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山 冲 开 遍 映 山 红
2019-07-02 15:58:22   来源:今日湖北


   文/石华先


  一九二八年秋,李先念由武汉黄陂木兰山秘密进入滑石冲,通过当时中共孝感县地下党县委书记卫祖圣的介绍,成功发展了黄祥国,石静存,孙永林,马莫,周辉等滑石冲第一批秘密共产党员,(他们的身份直到一九三二年鄂豫皖苏区全面推行张国焘极“左”路线才被迫公开)并成立了滑石冲第一个地下党支部。李先念任代理书记,孙永林、黄祥国任付书记,石胜斋、石静存丶黄春柏、马莫任党委成员。他们宣誓的党旗,就是当年曾任中共湖北省委常委魏人镜烈士生前在滑石冲黄氏祠堂亲手绘制的。

  

  党支部成立后,根据中共鄂东特委对鄂豫边苏区整体管辖范围作出的重新更改调整的指示,滑石冲被划分为苏维埃陂孝北县蔡区七乡,主要迅速重点做着二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正式在黄氏祠堂(赤松堂)成立了界河乡农民协会,黄祥国任主席,孙永林任付主席;二是建立滑石冲及周边地区农民赤卫队,孙永林任队长,石胜斋因青少年时代练过武功,会一身拳脚,特别善用大刀,所以担任了赤卫队教练,负责滑石冲及周边地区所有赤卫队员的军事技能训练工作。他因后来作战勇猛,多次担任过苏区敢死队队长,曾被红二十八军政委郭述申称赞为“红色滑石冲的许世友”。

  

  在李先念和滑石冲的共产党领导和努力下,农民赤卫队不断发展壮大,许多周边革命群众和进步青年纷份投奔滑石冲。至一九二八年底,赤卫军己发展到五十多人。并且训练有素,基本上能熟练使用红樱枪、大刀等冷兵器,以及训练了投弹、瞄准、拚剌刀等基本功。但由于武器紧缺,仅有三五个人拥有枪支,且弹药严重不足,其余人都只能配备大刀等。所以严格来讲,这支农民赤卫军当时还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战斗力的武装力量。

  

  一九二九年六月,由于武装斗争形势的需要,徐向前率红一军三十一师进入滑石冲,计划扩大红军队伍,简称“滑石冲扩红”。三十一师虽属师级单位,总人数却不过三百人,严重缺员。于是徐向前,郭述申,罗厚福,邝继勋,徐海东,李先念,卫祖圣等人在黄氏祠堂专门召开了扩红整编会议,决定将滑石冲包括党委成员孙永林,马莫,石胜斋等在内的赤卫队部分人员编入红军。同时,将一批苦大仇深专程投奔滑石冲参加革命的妇女以及来自河南、安徽一带流浪讨饭的女子整编为一个红军连。任命了滑石冲剥岸女共产党员冯高清为连长兼政治指导员。这是鄂豫边根据地唯一的一支红色女子连,她们后来在战场上同样作战英勇,多次与敌人短兵相接殊死搏斗,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谱写了惊天泣地的篇章。同时,徐向前将黄埔军校同学石心厚(字铎,号竞希)发展为红一军高级情报人员。在武汉利用律师特殊的身份独立开展搜集国民党军事情报的工作。这样,滑石冲扩红任务基本完成后,李先念在一九二九年冬又被鄂东特委任命为中共黄陂,黄安两个县的县委书记。同时兼任鄂东地区苏维埃政府主席,主管地方工作。但也经常往来于黄陂与孝感滑石冲,并于一九三0年二月初在滑石冲黄塘村建立了“界河乡苏维埃民主政府”。继续领导滑石冲红色苏区的地方工作。有力地巩固了根据地,配合着徐向前等人的军事斗争。

  

  一九三0年六月,徐向前在鄂豫边根据地多处“扩红”。使红一军一师,人员达到了1500余人。为了解决枪支弹药问题,徐向前决定攻打花园镇。七月底,红一师兵分三路,一部份由滑石冲根据地出发,到达花园预定位置后,徐向前下达了总攻命令。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激战,全歼了国民党钱大钧守敌的一个团。俘敌一千多人。缴获重机枪八挺及迫击炮多门,长短枪近千支,取得辉煌战果。并极大地鼓舞了滑石冲的红军队伍士气,并因此配齐了枪支弹药,基本上人手一枪,因而迅速提高了作战能力。徐向前也首次在鄂豫边根据地威名远扬,震惊了国民党最高当局。蒋介石为此发誓要调兵遣将,全力围剿鄂豫皖红色根据地。

  

  一九三0年十二月初开始,至一九三三年七月中旬,国民党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分五次对鄂豫皖根据地发动大规模“围摷”,动用的总兵力从十万人到三十万人不等。每次气势汹汹从多个方向,向红色苏区疯狂进摷。期间,滑石冲单线情报员石心厚,及鄂豫皖其它地下情报人员,不断地向苏区提供着一个又一个重要情报。配合着苏区人民艰苦卓绝的反“围摷”斗争。

  

  一九三0年十二月,国民党第44师,第12师,第34师等分别自黄陂,孝感,孝昌花园方向同时攻打大,小悟山,双峰山,滑石冲及木兰山等鄂东根据地。红军出于战略考虑,让罗厚福带领人数不多的人坚守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主力红军则在外线运动中寻找战机,英勇顽强地打击来犯的敌军。而在滑石冲开展游击战,可歌可泣。至今,人们仍在流传当时红军游击队的一些感人故事。

  

