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荆门网站>专题资讯
强化防汛责任 推进灾后重建
2018-01-21 10:41:33   来源:荆门晚报

1.jpg

图为7月初,屈家岭管理区何集办事处组织群众防汛救灾。

2.jpg

图为7月21日,省民政厅领导在京山县永隆镇查看灾情。

3.jpg

图为7月3日,市政协副主席、民政局局长丁萍陪同省政府第四工作组领导看望安置点群众。

  受厄尔尼诺影响,今年入梅以来,荆门市分别于6月30日至7月4日、7月18日至20日两次遭受强降雨袭击,全市7个县(市、区)不同程度受灾。

  灾害面前,全市民政部门立足于早、着眼于实、落实于细,全力保障受灾群众“五有”(有饭吃、有衣穿、有临时住处、有干净水喝,有病能得到及时医治),推进灾后生产恢复重建。

  梅雨期六轮强降雨 荆门市严重受灾

  今年1月1日至8月1日,荆门站降水量1176.6毫米,较历年同期(601毫米)偏多九成。

  其中,6月18日入梅,至7月21日出梅,荆门市遭遇大范围强降雨,降雨强度大、时间长、范围广、频次高。特别是7月18日至20日,荆门市遭受第六轮强降雨,强降雨区域主要集中在沙洋黄荡湖和天门河流域,全市有105站超过100毫米,66站超过250毫米,28站超过400毫米。沙洋马良站880.8毫米,突破我省历史极值;天门河长滩站最大24小时、最大3天降雨量499.5毫米、619.5毫米。

  由此造成全市受灾人口137.2万人次,农作物受灾面积190.1万亩,其中成灾91.3万亩、绝收50.6万亩;紧急转移安置17.6万人,其中集中安置2.08万人、分散安置15.52万人;倒塌房屋887户2201间、严重损坏房屋9551户28964间、一般损坏房屋10987户32299间;直接经济损失超过63亿元。

  积极筹措救灾款物 妥善安置受灾群众

  灾害发生后,全市党政军民汇聚一线,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昼夜奋战,夺取了防汛抗灾的初步胜利。

  当前,荆门市梅雨季节已过去,汛情稍有缓解,但受灾群众安置、灾后生产自救、防暑和疫情防治等任务依然繁重。7月25日,荆门市召开市委七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半年经济工作会议,会上,市委书记别必雄、市长张依涛专门对抗灾救灾工作进行再部署,要求把受灾群众生活保障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做好防高温、防中暑、防疫情工作,迅速开展生产自救和灾后重建工作。会后,以市政府办名义印发了《关于认真做好灾后重建及受灾群众生活安排的通知》,并从各部办委局抽调精干力量,组建54个工作组常驻受灾严重的乡镇指导受灾群众生活安置和灾后重建工作。市民政局也及时出台《关于部署灾后重建及受灾群众生活安排的工作方案》,迅速落实各项救助措施。

  在转移安置群众基本生活方面,全市最高峰时,转移安置17.6万人,其中集中安置2.08万人,设立集中安置点57个。目前,全市设有5个灾民集中安置点(屈家岭管理区长滩办事处安置点、五三高中安置点、五三一中安置点、何集小学安置点、金色农谷安置点),安置受灾群众403人。各级民政部门严格执行国家自然灾害救助政策,对集中安置的受灾群众,按每人每天20元、最长不超过15天的标准统筹安排,由镇民政室制订方案,将生活费、日常用品费用、住宿费、降温费列出预算,报乡镇党委主要负责人审批,由镇财管所按方案落实;对灾后应急期间投亲靠友无力克服吃、穿、住、医等临时生活困难的分散安置的受灾群众,按每人每天15元、最长不超过15天的标准发放应急救助资金,由民政室核实分散安置人口,建立台账,乡镇党委主要负责人审批,由镇财管所将资金打到个人账户。

  在筹措救灾款物方面,目前,全市已争取上级自然灾害救助资金1430万元,紧急调拨救灾物资26000多件。同时,民政部门以各级慈善会为依托,积极组织开展慈善捐赠活动。8月1日,市“四大家”领导举行了集中捐赠活动,市慈善总会联合市有关部门圆满举办了“风雨同舟 大爱荆门”2016年荆门市抗洪赈灾义演,各县(市、区)也分别组织开展了慈善义演等活动。眼下,仅市直就接受慈善捐赠5072.2万元。

  加大救助资金投入 开展倒房恢复重建

  下一步,市民政局严格按照政策规定,对因灾紧急转移安置等临时生活困难需应急生活救助、过渡性生活救助和因灾倒房需恢复重建等情况逐村逐户核查,分项、分类建立受灾群众需救灾台账,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市、县两级民政部门还将派出工作组,督办检查辖区受灾群众生活救助政策落实情况。

  同时,继续抓好受灾群众生活保障。严格执行国家自然灾害救助政策,妥善安排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做好现存5个灾民集中安置点的“三防”工作。工作中,坚持“专款专用、专物专用”,上级下拨的各类救灾物资必须用于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救灾帐篷等可回收物资使用结束后,及时组织回收并维护整理,杜绝流入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市民政局将进一步落实地方政府责任,加大本级救助资金投入,统筹解决受灾群众生活困难,严格按照民主评议、登记造册、张榜公布、公开发放的要求,通过“户报、村评、乡审、县定”四个步骤确定救助对象,做到账实相符、账账相符。

  针对倒房恢复重建,民政部门将落实建房资金,认真核实重建户户数,切实做到不虚报,不重报,不少报,确保9月1日前全部开工建设。(记者 杨涛 通讯员 许欣欣 陈宇捷 焦三林)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