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4日,黄鹤杯•2018中国光谷3551国际创业大赛总决赛在光谷科技会展中心圆满落下帷幕, 3000个优选项目中脱颖而出8支进军全球总决赛的准冠军上演巅峰对决,呈上创新盛宴。最终来自武汉武汉的高端 LED 芯片和 Micro-LED 芯片项目问鼎年度冠军,摘得百万创投奖金。
为加大海外双招双引工作力度,推动光谷国际化水平提升,推进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大武汉建设,第三届“黄鹤杯•中国光谷3551国际创业大赛”是在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支持下,在武汉市委组织部、武汉市招才局、人社局、科技局、团市委指导下,由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主办,光谷创业咖啡承办。大赛通过在全球范围内挖掘优秀团队,邀请顶尖人才和项目回到国内创业兴业,不仅为创业者提供了最适宜的生态环境,也为中国光谷的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新动能。黄鹤杯•2018中国光谷3551国际创业大赛自8月31日在北京启动以来,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全球十大赛区共吸引3000多个项目参赛,近300家媒体进行滚动报道,赛事还成功入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18年‘海外赤子为国服务计划’。
前期全球海选中,硅谷、伦敦、特拉维夫、东京、柏林、北京、上海、苏州、深圳、武汉十大赛区的分站赛选拔出30个优质项目晋级大赛半决赛,涵盖光电子、生物医药、新能源、互联网等领域,成员多毕业于斯坦福大学、剑桥大学、特拉维夫大学和东京大学等世界顶尖学府。
在12月13日举行的半决赛中,来自武汉、北京、上海、深圳、硅谷、伦敦、特拉维夫7大赛区的高精度薄膜光电子器件喷墨打印机、高端LED芯片和Micro-LED芯片等8个项目杀入决赛。
在12月14日决赛现场,来自美国著名创业导师米歇尔E.梅西纳(Michelle E .Messina)和顺为资本合伙人赖晓凌、日亚投资谘询(中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日本亚洲投资株式会社投资企划负责人本江思帆、中科创星董事总经理张辉、青橙资本合伙人孙立清、元航资本合伙人王新河、同创伟业投资副总裁舒清组成的评委团和投资机构代表对入围的8个项目现场路演、投票、打分和评委提问等环节后,最终一等奖由武汉赛区的“高端LED芯片和Micro-LED芯片”项目赢取。特拉维夫赛区的“Newsight Imaging”项目、武汉赛区的“新一代纳米涂层无铆卵圆孔未封闭堵器”项目、上海赛区的“微创网络”项目荣获二等奖;深圳赛区的“高精度薄膜光电子器件喷墨打印机”项目、硅谷赛区的“uSens凌感科技”项目、北京赛区的“艾思机器人”项目、伦敦赛区的“智能嵌珠传动技术”项目获得三等奖。武汉赛区的“新一代纳米涂层无铆卵圆孔未封闭堵器”项目获得“最具人气奖”。
东湖高新区招才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无论参赛团队获奖与否,光谷都向他们敞开大门,欢迎精英团队、优质项目到光谷创业兴业。“这些项目未来有希望助力中国光谷实现高质量发展,其产生的磁吸效应,有望为中国光谷聚集了更多人气,助力’世界光谷’建设踏上新征程。”该负责人如是说。
深度链接:
引天下才,聚“天下谷”
3551创业大赛擦亮光谷双创金名片
自2016年启动以来,“中国光谷3551国际创业大赛”已成功举办三届。大赛已列入国家人社部“赤子计划”重点支持项目,吸引了全球5000余个优质创业项目,辐射影响了30余万名双创人才。
2017年大赛,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王星泽团队斩获百万元奖金。其创办的公司合刃科技落户光谷,致力于全息全频机器视觉系统的研发和商业化,已累计融资超过1亿元人民币,估值约10亿元人民币。
本次大赛获得一等奖的是武汉的“高端LED芯片和Micro-LED芯片”项目,项目创始人孙雷蒙毕业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微电子专业,获硕士、博士学位,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副研究员、博导。该项目是一家由新加坡 Aura!Lighting 参与投资的具有科技成果转化性质的高科技公司。公司在武汉光电工业技术研究院进行孵化,依托于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Luminous实验室两个世界一流的研发平台,偏重研发掌握核心技术的高科技 LED芯片定制设计和芯片生产。
项目发展历程:
2018年2月 光谷青桐年汇年度最佳创业项目
2018年6月 获600万天使轮融资(估值6000万)
2018年8月 深圳全资子公司成立
2018年9月 华引芯(武汉)R.D.P芯片实验室搭建完毕
2018年9月 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湖北省冠军
2018年10月 获武汉市第一批新四军
2018年10月 获东湖高新“瞪羚企业”称号
2018年11月 湖北省高校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
2018年12月 新加坡Aura!Lighting收购协议达成
3551创业大赛走过的3年里,参赛团队水平不断提升、项目质量全球领先,中国光谷的双创金名片越擦越亮。
