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湖北网讯(记者 李端 通讯员 章晟)一位纱厂仓库包装工的爱心义举,让我们对生命、对奉献重新审视并充满崇敬之情。
2016年12月21日上午,李秀敏静静地躺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干细胞采集室的病床上,接受造血干细胞采集,这次采集持续了4个小时。从她身上采集的造血干细胞于21日下午乘航班被送往杭州,救助一位素不相识的白血病患者。
记者试图想了解被救助者的情况,但是湖北省红十字会骨髓库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按照规定,一般不向捐献者透露被救助者的任何资料。也就是说,李秀敏无从知道,她的造血干细胞进入到谁的身体。
李秀敏是襄阳市际华三五四二纺织有限公司仓库包装一名普通工人。2011年4月25日,她在一次献血后,采血车上的工作人员询问他是否愿意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资料库时,她爽快地答应了,并当场留取了造血干细胞血样,希望有机会让自己的造血干细胞挽救他人的生命。没想到时隔五年后,李秀敏当初的一个无心之举,却可能成就一个31岁患者的生命之托。2016年10月6日,她接到了湖北省红十字会骨髓库配型成功后的体检合格通知,2016年12月16日李秀敏在母亲陪伴下一起赴武汉,去完成她为一位31岁白血病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善举。
记者走近这位普通的仓库包装工人时才知道,自2008年以来,李秀敏已无偿献血五千毫升。
在采集现场,李秀敏神情自若,不时与护士、母亲和前来采访的记者交谈。看着输血管里涌动的鲜血,记者问她痛不痛,她说,感觉很正常,只是觉得腰有点酸。
2016年7月13日,李秀敏接到湖北省红十字会骨髓库通知,她与杭州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她跟老公说了这事,开始老公也有些担心,但经过解释消除了顾虑,支持妻子的决定。
李秀敏告诉记者:"我学习、了解了捐献骨髓的有关知识,知道捐献对人体无害,况且几年来我已经无偿献血五千毫升,献血一点都没有影响我的身体和工作。自报名捐献后,我一直很坚定,没有犹豫、动摇、后悔过。通过自己的奉献能够救人一命真是件让人高兴、快乐的事。"
李秀敏说她将自己捐献的整个过程都拍照,在网上发给好多朋友让很多人了解捐献其实并不神秘,同时让更多的人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中的一员。
李秀敏说她最大的愿望是希望自己捐献的患者能够战胜疾病早日康复,她自己在今后也会成为一名宣传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让更多有爱心的人成为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让我们生活里战胜疾病,每个人都能够幸福。
襄阳市红十字会秘书长高俊红介绍,从2007年我市启动造血干细胞志愿者采集活动后,目前,我市已有8000多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的资料被输入中华骨髓库,在这些志愿者中年轻人居多,还有一部分是学生。
高俊红介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库容越大,白血病患者获救的希望就越大,通过骨髓移植手术,白血病患者的存活率可达70%。因此,骨髓移植成为无数白血病患者重生的希望。
我市每年都会招募一次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市红十字会会提前公布招募信息。凡年龄在18至45周岁,身体健康,经血液检查合格(符合无偿献血条件),即可到指定地点抽取少量血液,经HLA分型检验,把相关资料录入到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的数据库中,就能成为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