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记者可夫、通讯员郑秉顺、江华玲) 7月13日,汉口北戏码头贵州楚台酱酒文化体验馆,高朋云集,共赏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神女“旦为朝云,暮为行雨”的传说在《昭明文选》中凝结成“楚台”二字,从此化作中国文脉中一缕飘香的记忆,更惊讶于元人张可久笔下的“曲未终,酒方浓,云收楚台十二峯”,早已预言了四百年后的一场美酒传奇——楚台酒液从赤水河畔,沿着先祖严公赴黔采办贡酒的足迹,闪耀重返荆楚大地。
一坛酒的四百年返乡路:从石甑活化石到精神寻根
茅台镇7.5平方公里的核心产区里,鼎兴酒业董事长张贵琼轻抚一套斑驳的石甑,指尖掠过的是四百年的温度。“先祖严公自楚地赴黔采办贡酒,八世祖严世顺扎根茅台镇。”作为严氏酿酒技艺非遗传承人,她珍藏的这套“酿酒活化石”,承载着楚台酒最原始的基因密码。
2010年春日,当湖北实业家黄浩胜踏入茅台镇时,张贵琼带他走向一片先祖纪念地:“我的祖先就是楚庄王派到茅台镇采办王庭用酒的人。”安眠益镇的张氏先祖,让闻名神州的弹力牛仔之父黄浩胜心头震颤:“创业者都不容易,但在祖宗圣地旁创业的,我这辈子还没见过!”一坛楚台酒,竟在四百年后,携带着跨越时空的血脉记忆,重返精神故乡。
舌尖上的楚文化:三高三长的淬炼哲学
楚台酒的酿造,是一场与时间的漫长对话。赤水河畔的特殊微生物群落,开启了“三高三长”的淬炼仪式:高温制曲,63℃的发酵温度,比普通白酒高出10-15℃,驯化出耐高温的产香微生物军团;高温堆积,敞开式发酵的巅峰技艺,让酒醅在天地间呼吸;重阳投料,顺应高粱收割时节,暗合“天长地久”的东方哲学。
基酒历经365天修炼,九次蒸馏、八次发酵、七次取酒,再于陶坛中沉睡三年。当五年基酒与陈年老酒在张氏秘方中相遇,终于化作杯中那抹琥珀流光——空谷幽兰的香气在品鉴会上萦绕时,满座宾客舌尖轻触琼浆,只觉“绵柔如云,醇厚如山”——第四届牛仔大会嘉宾品鉴记载:“酱味纯正,浓香四溢,口感绵柔,如饮琼浆!”
左手牛仔,右手楚台:跨界之王的商业赋魅
“惟楚有材,偏爱楚台!我有楚台,广交英才!”黄浩胜的祝酒词在汉口北戏码头回荡。这位曾用3000元闯广州、创造“无竹节不时尚”行业神话的“弹力牛仔之父”,在2024年寒冬做了一场豪赌——将楚台酒接回湖北“娘家”。
他的跨界兵法令人目眩:在汉口北打造酱酒文化体验馆,让楚文化在青砖黛瓦间流淌;将楚台酒送上第四届牛仔大会指定用酒宝座,让硬汉与醇酒碰撞火花;2025年春,于汉阳艳阳天酒店发动“春韵楚台”品鉴会奇袭,200位嘉宾在《一起来顺富!》的旋律中,见证书法家泼墨挥就《楚台赋》,朗诵艺术家以声纹雕刻《咏楚台》。
黄浩胜的跨界宣言振聋发聩,“左手牛仔,右手楚台,这就是我的事业版图!”更妙的是他首创的“楚台厅”模式:在汉阳艳阳天酒店,书法作品与笔墨纸砚环绕酒柜,文人雅士举杯时,既能品酌酱香,又可即兴题诗。“未来将在湖北遍地开花”,黄浩胜眼中闪着光,“让平民价格喝到贵族品质,记牢楚国乡愁。”
楚台誉满荆楚:从舌尖到心尖的征服之路
当83岁的老教授第九次蝶泳横渡长江后,在楚台午宴上举起酒杯,声如洪钟:“天生我材必有用,乐伴长江为光荣!”楚台的绵柔恰似长江水的包容,令这位老英雄慨然长叹。
一省级协会副会长的评语更显直白:“口感爽滑似丝绸入喉”。而大冶文化界从不贪杯的女领军人物,竟在微醺间文思泉涌,挥毫写就被誉为“当代《兰亭序》”的《楚台赋》。
动人的画面频出,当黄石文坛耆宿、82岁的老人,虽双目失明,却在品鉴楚台后摸索宣纸,以墨迹倾诉:“胜券常操慎者手,浩怀不负昊天心!”笔锋苍劲处,正是楚台再立荆楚佳酿顶峰的密码——用文化唤醒血脉记忆,用品质征服舌尖江湖。
从茅台镇的老石甑到武汉的楚台厅,这场四百年的返乡之旅终于酿出新的传奇。黄浩胜的经典体验“一口酒喝出三种味道”,道出了酱酒楚台新时代传奇。当赤水河的酒香漫过黄鹤楼飞檐,人们恍然彻悟:一杯酒,是时间的艺术,更是空间的魔法,貌似沉睡四百年等待的一场重逢,却让楚庄王问鼎中原的雄心重新在楚国人的杯底激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