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文化
十八潭的前世今生
2021-10-19 09:09:09   来源:今日湖北

1634605800523210.jpg

散文

十八潭的前世今生 

杨豪

 

我为自己的家乡有这样一处美丽而神奇的风景区而深感自豪,又为自己直到去年春才去过两次,但最终半途而废未到达终点而自责,责怪自己的懒惰而半途放弃。因为没有到达终点也就没有发言权,所以至今未能形成文字,欠着一笔文债。

今年苦夏,家乡朋友说,十八潭幽静、凉爽,是避暑的好去处,于是下定决心约上一帮文友,带上午餐的饼干,向着十八潭进发,终于用了一整天时间,了却了一桩心愿。之前两次没有到达终点,皆因没有带上干粮,才半途而废的;十八潭峡谷十公里长峡,半天爬不到,当时没有经验,等上到半途已是中午肚子饿得咕咕叫,只好下山到就近的三里镇午餐,下午再去时依然只能爬到原来的地方,到不了终点。所以你要到达源头,必须带上午餐的饼干和矿泉水,攀登到哪里累了饿了就地野餐,歇息一下,下午继续游览才可以到达终点,满足心愿。

这片养在深山人未识的十八潭,早在十多年前就有游人的足迹踏遍此地,但要饱览十八潭的神奇和秀色是要下很大一番决心的。因为它处在一条深山峡谷中,离山下的大界公路旁的肖家河进口,大概有15公里,那时只有一条沿河谷蜿蜒曲折的机耕路,更早一些,恐怕只有山里人出山的羊肠小道了。如今车可以开到三塔寺的坝上再下到谷底,沿沙石泥土路的便道,一路是步步惊险,涉溪过滩,到达十八潭的下游一块荒地上停车,便开始步行上十八潭峡谷的台阶。

这路是后来修的,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片未存开垦的处女地,去的人多了,也便名声远播了,来的远近游客更多了,他们不畏路途艰险,一睹十八潭风光,领略它的神奇和险峻,也是一种刺激和享受。

 1634605627588021.png 

由于十八潭的名气传扬出去,热心人士关注了。2008年,河南天然实业公司经理邢致恺,翻山越谷,攀崖涉水,经过实地考察,决定投资1.5亿元开发十八潭,已新修景区公路18公里,凿石开路,铺设峡谷台阶石梯步道6.5公里,砌上了造型别致的扶手,在人爬不过去的石崖边架上了天桥和栈道,在浅水滩的过河处立下了石墩,为十八潭的建设打下了初步的基础。规划将十八潭同河南灵山、鸡公山形成对接,打造成生态旅游圈,成为镶嵌在中原大地一颗耀眼的旅游明珠。

十八潭在老邢的经营下,成立悟峰山生态旅游区,悟峰山原名五峰山(香炉峰、笔架峰、木鱼峰、青龙峰、雷公峰),五峰,最高有青龙峰,最奇有香炉峰,最险有雷公峰,最秀有笔架峰,最美有木鱼峰。因形似如来佛手的五指,又称五指峰。悟峰山生态旅游区自然景观丰富,景区内有大小78座山峰,及十八口溪瀑,山中有水,水中有山,是旅游开发的好去处。

早听家乡人说,从三里城往西溯肖家河到五峰山,便进入大悟县十八潭风景区,很雄奇惊险。险到何种程度呢?有诗为证“世人皆知五峰山,七叠瀑布白马潭;狮象严把头门守,七十二道铁门闩。”十八潭位于大悟县西北部的大悟三里城镇西部崇山峻岭,南连景城寨,西托五峰山,北倚光秃山,这里的“十里飞瀑响水潭”,深藏在方圆百里群山峻岭之中,自上而下,长达十余里,峭壁陡岩,杂树蓊郁,处处奇山、雄寨,群峰山涧沁出的涓涓小溪,汇流成河。10余公里长的深山峡谷,鬼斧神工般地锻造出白马潭、黑龙潭、虎啸潭、响水潭、弥勒潭、观音潭、七叠潭等十八潭美景。

我早就心动了,深深责怪自己的懒惰,故乡有美景,为什么不去观光呢?

