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黄冈网站
红安县石古岭村有一座古城吗?
2024-02-02 16:50:43   来源:今日湖北   分享:
0

1706844597980495.jpg

内容提要:石古岭村的干部与村民,传说这里宋代有一座城。红安本地有一文化人也持这种观点。笔者经过几个月的住队考察后认为,这种观点不是空穴来风,有一定依据。但证据不足,还需要更多的考证与研究。笔者2022年目击拍摄了一些遗址文物,调查收集了较多的传说资料。在此基础上运用逻辑推理,构建出一座古城的三大区块:中心马兵铺,南部滠水南门港两岸,北部滠水北门港两岸。

作者简介:宫哲兵,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擅长田野调查。近期在红安县住村调查、公益扶贫、红色探秘与历史考证。

石古岭的干部与村民传说这里古代曾经有一座古城。笔者2022年在石古岭住村调查数月,目击拍摄了一些遗址文物,调查收集了一些传说资料。根据我的调查分析,如果古城真的存在,那么中心区在马兵铺湾,南部有南门港地区,北部有北门港地区,以上观点有一定文物根据,有些是合于逻辑的推理。这座古城的功能是养马,运输马,买卖马,因为是军队主办的,规模较大,职工较多,它可能是一个马城。

1706844831123898.png 

石古岭村地图,如果有古城,南部马兵铺是中心,相邻滠水河南门港是组成部分。北部北门港与滠水河两岸也是马城组成部分。

一、 “马城”中心:马兵铺

1、马兵铺是一个古代马城?

当地干部村民都说,石古岭最古老的地方,叫马兵铺。从地名分析,马,养马的地方。兵,军队,军队养马的兵营。铺,指驿站,商店,马匹运输与买卖的集镇。

这里从古以来是军队养马与运输买卖的集散地。马生意做的大,就自然会形成一个以马为中心的城镇。传说宋代军队在这里有马城,也有说南北朝这里就有马城。

这里有养马运马的优势,红安历史上属于五水蛮生活的地区。蛮地是未开发地区,草原茂盛,适合于养马。这里靠着滠水河,水源丰富,保证了草原的灌溉,马匹的饮水。滠水河还有码头与船运,可以把马匹卖到东西南北。因为是军马场,可能主要运送到北方骑马打仗的地方。

 

2、地面上有众多古代文物

王恒忠是红安文化人,对红安境内的历史文化非常熟悉。2022年秋季一天,我约王恒忠一起考察马兵铺。那天,村民陈贤家带着我们考察。村子中心是一个大水塘,水塘周边到处都有与马相关的古代文物。有几个石马槽,是马吃食喝水的石具,年代古老。

1706844841637594.png 

马槽,马吃食与喝水的器具,看上去古老,不只一个。

 1706844846596538.png 

上马石,是立在路边的上马石具。人踩在上马石上,离马背较近,便于上马骑马。此处地面有好几个。

栓马石,躺在河边地面上,过去立在路边,骑马人把马的鼻縄系在栓马石上,去办事。办完事后,在栓马石上解开鼻绳,跳上马背,飞奔而去。

1706844854851520.png 

白色靠左的石礅是栓马石

村民说,这些文物是宋代的或更老的,当时这里是军队养马场,保留了大量的有关养马的石头用具。养马场如果规模大,就会形成城镇,便于管理与运输。这些文物证明这里可能有一个军队养马古镇。

1706844862982852.png 

当地称这种马石具为石洞

 

3、马兵铺出土过古砖古瓦与古老地基

村民在马兵铺一带挖出了许多古砖古瓦,石材,陶罐,古建筑基石等。这些古物,村委会吴红星早就听说过,村书记吴怀栋亲眼见过。我们考察时,还看到一处房屋露出了古老的地基,地基上的青砖上有古老的一个文字,仔细辨认后,这个文字是古体的“寿”字。

马兵铺的影响很大,黄陂一带都知道这个地名。他们说,这个地方是古代一个养马卖马运马的地方,是个较为繁荣的集镇。这一带地面上有许多“宋代”的石马具文物,地下有许多古砖古瓦古地基,加上远近盛传,也许马兵铺真的是一座古代马城。 

二、“马城”南部:南门港

1、运送马匹的港口与集镇

石古岭村与美丽的滠水河相依相伴,这条河发源于大悟县三角山,流经红安、黄陂、汉口,进入长江。上游的地方称为滠源,顾名思义,那里是滠水起源的地方。历史上红安的二程,上新集,华河等,  都称为滠源乡。

汉口江边一个地方称为滠口,顾名思义,这里是滠水流进长江的入水口。生活在武汉的人,都知道滠口,是汉口江岸区一个有名的地方。

马兵铺紧靠着滠水河,滠水河对岸的地方称为南门港,是一个交通发达的地方。南门港占地是一个村的范围,所以又称南门村。南门,是对“马城”而言,它是古城的南方大门。马兵铺必须在附近有卖马运马的集市,这个集市就是马兵铺的南门。从南面进入马兵铺,有一个通道,通道口就是南门。

