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扎根在基层,致富花开幸福路。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合子坳村曾经是国家级贫困村,2017年,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定点帮扶下,合子坳村整村脱贫。如今,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又为村里规划建设了乡村振兴工业园,引进乡村振兴工厂入驻,积极拓展就业岗位,让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帮助群众增收致富。
过去,合子坳村以传统农业为主导产业,但由于地理和土壤条件受限,整体发展水平不高。
如何推动产业发展,带动集体经济,成了摆在合子坳村面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的助力下,村两委广泛征集村民意见,决定另辟蹊径。
“如果能在村里建个厂就好了,在家门口可以打工,顾家挣钱可以两不误。”村民方凤荣希望。
“大家共同商量,决定利用村委会附近闲置土地,来建一个振兴工厂。”合子坳村党总支书记熊维维说,希望通过就地就近的振兴工厂来促进村民们增收,开创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经过反复论证和调研,项目如期开工。2024年12月,一个总建筑面积4637.15平方米的乡村振兴工业园在合子坳村落成。
栽下梧桐树,引得金凤来。园区建成仅一个月时间,便迎来了一家服装企业入驻。这些天,企业的缝纫设备已经全部安装调试完毕。除夕前,第一批工人将入驻试岗。
走进宽敞明亮的车间,崭新的缝纫机在阳光下闪耀,前来应聘的乡亲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如冬日暖阳。
“常年在外打工,两个孩子都留在家里。不久就可以在家门口上班,既能照顾孩子,又能有一份收入。”从业居在他乡到家门口就业,村民方凤荣感受到了暖暖的幸福。
“收入稳定,离家近,工作周期长,比在外地打工要多干两个月活儿,多挣一万多块钱。”村民习文文对即将迎来的新岗位感到十分满意。
务工何必去远方,故乡才是好地方。振兴工厂实行先稳岗、后增岗、再拓岗,确保本地村民应用尽用。
乡村振兴工业园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但如何撑起村集体经济的“家底子”?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还帮助合子坳村新建了光伏电站,推动零碳乡村建设的同时,让集体经济扩源增收。
来源:长阳融媒体中心记者 田亚敏 实习生 杜馨语 通讯员 彭贻伦 邓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