 1634605639137563.png 

几年后,更有眼光和魄力的海南京都汇银集团结缘十八潭,看好这片有发展前景的风景区,以大企业大手笔谱写新的篇章,投资14亿元,成立湖北汇银十八潭旅游文化有限公司,倾力打造一个集山水观光、运动体验、文化娱乐及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度假区。十八潭开启了它美好的未来,也有了它的今生。

还是回到今年酷暑的这次行程,以切身体验十八潭峡谷的神奇、壮观和幽静。

我们从石铺村一条叫肖家河的河谷上去,如今这条河谷口修建了一座高大雄伟的景区大门,大门的右边正在建设旅游小镇,设有游客中心、百味街、风情街、河道景观;河道口准备修一道拦水坝,两边种上垂柳、花圃、牡丹园。顺河道至三塔寺水库是弯弯曲曲的景观路,旁边有客栈、木屋、帐篷露营,到时八公里长的河谷用来搞漂流。三塔寺水库大坝雄伟壮观,这座中型水库将来蓄水就变成了烟波浩渺的高山湖泊,景色更美,水中的山峰变成了岛屿,倒映在水中,绿水青山,湖光山色,别有一番洞天,可以搞水上乐园,湖上泛舟。据说,湖北汇银十八潭旅游文化有限公司准备在这高山湖泊打造银海码头、云水码头、森林木屋、竹林人家、凤凰岛、百鸟林、三龙塔、烟水流丹、凌波微步、云海温泉会所、索道等水上游览项目。

翻过大坝的一侧,下到谷底,是一条黄土路,顺河谷七弯八拐,踏溪过河,行走艰难;这条简易路等到水库蓄水时会沉入湖底,所以没必要翻修,到时要从水库的沿岸修一条公路直达十八潭底下。进入第一潭河谷是一座巨型石头,雕刻着斗大的三个字“十八潭”,淌过流水潺潺的石礅桥,那桥下的水清澈得直想捧起来就喝。第一潭比较平缓,似一个围堰,溪谷中巨大的石头出现了,开始上石条台阶,依河谷一忽儿在左,一忽儿在右,越过河床的地方架设了形似巨木雕琢的小桥,逾往上走,崖壁逾陡,巨石逾多,简直就是巨石阵了;由于崖壁高耸,溪水形成落差,有了壮观的第二潭,可能就是白马潭了;相传,唐僧携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西天取经,途经此地,白马绕潭而行,站在潭边久久不肯离去,唐僧便下马在潭边歇息,放眼四,看到潭边山坡上立有一块石碑,刻有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大字,唐僧走近碑前双手合十,念念有词,保佑西行平安,天下太平。因此,当地老百姓称此潭为白马潭。石碑经过岁月的侵蚀和洗刷,至今仍熠熠生辉,记载着历史的沧桑。

 1634605653647831.png 

石阶路在两岸崖壁间穿行,头上是林木森森,古藤缠绕,有一块如飞来石,搁着一半,悬着一半,似乎随时要砸下来,叫人骇怕,而最终没有砸下来,千百年就是这样,亘古平衡,让人感到惊险。还是一块巨石斜立在另一块巨石上卡着,石阶就从巨石缝里经过,真担心它轰然倒下。所以游十八潭也是一次历险。更令人惊叹的是峡谷中全是巨石,溪水就从这石缝间穿过,有的巨石大如船,有的大如屋,有的形如牛,有的状如龟,奇形怪状地堆码在那里,让人感受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神奇魅力

巨石阵叫人联想起亿万年前,这条峡谷在地壳的造山运动中,肯定经过了地震带来的山崩地裂的巨大痛苦,经受了惊心动魄的裂变,将山崖上的石头震落到河谷,才形成现在这个独特的地貌。