港,新华字典的解释是,可以停泊大船的江海口岸。滠水河不是一条大河,停泊不了大船。但是这个地方从古以来就称南门港,可见当地人认为这里有个较大港口,有大量的运马船。南门港,透露出这里曾有个马城的信息。

南门往北五公里,有北门,也称北门港与北门村。从南门港到北门港,公路直达,交通发达。南门到北门,又有水路通达,船运频繁。

南门港与马兵铺一水相连,古代都属于黄陂。明代之后建立黄安又改称红安,才以滠水划界,一边是黄陂,一边是红安。近几十年,因交通发展,公路改线,北门仍然是要道,南门的公路已经被冷落了。

 1706844890682720.png

滠水河对面的土地与山岭,是南门村


2、南门的桥

被冷落的不仅有公路,还有桥梁。历史上南门港与马兵铺靠木船过渡,上世纪七十年代,这条河上修了石桥,可以通车通人。可惜九十年代发大洪水,冲垮了桥。

不久以后,比南门港更南的滠水河,相隔几百米,滠水河上建了木里大桥,这是更现代,更宽大的桥。有了这座桥,南门港的桥就废弃了,只剩下一些桥梁的遗物。

不过石古岭的村民还记得这座废桥,它曾连接着马兵铺与南门港,是交通要道。从古到今,凡河桥两岸,都是市场比较繁荣,人口比较密集的地方,容易形成集市与城镇。

1706844904183366.png 

南门港往南不远的木里大桥,连通马兵铺与黄陂

 

村民不会忘记南门港,还因为一个悠久的传说,传说在南门港连通一座古城。我经过调查发现,这座古城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马兵铺,养马的地方,在红安石古岭与黄陂交界之处都可以放牧。第二部分在南门港滠水河两岸,滠水河东岸至今还保存着码头遗址。第三部分在北门港滠水河两岸。  马兵铺马城有两个运马卖马的集市,是马城的门户,北方的称北门,南方的称南门。  

20221110日,我在马兵铺原村主任刘先宝的带领下,在黄昏时爬上南门港对面的山坡上,滠水河像一面大镜子,发着白光。河水上有两个小岛,连接着黄陂与红安。顺河往北望去,可以看见白色的塔,红色的墙,河里的桥。那里就是北门港,相距南门5公里左右。

北门的桥非常繁忙,是武汉,黄陂直达石古岭的近路。站在马兵铺的山上,遥视滠水河的南门与北门公路,这个三角地带可能就是历史上的古城,马城。这个地区正快速发展,最快的是黄陂北门与红安邓家田村,不久的将来,它们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快要创造新的一座小型城市了。

1706844913785336.png 

滠水河像一面镜子,河对面是黄陂,河这边是红安。 

3、南门对面的石码头

马兵铺这个大型马镇有没有码头呢?村民认为是有的。村民陈贤家曾带我与王恒忠去看滠水河上码头的遗址,从马兵铺湾步行一里路就到达河边。岸边茅草多,我与王恒忠穿过地沟与茅草,看见河边山坡上有一处巨大的长方形石头。不远处还有另一块巨石,也是长方形的,被草蒙着。

1706844937230275.png 

笔者与王恒忠站在疑是滠水古码头遗址的巨石前

陈贤家说,历史上的码头,就是依着这两块石头建起来的。这里滠水码头传说非常繁荣,码头上有粮店,有餐馆,有集市。码头的船往北通往大悟县的河口镇,那是个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发生过很多战争。

1706844945872793.png 

码头遗址的两块巨石,右方是向导陈贤家村民

  往南的船通往黄陂的大城潭村,那里是木兰的故里,古木兰县城的旧治。2022116日,我到大城潭村考察,那里距马兵铺不到10公里,那个时候没有建红安县,马兵铺与大城潭都属于黄陂县北部的集镇。

1706844957693901.png 

大城潭的滠水河码头,距马兵铺码头不到十公里

 那里现在还有行船与码头。有人说,马兵铺养马的历史可以早到南北朝。我设想,木兰少女,为替父从军,可能曾从大城潭登上码头,不到10公里,坐船到了马兵铺码头。在马兵铺买了战马与马具,坐船回到家里。后择时骑马去了黄河,又去了北方草原打仗。

 1706844969658914.png 

黄陂北部大城潭,木兰将军的故里

1706844980549848.png 

笔者背后的石屋,传说是木兰将军居住过的房子

 

三、 “马城”北门港:滠水桥,七窍桥,旧城墙

1706844989804557.png 

连通红安石古岭与北门村的石桥,2022年因为新冠瘟疫石桥封了。前来考察的宫哲兵站在桥下,前来接他的村主任吴红星站在桥上

1、北门的交通繁忙

石古岭有一个石桥,连通黄陂。桥下是滠水河,桥西是黄陂姚家集街道北门村,桥东边是红安石古岭村邓家田湾。一水之隔,近在咫尺。如今从汉口驾车进入石古岭,从这个桥进入,只需一个小时,如从上新集镇进入,多半个小时。

