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湖北网武汉8月29日电(李悦 方政军)“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28日下午,武汉市江汉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朗朗读书声拉开了传统文化与童心共情的夏日盛宴。来自“国学诗词课本剧”班的学员先后为大家展演了《黄鹤楼》、《回乡偶书》、《江南》、《春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诗词作品,与以往传统展演不同的是,本次展演用“朗读、朗诵、吟诵、吟唱、演绎、礼仪”等六种方式展示诗词的情感价值。学员通过与自己截然不同的角色扮演去设身处地而理解角色的选择和行为。这种沉浸式的“代入感”极大地培养了学员的同理心,让他们学会尊重和理解不同处境、不同想法的人面对生活的态度,从而让自己变得更加宽容、更加友善。
据悉,为进一步充实青少年的暑期时光,全面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由江汉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精心策划的2025年暑期公益培训涵盖“美术、人工智能编程、硬笔书法、国学诗词课本剧”四大版块,旨在通过多元体验帮助青少年认知自我、拓宽视野格局、积累知识储备,充分激发内在潜能,让他们在沉浸式学习中感受成长的乐趣。而国学诗词课本剧是唯一借助剧情来帮助学员分析人物的动机、性格、心理活动,揣摩台词的语气和潜台词,极大地深化了学员对文本的理解,让“死”的文字变成“活”的故事,从而爱上诗词、爱上阅读。
诗词课本剧的研究者尹礼锦老师说,诗词是中华文明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积累和沉淀下来的文学精华、思想精华、艺术精华。诗词课本剧的推出能帮助学员重温经典诗词之美、诗词之雅、诗词之趣,牵引他们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健康成长所必须的营养精神营养,从而体味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永恒的魅力。在广大青少年不善于表达自我主张的今天,诗词课本剧用沉浸式的方式带领大家去体悟圣贤的“景观审美、人文情怀和哲学思想”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老师讲解分析的再透彻,也代替不了学员主体的感受体悟。这种将课堂打造成充满诗意的艺术殿堂,他们就会更加喜欢诗词,学习效果自然就事半功倍了。
诗词课本剧作为一种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带给学员的启迪是全方位的。它是一门艺术活动,更是一种深度学习; 它是一次表演任务,更是一次人格塑造;它像一座桥梁,连接了文本与世界、知识与人格。学员通过表情、动作、姿态来传达信息,学会用整个身体来“说话”,提升非语言沟通能力。通过扮演“他人”收获了受用一生的宝贵财富与情感体验,这是“寓教于乐”的最高境界。学员敢于在众人面前表演,是一种巨大的自我突破,通过表演获得的掌声,能极大地增强他们的自信。这种学习方式对于性格内向的学员来说,是一次宝贵的战胜自我、发现自身潜力的机会,这种情感体验远比枯燥的道德说教更加刻骨铭心。
责编:万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