越往上爬,台阶逾陡,溪水落差逾高,又一个深潭出现了,这大概是黑龙潭,黑龙潭藏在岩石下面,潭口掩藏在峭壁之间,似露似不露, 恰似一条黑龙隐藏在潭中,水呈墨绿色,深不可测;落差高大的瀑布注入幽深的瀑布形成巨大的漩涡,犹如一条黑龙令人毛骨悚然。故名黑龙潭。

 1634605666792989.png 

我们步行在遮天蔽日的林木中,林子里显得空旷,还有凉亭供人歇息, 这确实是一个幽静的世界;这时我们看到陡坡林子里有一丛丛黄色的花,点缀着一路的景色,这种植物在我们老家叫千斤砣,叶片酷似水仙,开的花像黄花菜,平时没注意观察,它开花时叶子就枯萎了,只剩下一株单茎的花朵,第二年春天叶子长出来,花和叶子总是不能同长出,永远无法相见;查阅资料它叫彼岸花,花和叶子不见面,叫人心里凄婉,背后肯定有一个叫人落泪的凄美故事!说是黄泉路上唯一见到的花朵,是否昭示黄泉路上亲人不能相见?文人的心理脆弱,多愁善感,睹物思情,我好长时间还沉浸在伤感之中,回不过神来。别说人生不幸,连花朵也有不幸,花和叶子总是不能见面,多叫人伤心!都说绿叶是扶持花朵的,可这彼岸花开了后,绿叶却不见了,它也就像我们的人生,老人把儿女养大,耗尽心力,儿女大了,老人身体却垮了,进入死亡了。还有这河谷,有今天这样的奇景,我们今天来游览它,但它亿万年前却经受过山崩地裂的不幸。

前面台阶还在往上沿伸,肯定前面还有风景,果然峡谷中又有一潭豁然在眼前。上面的瀑布高数十米,溪流流下时成水柱状,像一条白练,落入瀑布下潭中溅起美丽水花,像一金钩吊着一个葫芦,故得此称谓葫芦潭。由于天长日久激流的冲击,下面形成一个水面很阔的深潭,潭三面乃悬崖峭壁,唯潭水流出之处有一沙滩,看得见白色的鹅卵石和沙粒。去年春天来时,有一对新人为了寻找野趣,在此滩上拍婚纱照,峡谷、溪流、浅滩,衬托着穿婚纱的美人,别有一番情趣。相传当年杨门女将杨八姐在附近九里关同北辽征战后,来此饮马洗浴,引人遐想。当地擂鼓台、四里庙都有杨家将的传说,至今三里城四里庙还供奉着杨八姐的香火。美好的传说,美丽的景色,叫人浮想联翩,留恋忘返。

峡谷中溪涧清澈,怪石嶙峋,绿树成荫,溪潭两侧林荫蔽日,古藤老树结伴,奇花异草共生,恍然进入仙境。峡谷里凉风习习,真是避暑的胜地。我们一边欣赏,一边继续前行,上面还有更壮观的溪潭,无限风光在险峰嘛!我们一路顺着崖壁修的栈道漫步,一路感叹大自然的神奇与造化。

 1634605679507817.png 

我们终于爬上最高一个溪潭了,此时已不知道这是第几个潭。其实,第几个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记住了这条神奇的峡谷,感受到了它的雄奇与温柔。这个溪潭更高恐怕有几十丈,从抬头看不见的一个豁口飞泻下来,仿佛是从天上流下来似的。想象若是丰水期,那气势更壮观了。难怪诗人描写气势恢弘的瀑布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真是太形象了。此时,飞瀑砸在半途的一个坎上,碎成无数的水花,溅落在下面宽阔的潭面上,发出“叮叮咚咚”的悦耳的响声,恰似“大珠小珠落玉盘”。如果不是因为怕潭水太深太凉,我们真想洗个天然淋浴。

