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越来越热
发芽的红叶,越来越像
火焰了。一夜功夫,那句宋词
长出热辣的鸣叫,
秦腔在远处的山脉里发烫。
雨,像卧底。汽车用迅疾
奔向道路的袅袅。
高楼的汗,借助空调的
排水管,在滴。一小股解不开的
风情,放出热浪。
流水的心,对反复出现的
骄阳,有了抵触情绪。
那片花瓣,于下落的中途,成了
灰烬。树荫,真的会在
大地的祈祷里,化出佛的形象?
*老宅
出生的日子已经在门前的溪流里
发黄,飘远。
萤火照不见她的来历。
庭院中的植物,豁了牙。
雨,常常来添一些地图一样的蜿蜒,
也添一些苔。
暗的是余光。
从瓦缝中颤颤巍巍的向天草,
灰绿着,不说一句话。
砖铺的甬道,有了一些白发。
进入她怀抱的叶子,不会怀旧,
说走就走了,小风留不住它。
烟火越来越慢。
仿佛一罐熬着的中药,喝下去,
能救出一些记忆,
在纸上开花。
*小径
随意中,
小径上的草根盘结了一些清淡。
不问距离,
不问谁的最后一片,
叶子撇下陈旧的慰藉和擦肩而过的薄凉,
不想去年。
黄昏那么早。
像一支烟还没点着,就剩下了灰烬。
更高处,
柳树把收留过月色的那个鸟巢纳入预想之中,
唯一的影子,还带着唱腔中的不圆满。
风还吹着。
风吹着羽毛般的雾岚。
一些往事,泛着黄从小径上滑过,
留在人间的汉字,或多或少,
说破了孤单。
*石板街
挑担的脚步牵着黄昏在归来的路上。
石板用它的青买下了小部分的酒香。
磨不去的厚重,
像是你写给乡情的祷词。
或快,或慢,是前朝的灯笼留下的身影。
打着灯笼找到的这条街,
切桂片糕的机器声落在了街心。
厦檐看着街心的浪,靠岸和进店是一回事。
石板街,
把一句清脆的问候辗转给空着的天空。
你一转身,
看见了在店门口回头的那人,
那人喊你的小名。
*雷雨之夜
雷在返程的途中留白,
用闪电用河畔的钟楼在停顿时指向的快门。
宋时的大雨趁机抓住了一个现代女人的欲望。
逃命的车灯用足了
夜的坦诚,
流向可以是撇开蜿蜒的那部分。
流水用怀抱收留了树叶的归宿。
那块石头的复活,
要等候黎明,
牵来白云。
[作者简介]:陈广德,一级作家。中国作协会员。在《当代》《文艺报》《中国作家》《中国诗歌》《诗选刊》等100多家报刊发表作品800多万字,已出版诗集《半涨之潮》《踏雪之声》《陈广德诗选》等12部,获《人民文学》《诗刊》《人民日报》等190余次诗歌大赛奖和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亚洲微电影金海棠奖最佳编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