。

中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已启动实施

近期,中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已启动实施,总的目标是: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开展月球科学考察及相关技术试验,突破掌握载人地月往返、月面短期驻留、人机联合探测等关键技术,完成“登、巡、采、研、回”等多重任务,形成独立自主的载人月球探测能力,将推动载人航天技术由近地走向深空的跨越式发展,深化人类对月球和太阳系起源与演化的认识,为月球科学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入选乘组后1至1.5年,可再次执行飞行任务

执行长期在轨飞行任务的航天员返回地面后,通常需要六个月左右的时间进行飞行后的身体状态恢复,经评估满足条件后,航天员就可以转入正常的工作和训练状态,参与下一轮飞行乘组选拔。入选后一般经过1至1.5年左右的训练,即可再次执行飞行任务。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