  一九三0年十二月初,国民党一个团的兵力率先攻入了滑石冲。此时,滑石冲有的村庄的民宅内,有李先念事先设置的临时简易救护“医院”。前线转移来的红军伤员,正不时地被送来救护或做简单处理手术。已经来不及告知险情或再做转移,情况万分危急。滑石冲的游击队在罗厚福的果断指挥下,主动在山头鸣枪出击,故意引开敌军上山追击。其中,红军的一支三人小分队,三人都有枪伤,其中一人重伤,两轻伤战士将其扶持准备撤往深山之中。不幸被敌军尾追到桥边村角落冲,三人就地躲藏在一个叫“棺材垱”的石坑中。此时国民党的一个团长,骑着高头战马,带着一队士兵沿路搜索。起初并未发现石坑,但因战马嗅觉灵敏(被人称为宝马),在此仰蹄长啸不走。团长觉得奇怪,再次命令士兵在附近仔细搜索,终于搜出红军伤兵,该团长立即命令士兵残忍地用石块对毫无反抗能力的红军伤兵的头部猛砸,只见脑浆飞溅,三名无名烈士壮烈牺牲。他们的牺牲使得敌军未能及时进村搜查,换来了许多红军将士包括李先念等人的生命安全。时至今日人们路过此地,仍觉惊悚。对烈士的敬仰之情,也不禁油然而生。

  

  一九三一年初,滑石冲籍红一军一师二团四营营长马祖付奉命率部在黄陂木兰山一带阻击来犯之敌,配合红一军主力战略转移,在坚守几天几夜后,终因弹尽粮绝,全营官兵血染山岗,壮烈牺牲。其中大部分烈士就是徐向前在"滑石冲扩红"的人员。

  

  一九三一年十月,在六安麻埠鄂豫皖红色当局,将红军整编为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滑石冲红军石胜斋带领红军敢死队阻挡黄陂方向的国民党军队的猛烈进攻,与敌展开了惨烈的肉搏战,不幸壮烈牺牲。与此同时,红一军的特务营滑石冲的侦查员马莫也在孝感参加了阻击敌军的战斗,不幸壮烈牺牲。黄祥国、黄春柏、石静存则被敌人先后抓捕,分别在丰山东阳岗,涂巷被示众惨遭杀害。

  

  一九三二年五月,罗厚福因在双峰山、滑石冲等地打游击时,崴了脚,几乎无法行动。滑石冲黄塘村红军战士黄木松将他一路辛苦地背着,悄悄转移到了自已家中养伤。因国民党军此时正在滑石冲搜村,黄母王氏见状急忙将罗厚福隐藏在一堆柴草中。幸运地躲过一劫。事后,罗厚福双腿跪在了王母跟前,深情地喊了一声“妈妈”,并由此结下“母子”关系,与黄木松也结拜为过命兄弟,感谢救命之恩。这一救,竟救出一位共和国赫赫有名的将军。多年后,“妈妈”过世,将军星夜驰聘,及时赶来滑石冲吊孝,扶棺痛哭。并亲自为“妈妈”抬棺送葬,满腔真情感染了现场的每一个人。此事,至今在滑石冲被传为佳话(我将在后文中专门详细披露故事情节)。

  

  一九三二年十月初,红军第四方面军,遭到了国民党军三十万兵力的第四次强有力进摷。此时,滑石冲的孙永林,黄木松等因在前线作战勇猛、灵活机智,显露出军事才华,迅速得到了红四方面军高层的器重,孙永林被提拨为特务团团长、黄木松则被提拨为红军主力团团长。不久,因敌我力量过于悬殊,鄂豫皖红色根据地核心区域包括滑石冲再次落入敌手。鄂东唯一的红色女子连,被敌重兵围困在滑石冲最高峰黄草山上。黄草山为孝感境内第二高峰,山高林密,这支女子连在连长冯高清的带领下,英勇顽强地与敌军展开了血战。当敌军攻上最高峰时,并未找到冯高清等人的尸首,仿佛她们从人间消失了一样,是死是活,至今仍是滑石冲的一个谜团。另一个谜团则是石心厚在武汉神秘失踪,与冯高清一样,长期被列为红军失踪人员。前几年才被定性为革命烈士。

  

  一九三二年冬,红军高层不得不决定放弃根据地,向川陕作战略转移。决定留下鄂东特委郑位三做游击总司令,罗厚福,卫祖圣等人也被安排留守苏区打游击。卫祖圣此时化名为李祖生,经常藏身于滑石冲黄氏祠堂暗室内。滑石冲的孙永林,黄木松,石忠汉,周辉等红军人员则随主力红军转移。临行前,黄木松与母亲,及“哥哥”罗厚福相拥泣别,孙永林在亲人送别时,挥毫题写了一付对联:布衣粗棉暖  小米菜羹香。表达了坚定的革命意志,这付对联,仍珍藏在滑石冲孙永林的老家中,十分珍贵。红军长征时,孙永林被抽调担任了红军中央警卫团付团长兼主攻营营长。一九三四年,在红军长征强渡大渡河时,因铁索剧烈摇晃,不幸被抛入滔滔的江水中,壮烈牺牲。他的遗体在当地地下党的苦苦搜寻下,终于在下游二十多里的河滩上被找到,并在附近就地草草安葬。他的烈士证,是毛主席亲自签发的。而黄木松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后,则在一九四七年刘邓挺进大别山时,担任一纵团政委,在强渡黄河时,牺牲在黄河南岸河滩阵地上,牺牲时,仍头朝向着大别山的方向,同样令人婉惜。

  

  在滑石冲境内,满山遍坡的映山红年年绽放,无比鲜艳。仿佛是在提醒人们,当年红军曾经浴血奋战,鲜血染红了每一寸土壤……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