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烽火连天的革命岁月里,无数英雄儿女以血肉之躯筑起新中国的基石,他们的故事如璀璨星辰,照亮了中华民族前行的道路。今天,让我们将目光聚焦于一位英勇无畏的红色战士——朱新阳连长,他的事迹如同一曲悲壮的赞歌,在阳新县王英镇蔡贤村的每一寸土地上回响,激励着后来者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朱新阳烈士贵州毕节人,生于1920年,曾任八路军三五九旅南下支队第一大队一连连长,一九四五年二月二十六日,在抗击日军大田畈战斗中壮烈牺牲。
1945年2月,由司令员王震、政委王首道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18集团军独立第一支队(简称南下支队)渡江后,在湖北省南部阳新县赵家湾进行短暂宿营。2月25日,部队经石盆头汪五颈迅速向白沙铺与浮屠街之间的阳大公路靠拢。下午,当部队越过公路时,突然100余名日军分乘3辆汽车由白沙铺疾驶而来。此时司令员王震命令1/3大队一部设伏阻击敌人,其主力继续前进,当日军汽车进入伏击圈,王震一声令下,我军突然向日军发起攻击。奇骏惊慌失措,栾城一团,还没来得及还击,有的已经倒在车厢里,有的毙命于车轮下,有的横卧公路上。100余名日军大部分被歼灭,汽车被烧毁,少数日军逃跑。2月26日,南下支队东路渡江部队集结大田畈、伍家祠、团林湾一线,支队司令部暂设在伍家祠。同时电令其他先遣部队迅速向伍家祠靠拢。日军在阳大公路遭到南下支队打击后恼羞成怒,迅速纠集大冶城、刘仁八、三溪口、阳新城等据点的日军600余人、伪军800余人由三溪口向大田畈扑来,王震同王首道、张体学火速商定作战计划,令第一大队2营投入战斗,其他人员待命驰援王震接到前沿的详细情况的时候,已经是半夜了。他一边赶紧让2大队的两个连去支援一大队,一边拿起纸笔,给陈外欧写信,让一大队务必在大田畈挡住敌人的进攻,好为主力继续南下争取时间。2营长接令后,迅速赶到5连阵地做好抵抗日军的战斗部署,争取时间巩固主阵地,急令5连2排推进至主阵地前的无名高地阻击日伪军。双方随后展开激烈的阵地争夺战。 一大队2连连长朱新阳接到坚守的命令之后,大声的说道:“王司令写信来,让我们务必挡住大田畈来犯之敌,大家带好武器弹药,向敌人发起冲锋!”说完,朱新阳第一个冲了上去,战士们跃出阵地,猛冲向日军队伍。午夜,支队令第2大队加入战斗,协同第1大队猛攻日伪军。村民伍修长主动为担任主攻敌无名高地的连队带路。敌人一梭子弹打过来,2连连长朱新阳把伍修长按倒在地,躲过了敌人的子弹。朱新阳带领官兵与日军展开肉搏战。朱新阳挥舞战刀左劈右砍,不料他的腹部受伤,肠子流了出来,他一手将肠子塞了进去捂着伤口,继续指挥战斗。他捂着伤口,仍然忍者疼痛继续指挥战斗。当东方现出鱼肚白色,这一场恶战终于结束了。这一战斗中,南下支队共歼日军三百多名,伪军二百多名,缴获大炮七门,轻、重机枪二十余挺手枪、步枪、手榴弹、望远镜等武器和军用物资无数。在十多个小时的激烈战斗中,南下支队先后失去三十余人。朱新阳连长由于伤势过重,壮烈牺牲,村民们含着眼泪把朱连长葬在当地蔡贤村的一个山坡上。
这位历经二万五千里长征和南泥湾大生产洗礼的八路军,南下支队一大队一营二连连长朱新阳的壮烈牺牲,将他的一腔热血抛洒在阳新的土地上,成为一名家喻户晓的抗日英雄。王英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红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通过举办各种纪念活动、修建革命烈士陵园、开展红色教育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铭记这些英雄事迹,让王英的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通讯员:彭诗依 周为臣
责任编辑:万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