北门与黄陂主路紧紧相连,交通与生活都方便。石古岭的村民生活上有事,都骑车步行过桥办事,很少到上新集镇上,那边太远。从石古岭开车去黄陂区或者去武汉市,村民都选择过桥,不选择到上新集镇,那样是舍近求远。这样一来,北门交通繁忙,步行的,骑车的,开车的,都从这里过。

1706844998422940.png 

北门石桥,2022年因新冠石桥封了,宫哲兵(背影)克服困难进入石古岭。

2、 港边湾古老七窍桥

北门东岸属于红安,离开北门桥,往北一两里路,有一个流入滠水河的支流。顺着支流往前走,到达港边湾。吴红星说支流上有一座宋代的古桥,带我去考察。这座古桥,断成一半,建筑材料古老结实。有古桥,反映这里曾经是交通要道,较为繁荣。时代变迁,如今这里是荒山野岭,大桥断裂,人烟稀少。

1706845010788319.png 

石古岭村港边湾古老七窍桥(一)

1706845021764247.png 

石古岭村港边村古老七窍桥(二)

3、 旧城墙遗址

有一个红安本土文化人,认为红安上新集镇石古岭村,历史上曾有一座古城。其中一个证据,是当地干部认为那里有一段古老的旧城墙。2022年秋天,我与这位文化人王恒忠,一起到了石古岭村。村书记吴怀栋说有这回事,但当天谈别的事没去看,约定以后再去。

过了一段时间,我与文化人王恒忠一起又到了石古岭。我们随刘先宝向导(原村主任)到了马兵铺湾,打听旧城墙,村里人都没有听说,结果没有找到,王恒忠十分遗憾的离开了。

1706863795587812.png 

陈家田湾山边有一段土埂,村干部疑是旧城墙遗址。

我第三次考察石古岭是20229月25日,村干部吴红星陪同去看。他说旧城墙不在马兵铺,在陈家田湾。在那个湾,沿着小山边界,有一条长约百米以上的土埂子,上面长着草,草下面有没有旧城墙,我无法确定。在比较像旧城墙的土埂位置,我拍了照片,还特意寄给了王恒忠,他很感兴趣。

1706863809282487.png 

这条土埂沿着山边,有百米多长

2022年,当我走进红安石古岭村,干部与村民都对一个问题深感兴趣。他们问我,这里历史上真有一座古城吗?我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有了调查才可以回答这个问题。此后我在此生活了几个月,一方面调查当地的红色文化,另一方面调查“古城”问题。我的调查结论是:

古城不一定存在,马城可能存在,因为露天可以看到大量马石具文物。设想地下还有更多的马石具文物,只是要等待考古队来这里挖掘。

马城中心区在马兵铺湾,南部有南门港地区,北部有北门港地区,以上观点有些有文物根据,有些是合于逻辑的推理。这座古城的功能是养马,运输马,买卖马,因为是军队主办的,规模较大,职工较多,它可能是一个马城。

周围地区的后备战士,应该常到这里来买马,到北方去参加打仗,保卫祖国。这些后备战士中可能有木兰,她离这里不到10公里,又有木船通航。去的时候飒爽英姿女儿身,回来时战马烈烈舟中行。再出门时男儿身,北风凛凛向沙场。

 


附录:

宫哲兵近期在红安调研的论文与相关红色活动:

1、宫哲兵《忽必烈所过大城关今在何处》

2、周冶陶,宫哲兵《红四方面军1932年西征是长征的组成部分》

3、周冶陶,宫哲兵《红四方面军长征的三个历程》

4、宫哲兵《冯受二战斗的伟大战略意义》

5、宫哲兵、周冶陶《红军冯受二战斗回顾》

6、宫哲兵《将宗教工作纳入法制轨道》(红安)

7、宫哲兵《红色石古岭的战斗》

8、宫哲兵、周冶陶《石古岭周边的红色战斗》

9、宫哲兵《红安石古岭村有一座古城吗?》

10、宫哲兵《女将军与女文字》

11、宫哲兵《二程红色探秘展览规划书》

12、李秀玲,名人名流主编《红安红色探秘研究会项目考察座谈会在红安二程镇举行》

13、《红安县举办清明祭,纪念红军冯受二战斗座谈会》

14、最红安《90周年,红安冯受二战斗》

15、环球公益在线《雷锋日教授回乡做公益,促家乡振兴》

16、《小景观里的大公益——致敬公益在线湖北工作总站顾问委员会宫哲兵副主席》

17、姜建鸿(彩视视频)《教授回乡做公益》)

18、肖俊(西瓜视频)《武汉大学宫哲兵乡村振兴纪实:红安行》

19、红安融媒视频《红安冯受二战斗90周年》

20、华中师范大学陈科《红色经典阅读与传播》大型活动下,《相约红安,在将军第一县共读红色经典》(特邀佳宾宫哲兵,周冶陶讲红色故事)

21、宫哲兵主办设计《周光坦检察长纪念馆》,红安二程大山背村村委会。

22、宫哲兵主办设计《周光坦烈士陵园》红安二程大山背村楼子周家墓园。

23、宫哲兵主办设计《红军1932年冯受二战斗遗址》红安二程关王寨村村委会。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