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人尊师重道,乃久远之传统,故周代已有释奠尊师之礼。然而拜师却一直无专门礼仪。孔子说“自行束修以上者,吾未尝无诲焉”,似乎师弟关系之建立较为朴素,心仪成礼,辅以束修而已,乃一种私人关系。先秦诸子,私家讲学,大抵均是如此。汉代以后,国家设学,博士员生弟子之从师,可能仍然依循此法,或迳由国家分配。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正所谓有礼仪之大谓之夏,及中国的礼节与仪式。中国是传承千年的礼仪之邦,声教播于海外。相传在3000多年前的殷周之际,周公制礼作乐,就提出了礼治的纲领。其后经过孔子和七十子后学,以及孟子、荀子等人的提倡和完善,礼乐文明成为儒家文化的核心。西汉以后,作为礼乐文化的理论形态和上古礼制的渊薮,《仪礼》、《周礼》、《礼记》先后被列入学官,不仅成为古代文人必读的经典,而且成为历代王朝制礼的基础,对于中国文化和历史的影响之深远,自不待言。随着东亚儒家文化圈的形成,礼乐文化自然成为了东方文明的重要特色。毋庸置疑,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就必须了解中国礼仪文化。
我国著名礼仪专家、武汉大学李荣建教授桃李芬芳满天下,在传播礼仪的道路上,帮助提携后辈不计其数。站在时代的尖端前沿,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中华礼仪之崛起而呕心沥血、默默无言的奉献着一切。
2018年12月22日武汉,寒雨纷纷下铁骨铸虬枝。在这样一个祥和的隆冬里,迎来了李门弟子盛大隆重的收徒仪式。
获悉,本次有十名优秀新礼仪弟子拜师李门。均,来自各行各业有:教育、艺术、咨询、互联网等,他们久仰李荣建教授大名,热爱礼仪文化并虔心学习礼仪文化特拜师名下。在拜师仪式前,每位新弟子首先向在座嘉宾做自我介绍,热情洋溢,相继都表达了对学习、践行、传播礼仪文化的信心与决心!
本次入门新弟子名单及排序:常譯之(126)吕新梅(169)易彬彬(172)熊洁(177)贺淑贤(178)张雅蓉(181)原锦林(182)熊伟(186)叶冠军(189)
拜师仪式流程:引子音乐起,四声钟响,众少年表演<<少年强则国强>>,弟子们身着统一汉服,缓步入场,请师父入场。拜师仪式正式拉开帷幕,由“李门优秀金牌级讲师”周静(二师姐)主持拜师仪式。新弟子们登台亮相,接着,新弟子逐一给师父奉茶。现场画面:弟子深鞠躬,双手奉上热茶,表达了对师父的尊敬、仰慕;师父笑意盈盈,满眼慈爱,表达了对弟子的喜爱和寄予希望。随后,新弟子统一给师父奉茶,行叩拜之礼。然后,师父赠书,寓意:师父的智慧和心血凝结在书中,师父期待弟子能习之、用之,更能传承发扬之。后,师徒合影留念。随后,“李门金牌礼仪弟子”曾超(四师姐)带领新师弟、师妹朗读李门弟子规:“李门弟子规”:先做人,后做事,人品第一,学问第二,所谓“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李门弟子规,乃师父之教诲,弟子之规范。紧接着,师父训示:“一、弟子进门有先后,但在师父心中不分高低;二、弟子们要虚心向国内外优秀人士学习,博采众长,长江后浪推前浪;三、师兄弟姐妹要相互关照,互相学习,不断推进礼仪文化传播;一言九鼎,师命如山,弟子谨行 ”。继,师姑冯兰训话(每位1至3分钟);师叔郑跃成训话:礼仪传播任重而道远,我们肩负使命,既要严格要求自己树立标杆,也要大力传播弘扬优秀礼仪文化。――长辈之言,教诲谆谆。洗耳恭听,牢记在心;今日得闻,三生有幸!;后,嘉宾讲话。礼毕音乐响起,新弟子们念诵经典,理解师父的含义。诵后,弟子谢师恩:“一谢恩师教做人,二谢恩师解疑惑,三谢恩师传知识”。谢师礼环节后,师徒集体合影留念;最后,由二师姐周静宣布拜师仪式礼成。
此次冬季礼仪拜师圆满落幕了,愿“李门弟子”在李荣建教授的带领下,将“中国礼仪之花”开遍中华大地,夺目璀璨而绽放异彩!更加辉煌走向世界的中心舞台。在倡导习大大为核心的文化基准下,更加蓬勃发展将中华传统礼仪发扬光大!将中华礼仪带出国门,让世界为之注目。(编辑: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