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黄冈网站
从“看戏”到“入戏”,匠心授艺为茶香 ——英山县三位制茶名师带徒的故事
2024-06-05 16:37:15   来源:今日湖北

1717576522627308.jpg

本网讯(作者 邹德祥手捧香茗,行拜师礼,9对师徒完成了拜师仪式;29名制茶能手齐聚一堂,同台竞技,在一口口炒锅前,随着制茶能手的翻炒、抖动,鲜叶散发出阵阵茶香。

     这一幕发生在521日英山云雾茶产业协会承办的第四届九昇杯 英山云雾茶手工制茶技能大赛暨第二届名师带徒活动现场,此次活动由英山县总工会、英山县农业农村局、英山县九昇城乡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

     英山县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曾毅告诉记者要大力培养英山制茶工匠人才、传承英山传统手工制茶技艺,推动茶产业与文旅、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

     在活动现场,全国劳模、制茶大师叶雪平说,名师传帮带,匠心制好茶。团黄贡茶非遗传人徐柏云说,传承茶文化,做好制茶技艺的活态传承是基础。

     英山是有名的茶乡,一杯好茶需匠心制作,名师怎样传帮带?请听三位制茶名师带徒的故事。

 看得懂和熟练地掌握中,间隔着一千次的练习——做茶没有捷径可以走

 英山自古有种茶做茶的传统,也涌现出了一批种茶制茶的老茶人。

     全国劳模、制茶大师叶雪平是最有代表性的老茶人之一。他从部队复员后专心做茶已有39年。他经营管理的茶厂荣获湖北十大名茶厂之一,他制作的英山云雾茶荣获第一至第四届湖北十大名茶之一。

     制茶技艺想要传承,需要新生力量接力前行。叶雪平收徒有三个条件:一是热爱茶叶行业;二是认真学习种茶、制茶、管茶;三是能吃苦耐劳。

     90后小姑娘刘露大学毕业就与茶叶结缘,爱喝茶,对茶文化有浓厚的兴趣,为了更好的学习制茶技艺,在2022年参加英山县总工会组织的第一届名师带徒活动时,刘露正式拜制茶大师叶雪平为师。

     叶雪平说,制茶是与时间赛跑,鲜叶是不等人的。制茶的季节,天还未亮,叶雪平就带着刘露去茶园摘鲜叶,从最基本的辨别茶叶嫩度、茶叶含水量开始,再到制茶八个主要工序,师父带领徒弟逐步学习制茶整套流程。

     叶雪平告诫刘露:做茶从来没有捷径可以走,看得懂和熟练地掌握中,间隔着一千次的练习。刘露记得,一开始用肉眼看师父炒茶觉得很简单,但是真正上手之后才发现没那么简单。杀青的时候,锅的温度有200多度,刘露的手不敢往锅里放,后来师父告诉了一些技巧,手要隔着茶叶,不能直接接触热锅,练习了很多次,手被烫了好多水泡之后,终于能双手自如地在锅里翻炒茶叶。

    杀青是绿茶加工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师父叶雪平每锅杀青出来的茶,都能闻到一股很舒适的茶香,可刘露做出来的香气却很不稳定。师父说是火候非常关键,只能在一次次的练习中,自己去悟。有一段时间,刘露每天早上7点开始做茶,每锅用不同的温度,不同的时间,一锅一锅地去尝试

,去对比,慢慢地,她也悟出了中间这个到底在哪里了。

    刘露时刻牢记师傅的谆谆教导,悉心学艺。制茶时节,她每天在车间制茶,虚心请教师傅,通过两个春季制茶练习,能熟练掌握全程制茶技艺,最终她凭借着精湛的制茶技艺荣获第四届九昇杯 英山云雾茶手工制茶技能大赛传承组一等奖,向名师带徒活动递交了一份精彩的答卷。          

不放过每一个细节,苦练手工茶杀青技艺——只为了做一杯满意的茶

    徐柏云是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团黄贡茶传统制作技艺的传承人,一直致力于深耕祖辈传承下来的这门古老技艺。沿袭多年的家族传承方式,制约了团黄贡茶的发展,徐柏云决定打破家族式的传承,他希望能够将自己的手艺传授给更多的人。