仰头望,飞瀑的顶上就是蓝天了,难道溪水真的从天上流下来的?神奇的景象总会吸引人们去探究,看看这流水的源头到底在什么地方?又继续拾级而上,爬过峡谷,视野忽然宽阔亮爽起来,原来潭水流下的峡口上方是一片开阔的洼地,溪水流过一段平缓的石板浅滩,忽然跌下幽深的峡谷,再看下面,万丈深渊,腿肚子发抖,不敢看了。洼地是两冲的汇合处,左边是一片田野,上面还有一户人家;溪水是从右边一条河冲流下来的,上面还有更高的山,原来高山仰止,山外青山相叠嶂。平坝处有一个自搭的小木屋,一个大姐正在那里卖饮料、点心、面包和罐头,正好为上山走累了的游客补充些体力,门前放着很多凳子,还有锅灶,能做小炒,相当个小吃店,这大姐想得真周到。我们又买了些饼干和饮料,边吃边问,上面还有多远?大姐说,“上面还有不少景点哩!有船石沟,有两个巨大石头像船一样;还有虎啸潭、红石潭、观音潭、七叠潭。但下午是走不到的,除非这上面建一个客栈,住一晚。”看溪水边那片平地已挖了基脚,是准备建客栈的。上面还有风景,我们一听又来了兴趣,既来之,则安之,哪怕走不到,走到哪儿算哪儿,也不虚此行。

吃了饼干喝了矿泉水,体力恢复了许多。我们又继续溯溪流而上,溪水一路叮叮咚咚唱着歌,为我们助兴,增添了旅途的乐趣。山半腰居然有一条横斜过来的机耕路,放羊人说,是上面船石沟修水库施工用的。我们顺着公路上就到达第二重山,一个峡谷口处果然耸立着一座水泥大坝。上到大坝来,可能那上面就是船石沟,一条很平缓的山冲,冲的尽头是一溜青烟似的远山;据说,溪流的发源地叫光头山,同望得见的鸡公山还要高3米。没有人引路,我们不知道那似船的巨石在什么地方,只能望山兴叹,不敢再贸然行进。站在大坝向上眺望,感觉也是不错的。我想如果船石沟水库蓄水,形成高山湖泊,湖水深幽清澈,象一块瑰丽的碧玉镶嵌在群山环绕之中,肯定是云雾弥漫使人如临仙境。

 1634605695560671.png 

我们站在第二重山圆顶上,极目远眺,视野极其开阔,那层层叠叠、起伏逶迤的群山,在夕阳下静静地卧着,山脚下还不时看到村庄人家,他们过着世外桃园般的生活。更高的光头山横亘在半空中,召唤着我们去攀登。但今天肯定是不能如愿了,只能下次我们再相约。

太阳下山了,西天一片红霞。我们也要下山,再不下山,十里峡谷我们是到不了三里镇就宿的;如果有人在山间盖一幢宿营的别墅,游客就可以不用下山了,第二天继续饱览十八潭源头的风光。据说,船石沟以上十八潭南线景区还有几潭:响水潭、玉玺潭、玉渊潭、米潭、弥勒潭、虎啸潭、宝瓶潭、红石潭、观音潭、仙女潭、七叠潭如珍珠相串,潭潭景相连,景景各不同。潭边的千年古银杏,百年枫树群和古藤,举目皆见。但我们今天去不成,只有另择吉日了。

回来的时候,心里还很怅惘,心愿是永远满足不了的。还有西线的那么多景点没有去成,正因为没有去成,留下点遗憾,你才心怀许多向往。

下得山来,夕阳收尽最后一抹余晖,到达停车点就不用着急了,驱车到三里镇上留宿时,已是灯火通明,走了整整一天,还不能完全尽兴,看来十八潭还得下回再相聚。

白天跑得很累,夜晚睡得很香,做了一个甜美的好梦,意欲未尽,白天没有去过的地方,梦境里去了。我像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一样,在梦境里去游览了一番光头山;李白有梦游天姥吟留别,我为什么不能有光秃山留别呢?将没有游览到的心存遗憾的地方在梦境里再现呢?我真的随梦去了……

