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文化
擦亮千年古镇“文旅名片” 发挥黄花涝文博馆文化亲和力
2025-09-24 20:18:34   来源:今日湖北


今日湖北网讯(邓丽娟,刘雯婧)“抬眼看是蓝天,一架又一架飞机仿佛擦着头顶飞过,带走了属于城市的喧嚣与轰鸣;往前瞧是古镇,斑驳的老城墙与闪着波光的河面,将黄花涝曾作为“小汉口”的水运历史娓娓道来;朝里走到文博馆,丰富的历代藏品陈列于此,留住了文人墨客的浪漫、手工匠人的精神和革命伟人的风采。”

2025年9月21上午11时,众历史爱好者在邓、胡两位馆长的接待下,参观了百闻不如一见的私人藏馆——黄花涝文博馆,收获颇丰。众人就此次活动对千年古镇黄花涝有了进一步认识和了解,总结分析了“博物馆热潮”下该古镇发展文化旅游的优势。

黄花涝文博馆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盘龙城经济开发区黄花涝古镇,古镇历史文化体验区有着1800年的历史,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黄花涝文博馆的气质不谋而合。文博馆内有历代藏品:家具、瓷器、玉石、古玩字画……数不胜数。

在同一空间观赏到不同时代背景下多元化的名家字画,仿佛与数位文人墨客进行了一次次穿梭千年的邂逅,实现灵魂上的交流与对话。

1758716259983749.png 

 

而令笔者印象深刻的是藏品中的梨花木家具系列。通常所说的“梨花木”一般是指花梨木,它作为中国高端红木家具用材中的一个重要类别,是制作家具的极品材料,故梨花木家具也被称为“木中君子,室之雅器”,这类家具不仅仅具有极强的实用性、极高的艺术价值与收藏价值,更是文化与精神的载体。而制作梨花木家具背后的顶级工匠可见一斑,从馆内每一件梨花木家具的设计与工艺等这些细节上皆可看出工匠对天然宝贵木材的敬畏;在制作过程中的专注;在“慢工出细活”下的对“精益求精”的追求,其匠心独运的精神在如今的工业化模式化快生产时代突显得更为可贵。

 

1758716273846357.png 

 

当目光转向近代,馆内也陈列着不少与革命相关的历史物件,定格住革命家们的英姿风采,有记录1958年10月6日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彭德怀接见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国庆节观礼代表团于北京的合照,还有……这些历史性的时刻通过摄影、通过字画仿佛将一代代革命家眼神中的坚毅映入笔者眼帘,一颗颗爱国爱党的心在此交织,情感共鸣下是对共筑中国梦的美好展望。

 

1758716285871273.png 

 

黄花涝文博馆藏品远不止于笔者所描述的这几类别,而对于其海量多元的藏品库,黄花涝文博馆胡馆长自评其馆特点为“接地气”,一方面,是博馆环境与其藏品的“接地气”。博馆位于千年古镇黄花涝,古镇未选择商业化改造,而是保留了质朴的乡村风格,与镇内原生态的历史建筑相呼应。同时,其主要藏品为源于生活的红木家具、文房四宝等,这些历史物件传递了一种亲切感的同时又可以使观光者快速吸收专业领域的相关知识,体会时代变迁下不同历史物件的价值转换,切实感受历史的温度与厚度。

参观结束后,众人对黄花涝文博馆的藏品都赞不绝口,也对此行纷纷表示意犹未尽。临近告别,湖北史志文化学者、书法家李辉与作家、诗人若离分别作诗一首,表达对古镇、珍宝的喜爱之情。

【黄花涝文博馆】

       (李辉)

铜壶煮茶吟秋风,

诗人兴会博览行。

岛上寻宝黄花涝,

味融古今香盛浓。


      (若离)

古邑遗风聚此间,

珍藏万品韵悠绵。

黄花涝水千秋意,

都入文博岁月笺。

 

责编:万星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