得人才者得天下,得人才者得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如果不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新旧动能不能顺利转换,就不能真正强大起来。强起来要靠创新,创新要靠人才。
今年1月,东湖高新区管委会提出,站在下一个30年、“强起来”新时代的历史关口,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牢记习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按照新“三步走”战略部署,跳出武汉看光谷,放眼世界谋未来,勇担国家战略,高擎创新旗帜,弘扬光谷文化,彰显光谷力量,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开放水平和生态品质,以新的奋进姿态,全面开启建设“世界光谷”新征程,为引领湖北省和武汉市乃至全国高质量发展,作出光谷贡献。
东湖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打造“世界光谷”,必然汇聚天下资源,尤其是要素资源。对光谷而言,最重要的资源莫过于人才。
求贤若渴的中国光谷,为持续立于科技创新的潮头浪尖,规划打造吸引天下英才的“天下谷”,通过人才战略助力产业升级,形成各类创新创业资源的磁吸效应,同时不断将招才引智的目光投向全球。
国外赛区从3处增至5处,项目招募总数从千余个增至3000个,“3551光谷人才计划”项目最高综合资助从2000万元增至1亿元……今年,中国光谷3551国际创新创业大赛再次提档升级,持续助推光谷打造“天下谷”。
百舸争流、千帆竞渡。中国光谷广袤的创新创业天地里,一座国际创新人才高地的雏形,正在清晰显现。
10大赛区,招来3000个创业好项目
作为高端项目和人才聚集的洼地,东湖高新区再次面向全球招募创业者,旨在大力培育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创业投资人,热忱欢迎更多具有全球视野的人才选择武汉、扎根光谷。
此次大赛突破区域限制,在全球创新资源聚集地设立10个赛区,辐射30万名人才,同步展开国际竞争。新增设的以色列特拉维夫、日本东京、德国柏林均为全球创新创业高地。
东湖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是全面开启建设“世界光谷”新征程的开局之年,站在历史机遇关口,光谷将聚力推动人才招引向全球拓展、向“塔尖”延伸,加快构建人才“金字塔”,优化人才发展平台,完善人才生活配套,提升引才、用才、育才、成才的全链条服务水平,为建设世界光谷提供强大的人才动力与智力支撑。
统计数据显示,去年赛事吸引1598个项目,今年项目招募总数提升至3000个。观察人士指出,这些项目中,有望孕育出助力中国光谷迈向“世界光谷”的新动能。
300万元奖金,顶级风投联盟全程助阵
本次大赛共设立300万元奖励,同时与顺为资本、真格基金、联想之星等32家顶级投资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全程助力本次大赛。
所谓全程助力,即为参赛团队和项目提供“保姆式”服务。据介绍,所有晋级半决赛的项目均可免费获得知名创业导师一对一项目辅导,以及创业融资、商业模式、创业政策等培训,获奖项目还可获得项目孵化、办公场地的对接服务。
“为招揽最优质的项目,引进最优秀的人才,我们将开出最优渥的条件。”东湖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除了上述支持外,光谷每年安排100亿元专项资金,以支持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其中,入选东湖高新区“3551光谷人才计划”的项目,最高可获得1亿元人民币支持,对急需大量资金支持的科技型初创企业意义重大。
赛事构建了优质创业项目与知名投融资机构合作交流的顶级平台。本次大赛吸引超过100家投融资机构关注,这些机构将成为优质项目落地光谷的有力推手。
过去几年,作为国家创新发展“排头兵”之一的光谷,光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现代服务业五大支柱产业收入规模全部跨越千亿元。2017年起,承担国家战略的集成电路和半导体显示产业,以及以“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经济,这两大新兴产业正在快速崛起,光谷“5+2”产业新格局基本成型。
通过3551创业大赛,寻找优质团队和项目,为光谷输送持续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世界光谷”的未来篇章,值得期待。
在京设人才基地,扩大光谷人才聚集效应
东湖高新区创办30年来,走出一条光谷特色的创新驱动发展之路,也是人才驱动发展之路。
自2009年实施“3551光谷人才计划”以来,集聚了4名诺奖得主、58名中外院士、397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82名省级高层次人才、86位武汉“城市合伙人”、1701名“3551光谷人才计划”、6000多个海内外人才团队,集聚近1万名博士、6万名硕士、30万名本科,为东湖高新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此次大赛,东湖高新区管委会与“中关村天使百人会”、“溪山天使会”合作,在京设立了“中国光谷3551人才基地”。
东湖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基地将成为光谷连接国内外优质孵化器、创业项目以及投融资机构的窗口。通过整合全球资源,打通创业项目、产业资源的创业链条,中国光谷将加速形成国际化人才、资本、技术、市场的相互融合的协调创新氛围。
编辑:蔡亮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