 1634605709117394.png 

十八潭徒步,依次穿越玉玺潭、观音潭后,便到达三龙寺。三龙寺是形似三条巨龙的山脉,昂首腾飞,面寺而立,故称“三龙寺”。寺内三座白塔呈三角形分布在寺院中,又称“三塔寺”。这里是南北两大峡谷的交汇处,往南是五峰山峡谷,往北是船石沟峡谷。从三龙寺红石岩往西南穿越白马潭、黑龙潭、葫芦潭,往西北进入船石沟峡谷,峡谷深处耸立着一座30余米长,10余米高的巨石,形似航船因故名。船石沟峡谷是落差最大,碧潭最多,地势最险,森林最密,奇石最秀的峡谷。尤为七叠潭,流水淙淙,似仙女身着白色飘带,波光闪闪,晶莹剔透,似古琴旋律,抑扬顿挫,弹奏出《高山流水》般悦耳动听的乐章。潭边的千年古银杏,百年枫树群和古藤,举目皆见。一到深秋时节,金黄色的银杏叶和火红的枫树叶交织在一起,勾画出一幅原始森林风光图。一阵清风吹过,遍山的枝叶发出哗哗响声,此起彼伏,似巨龙吟唱,如山虎呼啸,风过良久,仍余音缭绕,不绝于耳……

越过船石沟峡谷,沿着盘山公路到达海拔830.3米的光秃山。光秃山同西邻的名胜风景区鸡公山遥遥相望,比鸡公石冠还高3米。两山之巅矗立起数十座风力发电铁塔,在太阳的映照下银光闪闪,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盘踞在山腰的靳家田,有一片300亩的高山湿地,三面群山环抱,绿草茵茵。

十八潭景区有动人心弦的瀑布,又有清澈如镜的碧潭;既有赏心悦目的古树,又有清脆悦耳的林涛;既有雕琢传奇的美石,又有脍炙人口的故事。一到秋天,更有了绚丽多姿的红叶,呈现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景色。让秋色弥漫,醉人心脾。雨过天晴的十八潭,即现彩虹凌空,云蒸霞蔚,十八潭全然掩映在波涛澎湃的云海之中,云海中的群峰胜似蓬莱仙岛置身其中宛若仙境,可以尽情欣赏波澜壮阔、变幻莫测的云海奇观。寄情山水释放心灵,感悟自然之美,那是一种天人合一的体验,灵魂得以净化,尘世杂念顿消。

 

201783日稿

 

1634605724933306.png 

作者简介

 

杨豪,报告文学作家,民革湖北省委委员。湖北大悟县人,先后在湖北省文联文化艺术中心、中国改革杂志社、新华社湖北分社,中国国史研究编修馆工作过。现为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农村综合改革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医疗养生》杂志执行主编。发过小说、散文、纪实、报告文学百万余字。主要以报告文学为主,其《农民的呼唤》在《当代》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先后被数十家刊物转载,并被中国作协创研部收入《1999年中国报告文学精选》一书。《中国农村教育现状忧思录》在《报告文学》杂志头条发表后,又被《2000年度中国最佳报告文学》收集。在《北京文学》《天涯》《芳草》《中国报告文学》等杂志发表多篇作品。

另出版长篇报告文学《中国关山经济航母》(与人合作),《中国农民大迁徙》、《长江,忧患的母亲河》。此外,还有《中国农村鉴证——21世纪“三农” 难题破解》、《农村留守妇女生存报告》等作品问世。其《中国农民大迁徙》获2007年“中国作协重点作品扶持篇目”。《中国扶贫报告——精准扶贫济苍生》获2017年“中国作协重点作品扶持篇目”。

           

 1634605809368379.jpg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