    程本磊是湖北雀翠峰茶叶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他对徐柏云仰慕已久,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拜徐柏云为师学习制茶技术。

    师傅徐柏云对茶叶质量要求高,从茶叶种植、鲜叶采摘到加工环节都会亲自严格把控。对于茶园管理,在什么季节修剪、如何修剪、如何施肥、如何防止病虫害等,他都有一套独特的方法。

    春茶季,为了做一杯满意的茶,徐柏云常常熬夜到凌晨,从鲜叶的摊凉,到杀青、揉捻、干燥成型,每一个环节他都亲自把关。徐柏云告诉程本磊要看茶做茶,根据不同天气的鲜叶,鲜叶的老嫩程度,决定摊清的时间,杀青时的火温,揉捻的时间长短。

    徐柏云的匠人精神深深影响了程本磊,他每天跟在师傅身后看他做茶,用本子逐一记录下来,私下他就不断的练习,提高自己的制茶技术。

    今年4月份,在做手工茶杀青的时候,师傅徐柏云指导程本磊手工茶杀青的要点,还传授了针形名优绿茶的手工制作时杀青的具体手法,他说判断杀青是否合格,主要看叶色和香气的变化。在杀青的过程中,香气物质会从青气转变为清香,同时,茶梗会变软,水分含量也会降低到约60%左右。

在揉捻过程中,茶梗不易断裂,茶梗不会变红。及时散热可以使水蒸气散失,使茶温迅速下降,从而保持清香,避免产生闷味。

     一系列的悉心指导,让程本磊对杀青有了新的认识,提高了杀青的技术。经过几年的学习和实践,程本磊终于掌握了团黄贡茶的制作技艺。他制作的茶叶不仅口感醇厚,香气浓郁,而且外形美观,深受人们的喜爱。            

采摘鲜叶,连夜赶制抢夺头彩”——  春茶好不好,还得会翻炒

今年3月初,青山绿水间的英山县乌云山茶园里,36岁的石建跟随师傅石桂兴一同穿梭在茶地里,细心观察每一片茶叶的生长情况。只有优质的茶叶原料,才能制作出高品质的茶叶,他们对待每一片茶叶都格外珍爱,用心呵护。

    今年60岁的石桂兴是湖北乌山春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制茶师,曾多次参加省市级制茶技能大赛,练就了一手绝活,是英山当地有名的茶王

    春茶采摘时,种茶大户们邀上亲戚朋友们,采摘鲜叶,连夜赶制。石桂兴告诉记者:春茶是抢早,早点的茶叶卖价格也高些,每年的第一锅春茶都是茶商们争相抢夺的头彩

    每年赶制春茶,也成了石建向师傅石桂兴学艺的最佳时机。

    春茶好不好,还得会翻炒。在炒茶环节,经过石桂兴娴熟的抖、洒、搓、揉等多道工序后,鲜嫩的鲜叶逐渐呈现出条索紧凑、纤毫毕显的新茶。石桂兴叮嘱:第一锅茶采用了一芽半展鲜叶,重要的是控制火温和翻炒技术,这样才能保证茶叶的品质。

    车间里,石桂兴亲自指导茶叶制作的各项工序,手把手地教会石建如何控制火候、掌握关键技术。在师傅的悉心教导下,石建的制茶技艺逐渐提高,能独立完成制茶全过程,制作出的英山云雾茶外形细秀卷曲、白毫显露,色泽翠绿鲜润;茶汤清澈明亮,香高持久;滋味醇厚回甘,令人陶醉。

    两位制茶技师还主动创新,将实操技术与理论知识结合运用于实践中。师傅石桂兴三十几年如一日,精进学习,积累了丰富的种茶和制茶经验。他坚持品质第一、诚信第一的原则,发挥严谨认真、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工匠精神,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徒弟石建练就了过硬的制茶本领。

 

 编辑:晓颖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