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闻
人类灵魂工程师捐献"生命之源" 用一颗善心帮助他人
2018-01-21 09:55:11   来源:今日湖北网

  今日湖北网讯(记者 李端 通讯员 章晟)2016年12月9日8时30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血液科干细胞采集室里,护士将针头插进龚道政两臂的血管,血细胞分离机"嗡嗡"响起,褐色的造血干细胞一点一滴地被采集起来。千里之外的河南,一名白血病患者翘首以待生命之血……

1481252889668886.jpg

  "感觉怎么样?"血液科主任周剑峰一边指挥操作,一边询问供者。

  "没啥特殊感觉,就像打滴流一样!"龚道政微笑着回答。

  2016年12月5日至9日,龚道政每天接受一次"动员剂"注射,目的是刺激造血干细胞快速分裂,并从血液中心层分离到外周血液层,有利于采集。

  12月9日上午8时30分开始,龚道政躺到病床上,左右臂分别接上输液管,再连接到"血细胞分离机"。

1481252904985169.jpg

  据介绍,配型成功者概率约为十万分之一左右。由于中华骨髓库有严格规定,供、受双方一年内不允许透露相互情况,因此,目前只知道此次被救助者为河南白血病患者,一名13岁儿童。

  9日15时许,造血干细胞将由专门高铁空运抵豫,受者将进行移植手术……

  "抽取造血干细胞不会对捐献者的健康造成影响!"周剑峰主任指出,原来的做法是抽取骨髓血,所以叫捐献骨髓;现在是从外周血中直接采集造血干细胞。

  2016年12月4日上午,潜江市红十字会联合白鹭湖管理区小学举行欢送仪式,欢送该校副校长、数学老师龚道政同志赴汉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

  在欢送仪式上学区主任李培林对龚道政同志无私奉献的行为给予了高度赞扬。他指出,龚道政同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充分展示了当代青年人敢于担当、奉献社会的高尚情操和服务人民、献身公益的社会责任,具有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龚道政同志博爱的胸襟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是社会高尚精神境界的集中体现,是我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体现。

  潜江市红十字会负责人在讲话中高度赞扬了龚道政同志的这一义举,同时感谢我校多年来对中华骨髓库的贡献,赞扬我校搭建了一个极具爱心的希望阵营,源源不断地为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增加新的信息。

  据悉,龚道政是潜江造血干细胞第5名捐献者,也是潜江市教育系统第一人。

  龚道政生于1982年,1999年至今在潜江市白鹭湖管理区小学工作。1998年龚道政第一次无偿献血,参加工作后每年都会坚持献血,2014年在潜江市红十字会组织造血干细胞采集志愿者活动,龚道政报名参加并成为志愿者。2016年6月中旬,龚道政接到湖北省红十字会骨髓库电话,告知他与一名患者配型成功。10月19日,龚道政在潜江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陪同下去潜江市中心医院体检中心进行了二次高分辨血样采集及捐献前体检,11月中旬接到湖北省红十字会骨髓库的通知,告知他配型成功并体检合格。

  "作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我感到十分自豪。以前从新闻报道上接触过志愿者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故事,能用自己的爱心去挽救另一个人的生命,非常荣幸,这也算是一种正能量。"

  用自己微不足道的付出来拯救他人的生命,这是我非常愿意做的。"龚道政觉得这次捐献,是一个帮助他人、回报社会的机会,也是一次弥足珍贵的缘分。他真诚地说:"衷心希望这次捐献能够成功,祝愿患者能够早日康复,今后的生活能够健康快乐。"

  近年来,潜江市红十字会积极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全市志愿者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成功配型捐献和移植人数不断增加。按人口可比口径,潜江市位于全省前列。在此,潜江市红十字会呼吁社会各界和爱心人士,当我们每天在感受惬意生活、享受美好生命的同时,我们身边还有许多病痛、挣扎在死亡边缘等待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人,只要我们拿出一点勇气,就可能会延续一个人的生命,挽救一个几乎破碎的家庭。希望广大青年志愿者行动起来,积极加入到造血干细胞捐献和红十字志愿服务队伍中。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