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襄阳网站
襄阳:激活内生动力迈向农业强市
2019-03-22 09:19:39   来源:荆楚网   分享:
0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魏昊星陈亚曦

湖北省襄阳市是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首个百亿斤粮食生产大市,粮食总产量占湖北全省近1/5,果菜茶生产水平居全省前列,猪牛羊出栏量全省第一。作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襄阳市既要面临当前种粮效益偏低的形势,又要扛稳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的重任。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节点,襄阳市以增强农业农村发展内生动力为抓手,全面推进全市农业农村的高质量发展。

打造“中国有机产业第一县”

南漳县,地处襄阳、荆门、宜昌三市交界处,县内泉水、栎树、杂木资源丰富,适宜种植优质水稻和香菇,其中东巩镇已成为南漳县有机米和有机香菇的核心生产基地,其产品已经走进了全国多个城市的农产品市场。

以南漳县为核心区,以有机产业为主导,襄阳市发掘区域有机产品优势,举全市之力建设“中国有机谷”,重点实施生态建设、产业建设、有机标准建设、三产融合和有机谷+互联网“五大工程”,旨在打响“生态襄阳,有机厨房”品牌。

围绕“粮油、茶饮、菌耳、果蔬、养殖”五大产业,南漳县加强产业提质增效,通过了南漳高香茶等9件地理产品的证明商标注册,成功打通了南漳“三品一标”、特色农产品进入北京、上海、武汉等大都市的通道。从2017年开始,南漳县以节会活动为切入点,连续举办了三届有机年货节,不断扩大“中国有机谷”影响力。

2018年,襄阳市新增有机证书36个,有效证书达到166个,认证面积达21万亩。南漳县委书记王鹏说:“我们要将‘中国有机谷’打造成集有机农业生产、有机农产品精深加工、生态休闲旅游、美丽乡村建设为一体的有机农业富集区。”

塑造稻虾共作产业体系

襄阳市所属的宜城市是“鄂西大虾”的重要产地,“宜城大虾”以其独特的烹饪方法名扬鄂西北。近年来,襄阳市因地制宜,加快发展稻虾产业,一片片标准化的稻虾共作基地正在全市遍地开花。

稻虾共作模式充分利用稻田资源,将水稻种植、小龙虾养殖有机结合,通过综合开发、立体种养可实现耕地增面积、农田增产能、产品增品质、农民增收入同步增长。其中,每亩稻虾可产稻谷450—500公斤、小龙虾150—200公斤,亩平均产值可突破万元,纯收入可达5000—6000元,实现了由“吨粮田”到“万元田”的转变。

襄州区龙王镇引入了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潜江华山公司,通过合作社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在华山公司入驻后,襄阳市一品红小龙虾专业合作社在龙王镇后王村流转2300亩发展稻虾共作。该合作社理事长张序丹说:“合作社为社员提供了产前、产中、产后一系列养殖技术的服务,力争找出一条适合襄阳市本土的稻虾种养技术进行推广,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够赚到钱。”

截至2018年底,襄阳市已建成稻虾共作基地12万亩,正大力推进养殖基地、繁育基地、龙头企业、协会(合作社)、标准体系、互联网+销售体系建设“六大建设”,力争经过三年努力,建设稻虾共作基地30万亩。

培育农机装备生产新动能

3月16日,全国春季农业生产暨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工作会议在襄阳市召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此次会议作出重要批示:“要加快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提升粮食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在襄州区,投资55亿元的襄阳东风井关农机产业园年产各类农机具15万台(套),实现年产值80亿元,填补了湖北省在大型农机具制造方面的空白。东风井关公司负责人张春彬介绍:“我们正在开发最先进的无人驾驶、新能源、自动控制系统等完整的智能农机技术,打造全球最领先的智能农业装备企业。”

设立产业发展资金,对装备制造企业按照每家不低于1000万元的标准进行支持,设立人才引进发展专项资金4000多万元……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保企、助企、扩企措施,使襄州区装备制造业发展突飞猛进。东风井关入选全国第三批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示范企业,时瑞达等4家企业成长为省级“科技小巨人”,扎格罗智能牵引机器人项目获批为全国17个中德合作项目之一。襄州区在做强农机装备制造业发展底盘的同时,也加粗了襄阳市现代农业绿色发展的工业链条。

“围绕走在汉江流域前列这个目标,襄阳市要广泛凝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强大合力,坚持工业农业一起抓,坚持城市农村一起抓,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要求落到实处,走出一条传统农业大市迈向现代农业强市的乡村振兴之路。”襄阳市人民政府市长郄英才表示。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