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肩唐太宗,楚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君王楚武王
推荐:熊宝明 原创:子良
楚武王熊通,芈姓,名通,楚国的第17任君主,在位于公元前740年至前690年,在位51年。和唐太宗李世民一样,杀害兄长坐上王位,公元前741年,楚厉王去世,熊通杀害楚厉王的儿子,自立为楚国国君,是为楚武王。
开诸侯僭号称王之先河
公元前706年,楚国攻打随国,随侯请求周天子提升楚国的爵位。周天子没有答应,楚武王闻讯大怒,认为周王室不提升楚国爵位,于是决定自称尊号。公元前704年,楚武王正式自称王号,称为“楚武王”。这一举动标志着楚国不再承认周王室的权威,开始独立自主地行使国家权力。
设立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县
楚武王兼并权国后,将权国设置为县—权县(权县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县),以便集中统治,并任命其叔斗缗为权尹。斗缗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县级政权长官。在中央设立令尹、莫敖等职官,采用分封制和县制管理地方,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的管理体制。
制定规章制度
制定早期的规章制度,如楚国王制、县制、出师大败主帅自杀、群帅自囚以听刑、楚王有过必受刑等规定,开始了楚国由道治向法制的转变。
开疆拓土
灭权国,权国(今湖北当阳县)是楚国周边的一个小国,国力不弱,但国土不广,楚国历代君主都未能将其灭掉,公元前740年在马良建立权县,将兼并得来的吴国改为县,成为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县。
扫荡汉东诸国,汉东地区有多个姬姓诸侯国,如随国、郧国、绞国、罗国等,这些国家大部分是周王室一脉的姬姓国家,被称为“汉阳诸姬”。公元前701年:楚武王在安陆的东南打败郧国,公元前700年:战胜绞国军队,公元前699年:征战罗国,但因楚帅轻敌惨遭失败。楚武王暂停征伐,开始国内建设。公元前690年:年近古稀的楚武王借口随侯态度不好,再次伐随,途中病逝军中。其将帅尊其遗嘱,秘不发丧,大军继续前进,随侯慑于楚军威势,出城求和,楚军得胜班师。
南进扩张,楚武王不仅在汉东地区扩张,还开始了对南方武当山地区濮人的战争,开启了楚国南进的步伐。楚武王进攻濮国,占据如今川、鄂交界的广大地区,进一步扩大了楚国的疆域。
比肩唐太宗
重视人才:楚武王在位期间,有屈瑕、斗廉、斗伯比、蒍章、斗祁、屈重、观丁父等一大批人才的辅佐。唐太宗更是以善于用人著称,他不拘一格选拔人才,重用魏征等贤臣,形成了良好的政治风气。
开疆拓土:楚武王通过一系列的军事行动,不断扩张楚国的疆土,使楚国成为春秋时期的强国之一。唐太宗则在稳定国内之后,对周边的突厥、吐谷浑等进行军事征伐,大大拓展了唐朝的疆域。
推动经济发展:楚武王时期,楚国经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为军事扩张提供了物质基础。唐太宗实行轻徭薄赋政策,推行均田制,鼓励农业生产,使唐朝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繁荣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