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政部门作为政府的“钱袋子”,一年花了多少钱?钱都用在了哪些地方?11月3日,州财政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今年前三季度财政收支情况。前三季度,全州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39.7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民生支出完成194.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支35.2亿元,增长22.1%,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到81%。
面对经济下行、结构性减税等因素带来的增收压力,下一步,全州财政部门将强化收入督查调度,全力冲刺全年收入目标任务;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坚持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保州委州政府重点项目,压减“三公”经费支出。
194亿元用于民生支出
今年,我州财政积极服务民生,持续加大民生投入。今年前三季度,全州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39.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9%。其中,民生支出194.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1%,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到81%。
全州教育支出44.9亿元,增长19.4%。其中,支持中小学、学前教育等普通教育发展支出38.6亿元,增支6.9亿元,支持职业教育发展支出3.2亿元,增支6800万元。科学技术支出1.8亿元,增长3%。
支持社保和医疗体系建设。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6.9亿元,增长24.2%;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28.1亿元,增长17.3%。2016年,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标准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提标: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从之前的4440元/人年、2300元/人年调整到5040元/人年、3200元/人年;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标准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从之前的3300元/人年、2500元/人年分别调整到5100元/人年、5100元/人年,从2016年4月1日起执行。
推进城乡建设发展。全州城乡社区支出9亿元,增长60.9%,其中,城乡社区公共设施和城乡社区环境卫生方面增支1.7亿元。
支农投入有增无减。农林水支出36.8亿元,同比增长50.9%,重点用于实施整村推进、开发式扶贫,实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推进茶叶、畜牧、魔芋、水果、药材、烟草基地建设和品牌建设。积极发挥农业综合开发优势,共申报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62个,财政资金2.6亿元,用于支持建设高标准农田,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加大保障性住房投入力度。住房保障支出7.4亿元,增长32.6%,其中,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投入2.4亿元。
172亿元助力精准扶贫
当前,精准扶贫可谓全州上下最紧迫的中心工作,我州财政在支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面重点保障。
根据省委鄂发[2015]19号文件要求,本级新增财政收入的15%、整合可统筹使用财政存量资金的50%以上要用于精准扶贫。2016年,恩施州本级新增财政收入(计划)11630万元,按15%应安排精准扶贫预算1745万元。2015年州本级盘活财政存量资金88000万元,其中:整合可统筹使用的财政资金50900万元,按50%应安排精准扶贫25450万元。2016年,州本级实际已安排32869万元扶贫资金,全面落实省委文件规定的标准。
积极争取并落实中央、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集中财力聚焦精准扶贫。截至到今年9月底,全州用于精准扶贫“五个一批”财政专项资金70.69亿元,同比增长257%。其中:发展生产脱贫一批资金到位6.95亿元;易地搬迁脱贫一批资金到位46.67亿元;生态补偿脱贫一批资金到位2.66亿元;发展教育脱贫一批资金到位5.49亿元;社会保障兜底一批资金到位8.93亿元。
统筹使用财政专项资金,将除保基本运转、民生保障、应急救灾、惠农补贴等“四保”资金以外的财政专项资金纳入统筹使用资金范围。2016年,全州拟统筹595个项目,计划统筹精准扶贫资金116.35亿元,到9月底,已对接落实97.5亿元。
积极探索财政金融扶贫,2016年,全州财政已投放金融扶贫贷款风险补偿金1.4亿元,通过银行放大发放贷款8.4亿元,其中:为696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贷款3.8亿元,为能人大户、专业合作社等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发放贷款4.6亿元。
65亿元服务地方经济
当前,面对宏观经济环境偏紧、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复杂形势,全州各级财政部门努力强化财政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职能,积极优化财源结构,突出财源建设重点,有力促进了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大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围绕“七大产业链”建设项目,投入重大产业发展基金11.5亿元,其中:5.83亿元由财政直接运作管理,支持企业41家;3.7亿元存入银行,委托银行放款;1.97亿元注入5家投融资公司,由投融资公司向企业投放。安排19.33亿元县域经济发展调度资金,支持456户企业流动资金周转,其中:安排6.51亿元调度资金用于企业过桥,累计为企业过桥280笔,过桥金额18.85亿元。投入中小实体经济发展资金4.09亿元,注入全州7家政府融资性担保公司,放大担保公司净资产担保贷款5—10倍,为1249户中小微企业提供了担保贷款。
同时,州本级不遗余力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及实体经济发展。安排3.8亿元设立过桥基金,注入州国投公司。截至目前,共为全州287家中小企业提供过桥服务,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累计过桥金额25.44亿元。安排4亿元设立旅游和硒产业基金,由州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采用市场化运作,引导社会资本合作,支持硒产业和旅游产业做大做强。支持精准扶贫3.28亿元,支持“六城”同创2亿元,支持州本级重大项目建设16.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